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漢隸碑刻。全稱《漢魯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又《孔廟置守廟百石卒史碑》、《漢魯相請置百石卒史碑》、《百石卒史碑》、《孔穌碑》。無額。置山東曲翠孔廟同文門西。桓帝永興元年(一五三年)刻立。此碑為記載魯相乙瑛奏請在孔廟設置守廟官「百石卒史(漢官署中屬吏,秩百石)執掌祭祀事務的公犢。歷代書法評論家對此碑品評皆尊為上乘,與《禮器碑》\《史晨碑》被稱為孔廟著名三碑。清萬經《分隸偶存》稱:字特雄偉,如冠裳佩玉,令人起敬。清代書家鄭籃善八分書,對此碑則「每喜臨之」。翁覃溪(方綱)評此碑[骨肉勻適,情文流暢,漢隸之最可師法者,不虛也]。何紹基評此碑:朴翔捷出,開後來雋利一門,然肅穆之氣自在。」清方朔跋此碑「字之方正存厚,亦足稱宗廟之美,百官之富。」碑中文字結體端庄,方正、用筆方圓兼備,點畫謹亞,講求穿插避就,輕重變化,長筆畫多呈彎弧形,波筆常大挑勢,形體飛動瀟灑俊麗。向為學漢隸者所取法。此碑筆畫通篇流暢生動,字形,疏密相交,揖讓合法,顧盼情生。其藝術風格由簡至繁,是分隸發展的必然。碑未有楷書題記一行:「後漢鍾太尉書。嘉佑七年張稚圭按圖題記。後人對張稚圭此題提出疑問,因考證此碑為永興元年造,(鍾)元常(繇)在獻帝初始為黃門侍郎,距永興四十年,非鍾繇所書甚明,不知張稚圭按圖題記之圖為何據。
臨寫此名跡,要掌握通篇筆法、筆勢、筆意,遍臨選臨各字,對字形、用筆、結體都要融會貫通。「察之尚精,擬之貴似」先求形似,再取神似,達到「無意求工,而規矩之外」的別具勝趣的學習效果。
-
顏真卿多寶塔碑
$131 -
傳世經典書法碑帖:黃庭堅廉頗藺相如列傳
$276 -
經典碑帖放大本:懷素草書千字文
$459 -
經典碑帖對臨叢書:孫過庭《書譜》
$512 -
黃州寒食帖
$94 -
三希堂三帖
$146 -
苕溪帖
$84 -
近距離臨摹碑帖叢刊:歐陽詢皇甫誕碑
$237 -
歷代名家小楷珍品:張即之
$136 -
柳公權《神策軍碑》
$183 -
蜀素帖
$94 -
祭侄文稿
$94 -
經典碑帖對臨叢書:趙孟頫《洛神賦》《前後赤壁賦》
$459 -
傳世經典書法碑帖:泰山刻石會稽刻石
$252 -
蘭亭序三種
$104 -
中華碑帖精粹(第二輯)(套裝共20冊)
$2,332 -
經典碑帖放大本: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
$459 -
甲骨文合集名版精摩
$828 -
經典碑帖對臨叢書:趙佶《楷書千字文》
$459 -
經典碑帖放大本:顏真卿自書告身
$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