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與社會革命︰對法國、俄國和中國的比較分析

國家與社會革命︰對法國、俄國和中國的比較分析
定價:228
NT $ 198
 

內容簡介

在本書中,斯考切波要揭示的是,國家結構、國際力量和階級關系這三種要素是如何結合在一起,共同導致了社會革命轉型的起源與成就。從18世紀90年代的法國到20世紀70年代的越南,社會革命雖然很少發生,但卻在現代世界歷史上具有無可否認的重要性。《國家與社會革命》提供了一種新的參照框架,以分析這種革命的原因、沖突和後果。而且、該書對三個主要的案例進行了深入而嚴肅的比較歷史分析,這三個案例是︰從1787年到19世紀初期的法國革命、從1917年到20世紀30年代的俄國革命和從1911年到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革命。

作者認為,現有的革命理論,不適合用來解釋革命的實際歷史模式。因此,作者力促我們采用一種新的分析視角。她主張進行結構性論而非意志論的分析,強調跨國性世界-歷史背景對國內政治沖突的重要作用。首先,她堅持認為,國家應該被看成是一套行政和強制組織、在階級控制和階級利益面前具有潛在的自主性,因此,在解釋社會革命時,必須把國家置于核心地位。

為了解釋法國、俄國、和中國舊制度的導向革命性政治危機的內在矛盾,斯考切波主要集中考察了國家在兩個方面的基本關系︰一方面是國家的統治者及其官員與國際競爭者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是國家的統治者及其官員與支配階級之間的關系。在解釋革命的後果時,她著重關注的是,在階級沖突和反革命軍事威脅的背景下,革命領導集團建立新國家組織的方式。在革命政權得以鞏固之後,她強調的是國家權力被用來改造社會的方式。在社會革命轉型的模式方面,法國、俄國和中國被當成是基本類似的案例。對那些把法國革命當成是典型的資產階級革命、或者是把俄國革命基本上看成是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家而言,作者的這種觀點必然會引出激烈的爭論。
 

目錄

譯者序
序言
導論
第一章 解釋社會革命︰現存理論的替代模式
第一節 結構性視角
第二節 國際與世界歷史背景
第三節 國家的潛在自主性
第四節 比較歷史方法
第五節 為什麼是法國、俄國和中國
第一部分 法國、俄國和中國社會革命的原因
第二章 危機中的舊制度國家
第一節 舊制度法國︰波旁絕對主義的矛盾
第二節 清帝國︰從天朝帝國到帝制垮台
第三節 帝制俄國︰一個落後的大國
第四節 作為反例的日本與普魯士
第三章 農村結構與農民起義
第一節 法國大革命期間農民反抗領主的斗爭
第二節 村社革命︰俄國農民的激進主義
第三節 兩個反例︰沒有農民造的英國和德國革命
第四節 中國農的軟弱與士紳的脆弱
第二部分 法國、俄國和中國社會革命的後果
第四章 變革的內容與路徑︰聚焦國家建設
第一節 政治領導集團
第二節 革命意識形態的作用
第五章 法國“現代國家大廈”的誕生
第一節 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第二節 1789年社會革命危機的影響
第三節 戰爭、雅各賓派與拿破侖
第四節 新制度
第六章 俄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出現
第一節 1917年社會革命危機的影響
第二節 布爾什維克為掌權而斗爭
第三節 斯大林主義者“自上而下的革命”
第四節 新制度
第七章 中國大眾動員型政黨國家的興起
第一節 1911年之後的社會革命形勢
第二節 以城市為基礎的國民黨的盛衰
第三節 共產黨與農民
第四節 新制度
結論
參考文獻
本書表格與圖形
表格
表1 法國、俄國和中國社會革命的原因
表2 法國、俄國和中國社會革命的後果
地圖
圖1 舊制度下法國主要行政區劃:1789年
圖2 歐俄的主要區域
圖3 法國的各省份(不包括科西嘉):1790年之後
圖4 歐俄地區的鐵路與主要工業區:1917年以前
圖5 中國各省及其鄰近區域:1930年
圖6 中國的鐵路和主要工業區:1930年前
 

有些著作為老問題提出新證據;別扭一些著作則提出新觀點,並激發讀者用新視角去看待老問題。本書無疑屬于一種類型。本書提供了一種分析現代世界歷史上所發生的社會革命轉型的參照性框架,並且運用了比較-歷史方法,力圖對1787-1800年的法國革命、1917-1921年的俄國革命和1911—1949年的中國革命的原因及後果作出解釋。第一章通過對已經被廣泛認可的“革命”理論的假設與研究方法進行批判性反思,概括性地提出了一些分析原則,其目的在于,為重新審視這些歷史上實際發生的革命事件的特征和疑問確定新方向。但是,第一章的提綱需要進一步的解釋論證。本書的其余部分將力圖使其在具體運用中變得有血有肉。本書的第一部分,通過對舊制度下的波旁王朝、沙皇俄國和帝制中國的國家政權、階級結構和國際環境的分析,追溯了這三國革命性危機與沖突的根源。分析的重點是,舊制度下的國家政權如何陷入危機以及革命動亂中的農民起義。本書的第二部分分析了革命本身——從最初的爆發到相對穩定並有著特殊結構的新制度的鞏固:法國的拿破侖體制、蘇聯的斯大林體制以及(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獨特的中國共產主義體制。這一部分將特別關注革命領導集團的國家建設與革命後社會中新政權的結構與活動。這三個國家由舊制度轉向新制度的廣泛而深入的過程,可被視為一種社會革命模式的三個可比較的實例。因此,本書將著重敘述這些革命的相似點和各自的特點,疳以某種與過去的理論或歷史的探討截然不同的方式對其進行解釋。

任何著作都會打上作者本人獨特經歷的烙印,本書也不例外。本書的觀點孕育于本人20世紀70年代初期作為研究生就讀于哈佛大學之時。盡管現在已是時過境遷,但是,那時卻是包括我本人在內的許多大學生政治參與熱情空前高漲的時代。當時,美國正在殘酷的戰爭反對越南革命,而國內爭取種族平等、要求停止對外軍事干涉的運動風起雲涌。這些運動對我國政治制度的道德能力提出了挑戰。這個時代激發了我理解革命變遷的興趣。而且,正是在這段時間里,我的民主社會主義信仰也漸趨成熟。然而,《國家與社會革命》不應該被誤解為直接產生于日常的政治態度。它是圖書館和書房這些相對平靜的象牙塔中的產物。作為一名研究生,我主攻宏觀社會學理論和比較社會與政治史。在這些學科的交匯地帶不斷產生各種凝團。我試圖解開這些疑團,然後推演出結論。本書的論點與分析,是多次歸納總結的成果。

首先,我在學術上最初接觸的是南非的個案。這決不幸土地上的歷史令我感到驚異,因為它顯然否定了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關于社會秩序與變遷的解釋,它也對下述所謂常識和令人安慰的預言發出了強大的挑戰:群眾性不滿將會導致反對公然實行壓迫的種族隔離制度的革命。勝利女神似乎並不必然會眷顧爭取自由的正義事業。在我看來,要解釋南非有色人種的處境和社會經濟變遷的長時段趨勢,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比結構-功能主義或相對剝奪理論要更為有效。當然,嚴格根據階級分析方法進行研究,則存在如何將南非的國家結構與白人角色概念化的困難,更不用說二者進行充分解釋。然而,要理解南非為什麼沒有發生革命或不太可能發生革命,運用階級分析方法並對南非的國家結構與白人角色的概念化又是必不可少的。

另一個促使我的思想逐步定形的經歷是,我對中國革命的歷史根源所進行的長期深入的探討。為了構造我的研究綱要,我從中國社會歷史變遷的大背景入手,比較了太平天國起義、國民黨的民族主義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相關得失,並力圖做出解釋。我沉醉于對晚期中華帝國和現代中國的研究,並逐漸對公認的社會科學概念——(如傳統的或封建的)——(對于中國及其他的農業國)的適用性產生了深刻的懷疑。我開始相信,只有通過觀察階級與國家結構的特定互動關系,觀察國內和國際形勢的長期復雜的相互作用,才能理解革命的原因。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