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經濟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

論經濟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
定價:288
NT $ 251
 

內容簡介

本書是阿瑪蒂亞‧森的兩本論述不平等問題的專著《論經濟不平等》和《不平等之再考察》的合集。《論經濟不平等》主要考察了對經濟不平等的各種測量方法,討論了與之相關的分配原則問題,並對有關經濟不平等、貧窮問題、福利經濟等問題做了詳盡的論述。《不平等之再考察》是對不平等進行的重新審視,致力于對平等的本質和如何達到平等要求的探討。

阿瑪蒂亞‧森,1933年出生于印度,1959年在英國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先後在印度、英國和美國的大學任教。1998年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對福利經濟學幾個重大問題做出的貢獻,包括社會選擇理論、對福利和貧窮標準的定義、對匱乏的研究等。
 

目錄

Ⅰ. 論經濟不平等
 擴充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第一章 福利經濟學,功利主義與平等
 第二章 不平等的測度
 第三章 作為擬序的不平等
 第四章 工作,需求和不平等
 附 四分之一世紀後再論經濟不平等
文獻目錄
 中英文術語對照
Ⅱ. 不平等之再考察
 序言
 緒論 問題與主題
 第一章  什麼要平等?
  1.1 為什麼要平等?什麼要平等?
  1.2 公正性與平等
  1.3 人際相異性與基本的平等
  1.4 平等vs.自由
  1.5 平等︰內容的多樣性與所謂的“空洞無物”
  1.6 手段與自由
  1.7 收入分配,個體福利與自由
 第二章 自由,成就和資源
  2.1 自由與選擇
  2.2 實際收入,機會與選擇
  2.3 區別于資源的自由
 第三章 生活內容與能力
  3.1 能力集
  3.2 價值目標與評價域
  3.3 篩選和權衡
  3.4 理論上的與實際應用中的不完備性
  3.5 能力還是生活內容?
  3.6 效用抑或能力
 第四章 自由,主體性與個體福利
  4.1 個體福利方面與主體性方面
  4.2 已實現的主體性成就與參與性的主體性成就
  4.3 自由和個體福利沖突嗎?
  4.4 自由與不利選擇
  4.5 控制與有效自由
  4.6 所謂“免于饑餓、瘧疾和其他傳染病的自由”
  4.7 個體福利方面的相關性
 第五章 正義與能力
  5.1 正義的信息基礎
  5.2 羅爾斯的正義理論及政治的正義觀念
  5.3 基本善與能力
  5.4 多樣性︰目的與個體特征
 第六章 福利經濟學與不平等
  6.1 評價域選擇與評估動機
  6.2 差數,結局與潛能
  6.3 不平等,福利與正義
  6.4 基于福利的不平等測定
 第七章 貧困與富裕
  7.1 不平等與貧困
  7.2 貧困的實質
  7.3 收入不足與收入低
  7.4 概念很要緊嗎?
  7.5 富國里的貧困
 第八章 階級、性別及其他分類群體與不平等
  8.1 階級及其劃分
  8.2 性別與不平等
  8.3 地區間的比較
 第九章 對平等的訴求
  9.1 平等問題
  9.2 平等,評價域及人際相異性
  9.3 多重性,不完備性與對平等的測量
  9.4 數據,觀察與有效自由
  9.5 總和,平等主義與效率
  9.6 不平等的合理性︰若干個辯護理由
  9.7 動機,人際相異性與平等主義
  9.8 平等︰社會關注之所在
  9.9 責任與公平性
  9.10 能力,自由和動機
參考文獻
中英文術語對照
 

不平等思想既非常簡單又非常復雜。一方面,它是所有思想中最簡單的一個,與其他思想相比,它更容易使人們獲得一個不假思索的直觀印象。但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個相當復雜的概念,以致對該概念任何一種闡述都是極有爭議的。因此,“不平等”概念成為眾多哲學家、統計學家、政治理論家、社會學家以及經濟學家的研究主題。盡管本書僅關注于經濟不平等,但字里行間也仍反映出這種既簡單又復雜的二重性。我不得不引用相當多的技術概念並使用一些數學運算,但這些概念都用非技術性的術語進行了解釋,並且其數學結果也給出了直觀的解釋。這樣做是希望非專業讀者不致因其過于專業化而望而卻步。正式結論的重要性最終不僅取決于其與正常的學術交流的相關性,還取決于其與人們所爭論的和所捍衛的事情的相關性。

盡管本書的技術性章節和非技術性章節沒有放到不同的章節分述,但對于技術性內容不感興趣者仍可跳過(或略過)其技術形式闡述的內容而直接進入定理的直觀陳述和結論的直觀解釋。讀者可通過節標題辨別出哪些是技術性較強的章節。

在許多方面,這本書是我在《集體選擇和社會福利》中研究的許多思想的發展。我嘗試著將在那里提出的思想框架應用到經濟不平等這個特定領域。那時我拒絕使用社會評價方法,現在我更強烈地拒絕;在那本著作中我所捍衛的東西,在這本書中,尤其是在關于不平等這個主題的內容中,我盡力把它們發展得更充分。

我要感激許多人。在準備雷德克里夫講座(Radclife Lecture)時,我正在與帕熱‧戴斯格普特(Patha Dasgupta)和戴維‧斯戴里特(David Starret)聯合撰寫一篇關于經濟不平等的測度的論文。我感激他們,不僅是因為我把我們合作論文中的內容(特別是定理3.1和3.2)包括到講稿中去了,還因為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知識以及我非常自如地運用了這些知識。

雷德克里夫講座(去年五月進行的)內容是非正式闡述的,在其後的討論中我獲益匪淺。這里要特別提到戴維‧愛潑斯坦(David Epstein)、約翰‧繆爾鮑爾(John Muellbauer)、格雷漢姆‧皮亞特(Graham Dyatt)和約翰‧威廉姆森(John willianson)諸君,他們提出了許多探究性問題。在將這些講座稿修訂成本的過程中,我擴充了一些章節,不僅增加了由于時間所限或表述形式所限(在講座中加腳注難免使听眾生厭)而不能放到講座中的內容,還增加了一些額外的內容,這些額外內容包括︰1972年1月在埃塞克斯大學(Essex univet-sity)經濟系研討會的講座;1972年3月在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和哲學系的聯合研討會的講座;1972年3月在哈佛大學的政治經濟學講座;1972年8月在德里經濟學院的特別講座和1972年8月在印度統計學院研討會的演講。我要感謝托尼‧阿特金森(Tonv Atkni—son)、普萊納伯‧巴德翰(Pranab Bardhan)、尼克海麗絲‧巴特卡婭(Nikhils Bhattacharya)、桑吉特‧鮑斯(Sanjit Bose)、泰溫斯‧戈曼(Ter—ence Gorman)、彼得‧哈蒙德(Peter Hammond)和理查德‧萊亞德(Richard Layard),感謝他們有益的評論和批評。這是一張很長的清單,還包括未提出的其他人。

若不是賽莉婭‧特納(Celia Turner)和露芭‧馬姆弗德(Luba Mumford)令人驚奇的熟練的打字方式代替我極為笨拙的打字方式,本書不可能完成,我非常感激她們。

最後我還要感激沃威克大學(univei‧sity of warwick),特別是格雷漢姆‧皮亞特教授,感謝他今年邀請我做雷德克里夫講座。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