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所收13篇論文均來自在意大利米蘭—比可卡大學召開的「經濟學中的幸福悖論」國際會議。會議有兩個主題:其一是對幸福概念的界定,其二是從更深層次探索「幸福悖論」背後的因素。

本書最大特點是緊扣幸福研究的復雜性,匯集不同學科(經濟學、哲學、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等)對幸福的研究成果。它們之中,既有哲學思辨的推理與判斷,也有數學的精確測量與計算;既有不同國別的橫向比較,也有同一國家不同時期的縱向比較;既有對經濟思想發展脈絡的回顧,也有從相關學科不同視角的新解釋。

對幸福研究有興趣的師生學者,對提升幸福指數有責任的企業家和政府官員,以及關心自己和自家幸福的普通百姓,將從本書獲益匪淺。
 

目錄

圖目錄
表目錄
撰寫者
前言
1、構建一個更好的「滿意度」理論
2、幸福與絕對收入相關嗎
3、感情的和諧:關於社會交往樂趣的一種解釋
4、幸福度理論的檢驗
5、反思公共經濟學:競爭和習慣的內涵
6、徘徊在Aristotle和Bentham之間的
7、幸福和政治哲學:關於Nancy Mitford和Evelyn Waugh的例證
8、財政滿意度的新老研究方法之聯系
9、由相對剝奪所產生的自我隔離理論:穩態結果和社會福利
10、逆境中的幸福
11、關懷的發展
12、幸福和個人主義——艱難的結合
13、經濟學中的幸福悖論
後記
 

收入和幸福之間,有沒有關系?如果有關系,是什麽樣的關系?關系的維度、強度、跨度又如何?

在早先主流經濟學的一般性和基礎性的假定中,收入和幸福是肯定有關系的,而且這種關系的維度一致(兩者運動方向相同,收入越高,幸福越大)、強度顯著(收入是決定幸福的最重要因子)、跨度無限(兩者關系在時間和空間上沒有邊界)。可以說,這種假定是我們一段時間(一些發達國家也有過的)「以GDP為本」(GDP崇拜、GDP偏執、GDP虛假、GDP狂熱)的「病根」。

很早就有人對於收入和幸福之間的這種假定提出過異議。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異議現在幾乎成為各路主流媒體上溫度最高的「熱點」。而某些媒體的信息,自身有誤解,對受眾則有誤導。這些誤解和誤導在於,完全否定收入和幸福之間的關系,或者將收入和幸福之間的關系描繪成一種方向完全相反的關系(收入越低,幸福越大)。

經濟學對幸福的很多理論研究和問卷調查都表明,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幸福水平相關性不大,特別表現在:歷史縱向地看,經濟發達國家GDP越來越大,但幸福水平並沒有明顯提高;國別橫向地看,一些經濟發達國家的幸福水平,反而低於經濟發展中國家。比如有調查表明,委內瑞拉、尼日利亞這樣的不發達國家,其國民的幸福度在世界上是最高的。中國國內也有調查表明,中國農民的幸福度高出城市居民。本人主持的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划」和上海市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所進行的調查表明,人們收入貨幣量的多少與其收入滿足度的高低並不成正比關系。在2003年以來的三次調查中,我們發現,收入貨幣量和收入滿足度兩個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分別只是0.004、0.186、0.196。

但我們決不能得出結論說,越不發展,就越幸福(收入越低,幸福越大)。如果進而否定GDP增長和經濟發展,是非常危險的認識和行為。

原因在於,收入水平和幸福水平之間,有一個「棘輪效應」(ratchet effects)。

「棘輪效應」一詞,最初來自對蘇聯計划經濟模式的研究。在這種模式中,企業的年度生產指標每年都會上升。這種上升趨向被稱為「棘輪效應」(因為上升是單向的、不可逆的)。因此,聰明的經理通過隱瞞自己企業的生產能力,來對付政府的計划當局。因為如果用盡自己企業的生產能力,在下一個年度,就很難完成上升了的計划指標,就會受到懲罰(實際上就是因為上一年度的表現太好)。

1949年,美國經濟學家杜森貝里(J.Duesenberry)在首次提出相對收入假說理論時,借用了「棘輪效應」來描述消費的不可逆性質。在凱恩斯的理論中,消費是可逆的,即收入水平的變動必然立即引起消費水平同方向(不一定同比例)的變動。在經濟衰退時期,收入減少,消費也立即減少。針對這一觀點,杜森貝里提出修正意見,認為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為消費決策不可能是一種理想的計划,它還取決於消費習慣。這種消費習慣受許多因素影響,特別是個人在收入最高期所達到的消費標准對消費習慣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人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後有不可逆性,易於向上調整,而難於向下調整。尤其是在短期內消費是不可逆的。套用司馬光的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