神經內科中西醫結合治療手冊

神經內科中西醫結合治療手冊
定價:228
NT $ 228
  • 作者:李成文 等/主/編
  •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17074256
  • ISBN13:9787117074254
  • 裝訂:699頁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介紹了神經疾病檢查方法、相關實驗檢查、中醫常用治療方法、物理康復療法。以及常見神經疾病的概念、病因病理與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包括症狀、分型、體征、並發症與合並症)、診斷與鑒別診斷、中西藥並用綜合治療方案、預后及預防方法。

重視綜合治療。在每病的治療中,首先概述每一疾病的治療原則與中西藥綜合治療效果;具體治療方法又分為辨病治療、辨證治療、針灸推拿與理療、參考治療四大部分,詳細介紹所用藥物(包括西藥、中成藥及中藥)的劑量、應用方法、作用機制與功效、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等。

增加並發症與合並症、疾病預后及預防方法,對於減少或預防並發症與合並症,准確判斷預后與轉歸,防止復發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簡明扼要,中西醫並舉,診斷與治療並重,突出實用,貼近臨床,提高與普及兼顧。保持既往對神經疾病重診斷的優勢,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治療特色,改變缺少或無治療的現狀,有利於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縮短病程,減輕患者痛苦,降低致殘率。恢復神經功能或改善生存和生活質量。

本書可作為醫學院校中西醫結合專業、中醫專業、針灸推拿專業、醫學專業的學生及中醫、中西醫結合及神經內科臨床醫師的重要參考書。
 

目錄

第一章 神經疾病檢查方法
第一節 神經系統病史采集
第二節 神經系統檢查
第三節 失語症、失用症及失認症檢查
第二章 實驗檢查
第一節 腦脊液檢查
第二節 腦電圖檢查
第三節 肌電圖檢查
第四節 誘發電位檢查
第五節 頸顱多普勒檢查
第六節 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檢查
第七節 顱腦CT檢查
第八節 磁共振檢查
第九節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
第十節 基因檢查
第十一節 腦、神經、肌肉活組織檢查
第三章 常用中醫治療方法
第四章 物理康復療法
第一節 電療法
第二節 生物反饋療法
第三節 空氣負離子療法
第四節 超聲波療法
第五節 光療法
第六節 溫熱療法
第七節 體外反搏療法
第八節 高壓氧療法
第九節 運動療法
第十節 作業療法
第十一節 其他療法
第五章 周圍神經疾病
第一節 三叉神經痛
第二節 面神經炎
第三節 面肌痙攣
第四節 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及展神經麻痹
第五節 枕大神經痛
第六節 臂叢神經炎
第七節 坐骨神經痛
第八節 單神經病
第九節 多發性神經炎
第十節 急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病
第十一節 慢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
第六章 脊髓疾病
第一節 急性脊髓炎
第二節 脊髓前角灰質炎
第三節 脊髓空洞症
第四節 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
第五節 脊髓血管病
第六節 運動神經元病
第七節 脊髓蛛網膜炎
第八節 脊髓壓迫症
第七章 腦血管疾病
第一節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第二節 腦梗死
第三節 腦出血
第四節 蛛網膜下腔出血
第八章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第一節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第二節 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
第三節 病毒性腦膜炎
第四節 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
第五節 結核性腦膜炎
第六節 皮質-紋狀體-脊髓變性
第七節 腦囊蟲病
第九章 癲癇
第一節 病因病理與發病機制
第二節 部分性發作
第三節 全面性發作
第四節 未分類發作和癲癇綜合征
第五節 癲癇持續狀態
第六節 實驗檢查、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七節 治療方法
第八節 預后與預防
第十章 運動障礙疾病
第一節 帕金森病
第二節 小舞蹈病
第三節 肝豆狀核變性
第四節 肌張力障礙
第五節 抽動穢語綜合征
第十一章 脫髓鞘疾病
第一節 多發性硬化
第二節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
第三節 視神經脊髓炎
第十二章 頭痛
第一節 偏頭痛
第二節 緊張性頭痛
第十三章 痴呆
第一節 阿爾茨海默病
第二節 血管性痴呆
第十四章 神經系統發育異常性疾病
第一節 先天性腦積水
第二節 精神發育遲緩
第三節 腦性癱瘓
第十五章 神經系統遺傳性疾病
第一節 遺傳性共濟失調
第二節 腓骨肌萎縮症
第三節 線粒體腦肌病
第四節 結節性硬化
第十六章 神經-肌肉接頭及肌肉疾病
第一節 重症肌無力
第二節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
第三節 多發性肌炎
第四節 周期性癱瘓
第五節 先天性肌強直
第十七章 自主神經系統疾病
第一節 雷諾病
第二節 紅斑性肢痛症
第三節 神經源直立性低血壓
第四節 自發性多汗症
主要參考文獻
 

神經系統疾病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近年來隨着CT、MRI、EMG、PET、神經生化、社經免疫、社經遺傳基因診斷等技術的應用,神經疾病的診斷准確率明顯提高。但因缺乏特效或有效治療方法與藥物,不少患者遺憾終生,以至於呈現出重診斷、少(或無)治療的難堪局面。而目前中藥、中成藥與針灸推拿在治療神經疾病中發揮着巨大作用,可《神經病學》教材與專著並未有所反映;中醫專業及其相關專業的學生及部分臨床醫師,雖能熟練運用中藥與針灸推拿,卻沒有掌握神經疾病的診斷與鑒別方法,因此難以發揮中西醫結合優勢與特色。為了發揮現代醫學重視診斷的優勢,並充分利用中藥與針灸推拿治療神經病的特長,進一步提高臨應酬療效,縮短病程,減輕患者痛苦,降低致殘率,恢復健康或改善生存和生活質量,我們根據臨床經驗與教學體會,特編寫本書滿足醫學生及臨床醫師需要,以利於中醫學習並掌握神經疾病診斷與鑒別診斷,西醫能恰當應用中成藥與中藥,發揮中國中西醫結合的優勢。

我們按照簡明扼要,基礎與臨床兼顧,診斷與治療並重,中西藥聯合應用,針灸推拿與理療協助,突出實用,貼近臨床,學以致用,提高與普及相兼原則,編寫《神經內科中西醫結合治療手冊》。既保持以注神經病重診斷的優勢,又着力改變目前缺少(或無)治療的現狀,重視綜合治療。全書共分17章,第一章~第四章為神經疾病檢查方法、實驗檢查、中醫常用治法及特理康復療法等,為神經內科基礎理論部分;第五章~第十七章為臨床部分,每一疾病為分概述、病因病理與發病機制、臨床表現(症狀、分型、體型、並發症與合並症)、實驗檢查、診斷與鑒別診斷、治療(治療原則、辨病治療、辨症治療、針灸推拿與理療、參考治療)、預后及預防七部分。尤其是治療部分是本書的重點,首先概述每一疾病的治療原則與中西藥綜合治療效果。具體治療方法又分為辨病治療、辨證治療、針灸推拿與理療、參考治療四大部分,詳細介紹所用藥物(包括西藥、中成藥及中藥)的劑量、應用方法、藥理作用與功效、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針灸選穴,推拿手法,理療操作方法等;參與治療方法則給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余地。新增並發症與合並症、疾病預后及預防方法,對於減少或預防並發症與合並症,提高臨床療效,准確判斷預后轉歸,防止復發具有重要意義。

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近年來諸多學者與專家的研究成果,並得到人民衛生出版社的指導與熱情支持,在此一並表示感謝。限於編者學識,定有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及學者們多提寶貴意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