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1911晚清上海的公共領域

1895~1911晚清上海的公共領域
定價:174
NT $ 151
  • 作者:方平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08066086
  • ISBN13:9787208066083
  • 裝訂:426頁 / 21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研究中國早期現代進程中的社會與國家關系,不僅對於深化歷史認知具有都要的學術價值,而且對於當今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也不無現實借鑒意義。有鑒於此,本課題選擇清末上海的公共領域為歷史個案,作專題研究。全書旨在通過對公共領域社會結構、運作機制和主要功能的考察,來展示上海城市在社會維度上的自主化發展水平以及由此而此起的社會變遷,並借此從社會本位的立場上透視社會與國家的關系。

本書是關於1895-1911年晚清時期對上海公共領域的研究。本書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與國家、維新運動與公共領域的興起、民辦報刊與公共領域的輿論表達、民間社團與公共領域的組織建構、自律性交往場所與公共領域的空間拓展、公共領域的整合與市民階級的興起、公共領域的社會動員與民族主義風潮等。

本書是一部值得稱薦的優秀學術論著,作者則是一位積極、厚重、有為的青年學者。
 

目錄

總序

緒論
第一節 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與國家
第二節 「公共領域」疏義
第三節 近代中國公共領域研究的現狀
第四節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與研究取向
第一章 維新運動與公共領域的興起
第一節 報刊、學會:變法工具與公共傳媒
第二節 維新知識分子:「公眾」與「社群媒介」
第三節 變法呼聲:公眾輿論的肇興
第二章 民辦報刊與公共領域的輿論表達
第一節 報刊傳媒的勃興及其民間化
第二節 民報與公共領域的體制建構
第三節 代言與灌輸:公眾輿論的表述模式
第四節 雙向交流與單向宣傳:公眾輿論的生成機制——以《蘇報》為案例
第五節 從「耳目」、「喉舌」到「向導」、「政監」:公眾輿論的話語倫理
第三章 民間社團與公共領域的組織建構
第一節 舊式社團的演變與轉型——以會館、公所為例
第二節 新式社團的數量統計與功能分類
第三節 合群進化:新式社團的立會理念與組織體制
第四節 力謀公益:新式社團的組織活動與組織功能
第五節 新式社團的發展空間及其限度
第六節 新式社團個案分析——預備立憲公會
第四章 自律性交往場所與公共領域的空間拓展
第一節 報館:業務活動與政治集議
第二節 書院與學堂:文化教育與政治參與
第三節 戲園與舞台:個體娛樂與革命宣傳
第四節 張園:私園與公共集會
第五節 惜陰堂:私宅與政治集議
第五章 公共領域的整合與市民階級的興起
第一節 公共領域的整合方式
第二節 「市民階級」界說及其社會構成
第三節 市民階級的社會認同
第六章 公共領域的社會動員與民族主義風潮
第一節 甲午前民族主義意識的缺失
第二節 兩次四明公所血案:民族主義的初興
第三節 拒俄運動:「文明排外」保危局
第四節 哄鬧公堂案:「萬臆一聲」爭國權
第七章 上海社會的自主化發展
第一節 「社會中心點」地位的形成
第二節 公共領域的轉折與畸變
結語
附錄:征引、參考文獻舉要
後記
 

《晚清上海的公共領域》是方平同志數年前獲得通過的博士學位論文,曾得到答辯委員們很高的評價。後來,他在任職繁忙、兼擔教學任務之余,擠時間繼續研究,殫心竭慮,精益求精,又在內容和質量上作了很大的擴展和提高,現在面世的是一部逾四十萬字的頗大規模的上海近代社會史的優秀學術專著,堪足稱賀。

公共領域研究是一個非常新穎的學術課題。海內外學術界將它作為中國近代史、中國近代社會史的重要研究取向,主要是近年來的事。公共領域被認為是一種介於官方和私人之間的社會構造,而充當其各種基本形態的主體是人,特別是「新知識人」。如同康德所說,他們「有勇氣在一切公共事務上運用理性」。晚清中國所走的是一條帶有被動性的後發型現代化道路。政治中心京師被稱為「首善」之地,但中國「被現代化」卻首先發生在「襟江帶海」的上海和東南地區。上海自1843年開埠後,僅過十年就成為全國最大的對外口岸。19世紀60年代,清務運動首先在這里發生。上海逐漸成為吸取西學和傳播西學的中心。清季上海不僅是全國最大的商埠(「商場」),又有中國最大的租界(「洋場」);其獨特的地位曾使清廷政治權力有所不逮。上海作為全國經濟中心、全國最大的「都市文化場」和「社會輿論場」,生成了當時中國最大的市民社會和最具活力的公共領域。清季上海公共領域是上海紳商市民指評時政、謀求自治的「公共空間」,也是全國許多在滬「新知識人」,或謂「新文化人」,表達「公共意志」和「公共意見」的社會舞台(如庚子年上海「國會」的正副會長是歸國的容閎和「由津避地赴滬」的嚴復)。在清季、特別是庚子後十年間,它所演出的一幕幕「公眾活動」場面,曾聲震東南,影響全國。無疑,清季上海公共領域是近代中國公共領域的「公眾活動」場面,曾聲震東南,影響全國。無疑,清季上海公共領域是近代中國公共領域的「更具特色、更具典型意義」的部分,是上海成為與「政治中心點」京師相對應的「社會中心點」的征兆和坐標。對之作專題考察不僅具有上海近代史和中國近代史的史學研究價值,而且可以對現代中國社會發展和城市化建設提供有益的歷史啟迪。但就清季上海公共領域研究現狀來說,具體研究清季上海民間團體、民辦報刊、公共活動場所等公共領域具體形態的成果較多,而對之作綜合性研究的論著則較缺少。可以說,本書是首部總體而系統地考察清季上海公共領域的學術專著,它具有開先性學術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歷史研究是史學工作者以歷史資料為中介,認識客觀歷史實踐的一種學術工程,它一刻也離不開理論思維。「思考能引人入勝」。如果說史料狀況是史學工程的基石的話,那麽理論思維則是它通向成功的橋梁。本書的另一顯著特色在於它全書立意深湛、歷史資料翔實、理論運用精當。應該認為,現代化是一種客觀的歷史進程,也是一種有意向性的社會變遷。在現代化進程中,既需要國家凸顯主導作用,也需要社會廣泛的動員和自主性參與。這就需要確立和調適合乎社會發展需要的一種良性互動的社會和國家關系。作者深悉清末社會和國家關系的基本格局,正確地「把現代化作為國家重建的全民任務」,在書中開宗明義地指出,「選擇清末上海的公共領域為歷史個案,作專題研究」、「來展示上海城市在社會維度上的自主化發展水平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會變遷,並借此從社會本位的立場上透視社會與國家關系」。作者在運用「公共領域」這個新穎學理作為解讀晚清社會與國家關系的鎖鑰時,始終洋溢著歷史辯證思維。他強調應注意學界通常所用的「公共領域」和「市民社會」這兩個概念的「關聯」和「區別」,並宜結合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對「西方理論與中國『語境』」作必要的辨析。顯然,作者這種由部分觀照整體、結合事實解讀學理、辯證連接中國和西方的著作大旨,可謂是用意精深,求實創新,十分有益。

歷史的本質是變遷,史學工作者自當以通變、述變為職責。社會歷史的變遷既呈現出線形的過程,又表現為一種結構性的演變。因此,我們對歷史應進行多維的考察,避免種種單一、單向思維模式所帶來的局限。本書的再一個顯著特色是作者學術視野開闊,寫作框架明晰,行文條理井然,富有學術見地。譬如,全書用多學科的方法,分章論述了1895年至1911年上海公共領域的發育和生長,它的三種最基本形態,它對上海市民階段興起、民族主義風潮發生和社會自主化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從而將清季上海公共領域的歷時與共時、過程與方面、整體與個案、結構功能與社會影響復合地連綴起來。顯然,這樣的論述結合和寫作方法是很富有創意的再之,論述中的實證與思辨特色兼備,諸如對「公共領域」的疏義及其在本課題研究中的演繹與運用,對「市民階級」的界說與對晚清上海市民社會的解構,對清季上海形成「社會中心點」地位的論斷,足可為推動學科史研究提供有益的學術啟迪。另如,對清末上海公共領域的發展與折變所作的宜「在社會與國家之間建立起良性互動關系」的提示,亦可作為歷史借鏡,推動對今天中國在和平發展進程中「如何調適社會與國家的關系」的探究。

文如其人。本書是一部值得稱薦的優秀學術論著,作者則是一位積極、厚重、有為的青年學者。自從他於九十年代初攻研以來,我一直以能與他相知相識感到欣慰。李白說:「天生我材必有用」;補充一句:「能者自應多擔當」。今天,走出歷史動盪的中國正在和平發展中復興,作者又值才力和氣勢兼盛的年華,當會奮勉在學術上和工作上多作擔當,在此基礎上有新著面世。

謹為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