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區柯克與特呂弗對話錄(增訂本)

希區柯克與特呂弗對話錄(增訂本)
定價:239
NT $ 208
 

內容簡介

本書是法國電影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與世界級懸念大師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就電影藝術問題進行的對話錄。這是一本最具“挑戰性”的書,它揭示了希區柯克這個易受攻擊而又敏感的人的真正本質,也記錄下了自默片時代起便活躍在影壇上的這位大電影藝術家行將消逝的藝術秘密。這場交談進行了四年,希區柯克回答了特呂弗關于自己電影生涯的500個提問。特呂弗以俄狄浦斯求神示的方式向他發出詢問,試圖通過希區柯克的全部作品去搞清“希區柯克式電影語言”的獨特架構——正是這種架構形成了他不可模仿的風格。

作者簡介︰

弗朗索瓦‧特呂弗(1932-1984),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創始人之一,生于巴黎。童年由“放浪生活”和逃學組成,14歲開始謀生,在迷戀電影、書籍和做零活中度過。

1953年,他將自己的熱情、憤怒和狂熱都投入到《電影手冊》的制作中。1954年,他拍攝了第一部影片《一次訪問》。1958年,他制作的半自傳式影片《四百下》獲得了戛納電影節“導演獎”。隨之而來的是二十來部影片的拍攝,如《儒爾和吉姆》、《野孩子》、《最後一班地鐵》、《星期天快來吧!》等等。其中《美國之夜》獲得了奧斯卡獎,希區柯克評價它“是國外曾經拍攝過的最好的影片” 。

特呂弗對希區柯克的友誼從來沒有中止過,他們是那麼相似︰對電影藝術的狂熱、嚴格與激情,對明星的迷戀,還有關于動蕩童年的恐懼回憶。作為表現不安狀態的藝術家,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讓我們分擔他們的煩擾。
 

目錄

增訂本序言
導言
1
童年
警長把我關起來
體罰
我說過要當工程師
這一天來到了
一部未完成的影片︰《第十三號》
《女人對女人》
我未來的妻子……
邁克爾‧鮑爾康請求我……
《歡樂園》
我第一天拍攝影片是怎樣的經過
《山鷹》
2
《房客》是第一部真正的“希區柯克影片”
一種純粹視覺的形式
玻璃天花板
手銬和性
我為什麼出現在我的影片中
《下坡路》
《水性楊花》
《指環》
《一個回合的杰克》
《農夫的妻子》
《香檳酒》
有點像格里菲斯
我的最後一部默片《男人島的居民》
銀幕應該充滿激情
3
《論詐》,我的第一部有聲電影
舒夫坦方法
《朱諾與孔雀》
為什麼我永遠不會拍攝《罪與罰》
懸念是什麼?
《謀殺者》
美國格言
《騙局》
《奇怪的富翁》
同希區柯克太太在巴黎
《十七號》
沒有一只貓……
制片人希區柯克
《維也納的華爾茲》
“你完了,你的職業生涯在走下坡路……”
十分嚴肅的良心審察
……
希區柯克導演、創作年表
 

今天,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作品在全世界受到贊譽。眼下通過重新放映發現《後窗》(Rear Windonw)、《迷魂記》(Verago)、《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等片魅力的年輕人,或許會以為他一貫如此。但情況不是這樣,遠非如此。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希區柯克處于他的創作和成功的頂峰。大衛‧塞爾茲尼克(David Selznick)在與之簽訂了合同,把他們聯結起來的四五年內,負責給他做廣告,使他聞名遐邇。這次合作使《蝴蝶夢》(Rebecca)、《美人計》(Notorious)、《愛德華大夫》(Spellbound)、《帕拉亭案件》(The Paradine Case)獲得輝煌成功,使希區柯克聞名世界。這時他制作和主持了電視系列節目《懷疑》,隨後是1950年代中期的《希區柯克劇場》。美國和歐洲的批評界居高臨下地審視他的工作,一部接一部地詆毀他的影片,反而讓他得到了這樣的成功和名氣。

1962年,我來到紐約,在那里上演《朱爾和吉姆》(Jules ef Jim),我發現每位新聞記者都向我提出同樣的問題︰“為什麼《電影手冊》的批評家很重視希區柯克?他很富有,他獲得成功,但是他的影片沒有內容。”有個美國批評家,我剛向他稱頌《後窗》,他便用這句非常粗魯的話回答我︰“你們喜歡《後窗》,因為你們不熟悉紐約,不了解格林威治村。”我回答他︰“《後窗》不是一部描述村子的影片,而是一部用電影手段拍攝的影片,而我熟悉電影。”

我心緒紊亂地回到巴黎。

我才剛剛脫離評論工作,因此我還沒有擺脫這種證實的願望,這是《電影手冊》的所有年輕人的共同點。于是我產生了一個想法︰希區柯克的公關天才只有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i Dali)能與之相比,他最後卻在美國知識界受到那麼多惡作劇式的、蓄意嘲弄的采訪的傷害。看他的影片,很明顯會感到,這個人對電影藝術手段的思考遠勝于他的任何一個同事,倘若他同意對一系列問題作出回答,從中就會產生一本書,這能改變美國影評界對他的輿論。

這本書的由來就是如此。海倫‧司各特的出版經驗起了決定性作用。在她的幫助下,我們這本書經過了耐心細致的改動,我確信可以說,達到了目的。可是書問世時,有個年輕的美國人——一個電影方面的教授,對我預言說︰“這本書在美國會比你們最差的影片更加損害你們的聲譽。”幸虧查爾斯‧托馬斯‧薩繆爾斯(charles Thomas Samuels)是錯了,他在一兩年後自殺,我想是因為別的更好的理由吧。事實上,從1968年開始,美國影評家變得更關注希區柯克的工作——像《驚魂記》(Psycho)這樣的影片今日已被他們奉作經典,而更年輕的影迷最終接受了希區柯克,並不再苛刻地對待他的成功、他的富有和他的聞名。

1962年8月,當我正在記錄同希區柯克在大學城中的這些訪談時,他完成了他的第48部影片《鳥》(The Birds)的剪輯制作。我需要花上四年工夫,讓人去檢測錄音磁帶,特別是搜羅圖片,這就使我每當遇到希區柯克時,都要向他提些問題,以便完成這本我所稱的“希區柯克之書”。此書第一版于1967年問世,僅僅談到他的第50部影片《沖破鐵幕》。在這一版的末尾,可以看到補充的一章,即插入關于《黃玉》(Topaz)、《奪命狂凶》(他最後獲得相對成功的影片)、《家庭陰謀》(Family Plot)、《短夜》(The Short Night)的見解。當時他正在拍攝《短夜》,他不斷地修改,仿佛身上什麼病也沒有,而這時他周圍所有的人都清楚,希區柯克的第54部影片不合時宜,因為他的身體狀況,還有他的精神——已經垮了。

希區柯克是通過工作、為了工作而活著,像他這樣的情況,停止工作則意味著死亡的判決。他知道這一點,大家也知道,因此他一生的最後四年異常悲苦。

1980年5月2日,他逝世後幾天,人們在貝弗利山聖莫尼卡大街的一個小教堂里做了一場彌撒。上一年,在同一個教堂里,人們向讓‧雷諾阿(Jean Renoir)訣別。讓‧雷諾阿的靈柩停放在祭壇前面。家人、朋友、鄰居、美國的影迷,甚至普通的過路人都聚集在那里。而對希區柯克來說就不同了。沒有靈柩,靈柩已被送到不為人知的地方。在教堂門口,電報邀請的客人由環球公司的保安負責登記,並加以驗證。警察叫好奇的人走開。這里在安葬一個使人恐懼而自己又膽小的人,只要廣告不再能為他的工作效勞,他就避免廣告。這個人從青年時代起便致力于控制情境。

這個人去世了,但並不是這個電影藝術家死了。因為他的影片是以異乎尋常的細心、獨特的激情,並以罕有的嫻熟技巧掩蓋起來的敏感制作而成的,它們連續不斷地流傳開來,在全世界傳播,能與新出品的影片相媲美,不會遭到時間的破壞。這正如讓‧科克托(Jean Cocteau)在論述普魯斯特(Proust)時指出的那樣︰“他的作品將繼續存在下去,就像戰死的士兵手腕上的表一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