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詞新釋輯評(全三冊)

蘇軾詞新釋輯評(全三冊)
定價:576
NT $ 501
  • 作者:朱靖華
  • 編者: 葉嘉瑩/主/編
  • 出版社:中國書店
  • 出版日期:2007-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6633995
  • ISBN13:9787806633991
  • 裝訂:1502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蘇軾詞新釋輯評》收錄其詞作410首,為目前各種蘇軾詞集中收錄最多者。全書分為「正編」、「附編」,正編為確認詞,附編是根據詞體本身衍變軌跡及歷代有關資料增補。全部詞作以編年為序,由此可以清晰地勾勒出蘇軾一生的詞作創作軌跡。對於每一首詞的講解,突出對蘇軾詞詮釋的新解,以嚴謹、准確並具有當代性研究成果為基礎,對每一首詞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本書的輯評部分對於宋至清代評述蘇軾詞作的論評按照年代順序予以摘錄,並將當代對蘇軾詞作富有代表性的論述文字也擇其要點進行輯錄,便於讀者擴展蘇軾詞的研究思路。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州人,蘇洵之子,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蘇軾以其才華出眾而著名天下,被譽為一代文豪。蘇軾在詞學上被譽為「詞中之龍」,他的詞打破了「詞為艷科」的題材局限和音韻的束縛,凡人之言志、闡理、諷喻、詼諧乃至喜怒哀樂等諸情感盡可入詞,為詞的創作創立了新的典范,促成了宋代詞的全面繁榮,成為我國詞學史上無以替代的里程碑。
 

目錄

上 冊
總序
凡例
前言
正 編
南鄉子(寒玉細凝膚)
一斛珠(洛城春晚)
沁園春(情若連環)
南鄉子(何處倚闌干)
江城子(膩紅勻臉襯檀唇)
竹枝歌(蒼梧山高湘水深)
浣溪沙(山色橫侵蘸暈霞)
南鄉子(悵望送春杯)
襄陽古樂府(野鷹來)
襄陽古樂府(台上有客吟秋風)
襄陽古樂府(使君未來襄陽愁)
蝶戀花(記得畫屏初會遇)
漁家傲(一曲《陽關》情幾許)
太白詞(雷闐闐)
太白詞(旌旃翻)
太白詞(風為幄)
太白詞(騎裔裔)
太白詞(神之來)
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南歌子(日出西山雨)
南歌子(帶酒沖山雨)
浣溪沙(花滿銀塘水漫流)
華清引(平時十月幸蓮湯)
點絳唇(月轉烏啼)
虞美人(深深庭院清明過)
蝶戀花(雨霰疏疏經潑火)
翻香令(金爐猶暖麝煤殘)
蝶戀花(蝶懶鶯慵春過半)
浣溪沙(風壓輕雲貼水飛)
訴衷情(小蓮初上琵琶弦)
如夢令(城上層樓迭蜥)
南歌子(紺綰雙蟠髻)
南歌子(琥珀裝腰佩)
減字木蘭花(雲鬟傾倒)
鷓鴣天(羅帶雙垂畫不成)
浪淘沙(昨日出東城)
浣溪沙(門外東風雪灑裾)
點絳唇(醉漾輕舟)
行香子(一葉舟輕)
祝英台近(掛輕帆)
瑞鷓鴣(城頭月落尚啼烏)
菩薩蠻(綉簾高卷傾城出)
菩薩蠻(娟娟侵鬢妝痕淺)
菩薩蠻(塗香莫惜蓮承步)
西江月(聞道雙餃鳳帶)
江神子(鳳凰山下雨初晴)
瑞鷓鴣(碧山影里小紅旗)
臨江仙(四大從來都遍滿)
清平調(陌上花開蝴蝶飛)
清平調(陌上山花無數開)
清平調(生前富貴草頭露)
謁金門(秋帷里)
謁金門(秋池閣)
謁金門(今夜雨)
天仙子(走馬采花花發未)
行香子(攜手江村)
減字木蘭花(曉來風細)
昭君怨(誰作桓伊三弄)
意難忘(花擁鴛房)
蝶戀花(雨後春容清更麗)
點絳唇(紅杏飄香)
桃源憶故人(華胥夢斷人何處)
醉落魄(輕雲微月)
蝶戀花(春事闌珊芳草歇)
卜算子(蜀客到江南)
少年游(去年相送)
定風波(莫怪鴛鴦綉帶長)
鵲橋仙(緱山仙子)
菩薩蠻(玉童西迓浮丘伯)
虞美人(湖山信是東南美)
訴衷情(錢塘風景古來奇)
┅┅
 

早在兩年前,母庚才先生與顧之京女士二位教授,聯袂來天津南開大學相訪,與我談及擬編輯此一套叢書之計划。我以為他們的構想極好,故曾表示支持贊同。但對於他們擬邀我擔任主編之要求,則因我之才能、精力、時間,皆有所不逮,所以婉言謝絕了。及至今年春,他們二位又再度來津,重新提起要我任主編之事,在力辭不獲之情況下,只好同意了他們的要求。目前此一套叢書即將出版問世,他們又囑我為之撰寫序言。於今執筆之際,實有喜愧交並之感。所愧者自然是對自己忝竊虛名的慚怍,所喜者則是行見此一叢書之出版,定將對今后詞與詞學之研究作出極大之貢獻。而我所謂「極大之貢獻」,則與母先生及顧女士二位最初所擬具之編選內容及體例有着密切的關系。下面我就將對此兩方面之特色,略加序介。

先從內容方面來說,本叢書之編選,可以說是大致囊括了從晚唐以迄清末的足以代表各種風格與流派的重要作者,基本反映了詞的歷史發展脈絡。首選溫庭筠,為《花間集》所輯選的第一位詞人,在早期從事於詞之創作的唐代詩人中,溫氏所留存的詞作數量最多,所使用的詞調也最廣,是奠定了詞之美感特質的第一位作者,自當取冠卷首。為專集之一。馮延巳詞較溫庭筠之意境更為深美,極富言外之感發,固正如《人間詞話》所言,「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拓開北宋一代風氣。為專集之二。繼之以南唐二主。中主詞亦富興發之感,有言外之遠韻;后主詞則「始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是使得詞體自歌辭之詞轉向士大夫之直抒一已之情的一個重要突破。為專集之三。柳永詞則以其對俗曲音樂之嫻熟,及其鋪陳敘寫之才能,不僅為詞之長調的寫作開出了廣大的途徑,而且更以其落拓之身世,一變五代令詞中所寫的春女善懷之思,而寫出了失志不平的秋士之慨,對詞之形式與內容都作出了重要的拓展。為專集之四。大晏及歐陽二家詞,一方面既受有南唐詞風之影響,一方面又能各以其情思及修養自開境界,大晏之明麗和婉,歐陽之豪宕沉着,分別使得五代以來之令詞,在北宋初期獲致了更為豐美之成就。為專集之五及六。晏幾道詞為歌辭之詞的一種回流及新變,不似大晏、歐陽之以意境勝,而以秀氣勝韻超越乎教坊艷曲之外,固正如黃庭堅氏所雲「可謂狎邪之大雅」,為專集之七。蘇軾詞則更以其詩文餘事,為小詞別開天地,一洗綺羅薌澤之態,而表現了天風海雨般的逸懷浩氣。為專集之八。秦觀雖為蘇門才士,但其為詞,則並未受蘇氏之影響,而是以其個人所獨具的纖銳善感之心性,寫出了既不同於《花間》,也不同於北宋其他各家的,別具凄婉之致的詞篇。為專集之九。與秦氏時代相近的詞人賀鑄,則是一個頗有爭議的作者,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曾對之大加稱賞,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則對之極為貶抑。其所為詞是否有屈宋楚騷之深意,是一個值得深入去探討的作者。為專集之十。周邦彥詞富艷精工,集北宋之大成,又妙解音律,既可制為三犯四犯之曲,又兼有勾勒鋪陳之妙,為南宋詞開出無限法門,自是關系詞之演化的一位重要作者。為專集之十一。李清照生於縉紳家婦女多不敢為詞的封建之時代,獨能以其才情勇氣專意於為詞,不僅足以與男性作者相頡頏,更能於芬馨之中,時露神駿之致,自屬難能。為專集之十二。陸游詞驛騎於蘇、秦二家之間,頗具逋峭沉郁之概,可謂風格獨具。為專集之十三。辛棄疾以英雄豪傑壯志不遂之悲慨發而為詞,故能於豪放中獨具沉郁頓挫之致,周濟稱其「才情富艷,思力果銳,南北兩朝,實無其匹」,固是確論。為專集之十四。姜夔以江西詩法入詞,更兼通音律,能自度曲。沈義父稱其「清勁知音」,在詞中別開宗派。為專集之十五。劉克庄頗有豪氣,學辛詞而缺少沉郁之致,但其「以文為詞」之作風,亦不失為詞中之一流派。為專集之十六。吳文英詞意境幽邃,詞筆麗密,周濟稱其「奇思壯采,騰天潛淵。返南宋之清洮,為北宋之裱摯」。為專集之十七。王沂孫身歷南宋之亡,故其為詞常不免有麥秀黍離之感,托意深婉,遣辭工雅,周濟稱其「思筆」「雙絕」,可以為「入門階陛」。朱彝尊《詞綜·發凡》謂「詞至南宋始極其工,至宋季而始極其變」,若王沂孫者,真可謂宋季之代表作者矣。為專集之十八。以上自晚唐五代,以迄南宋之末季,所輯專集十八種,作者十九人,可以說基本涵蓋了詞體在此一漫長的發展演進之路程中的主要流變及代表作者。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