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發展戰略︰探尋中國經濟崛起之路

大國發展戰略︰探尋中國經濟崛起之路
定價:192
NT $ 167
  • 作者:李稻葵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114648
  • ISBN13:9787301114643
  • 裝訂:平裝 / 233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經過四分之一世紀的高速增長,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但是,中國經濟還遠未完成大國崛起的道路。作為受過系統現代經濟學訓練又長期以中國經濟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家,作者反復論證,中國經濟的崛起必須探討一個大國發展的戰略,必須以大國的姿態從經濟改革、經濟發展戰略、國際化等各個角度進行各種戰略選擇。本書對于想了解未來中國經濟發展趨勢的政府人士、企業管理者、社會科學研究者以及青年學生具有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李稻葵,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佛利曼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CCWE)主任、金融系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

1985年畢業于清華大學,1992年獲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先後于美國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以及香港科技大學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曾兼任世界銀行研究項目顧問,國際《比較經濟學雜志》編委,中國留美經濟學會(CES)會長,國際比較經濟學研究會(ACES)執行理事。

長期關注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致力于從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中提煉相關的現代經濟學理論。目前的研究興趣集中于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經濟發展模式及制度變遷的跨國比較以及大國發展戰略。
 

目錄

第一部分 大國發展戰略
中國的發展需要大國戰略
大國發展戰略的六個基本要素
崛起的中國需要佔領國際輿論的制高點
放棄地區均衡發展:中國經濟發展的下一個突破口
未來大國格局中的中國智慧——暢想中美年
科學發展重化工業 支撐大國發展戰略
中國創造的不僅僅是財富
國際關系:中國應該打環境牌
未雨綢繆:世界經濟放緩,我們該怎麼辦?
第二部分 發展呼喚改革的推進
回歸改革共識,在發展中改革
國企改革須建立約束機制
制度創新應對老齡化
礦產資源管理亟須新思維
改革戶籍制度規避“日本病”
和諧之道:政府職能求變
積極鼓勵創造財富,回饋社會
打開產權之結靠智慧和勇氣
地產調控:稅收政策最為合理
公共政策討論中媒體應承擔社會責任
穩定和諧發展的中國經濟需要什麼樣的個稅改革?
第三部分 大國開放的新思維
別了,大衛‧李嘉圖
中國應否允許國際資本自由流動?
犧牲短期經濟增長以支持金融改革值得
金融改革應堅守基本原則 最優選擇是封閉資本流動
發行海外人民幣債券: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步驟
中國可用外匯儲備建原材料穩定基金
穩定供給,上調價格,技術突破——中國能源發展必須依靠政府投入與支持
是否歡迎外商投資?取決于它是創造財富還是瓜分財富
中國企業如何走出去?
如何應對資本運作時代的外商投資?
戰略性管理使用外匯儲備,避免“藏匯于民”之陷阱
世界經濟失衡=中國打破世界經濟格局的最好機遇!
三步走實現中國經濟的外部平衡
第四部分 他山之石
中國崛起的荷蘭經驗
從俄羅斯的和平衰落中探尋中國和平崛起的力量
印度啟示錄
後記
膚淺的經濟學無法解決復雜的現實問題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之一,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中國不能稱為世界經濟強國,也就是說中國經濟未富先大,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作為中國這樣的大國,如何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富國、經濟強國,這是國人面臨的嚴峻挑戰。作為大國,它在經濟發展方面面臨著比小國更為嚴峻的形勢。其中不僅包括妥善處理國內經濟體制的矛盾,也包括合理處理國際經濟關系、保障原材料供給,以及技術創新和引進等各方面的難題。任何一個環節處理不善,中國這個經濟大國都不可能進入經濟強國之列,都可能淪為平庸的經濟大國,而非富國。一旦踏入這樣的發展軌跡,則很難走出來。

縱觀近代世界史,任何大國的經濟崛起都不是偶然的和自發的,相反,任何大國的崛起,從英國到日本,再到後來的美國,都是其最高決策者以及政治、經濟、商業精英深思熟慮、精心策劃並竭力執行一套行之有效的發展戰略的結果。可以毫不夸張地講,經濟學這門學科的興起正是和這種大國經濟的崛起息息相關的。在經濟學的“聖經”《國富論》中,亞當‧斯密在討論了勞動分工、自由經濟體系的優越性之後,用大量的篇幅深入討論了英國應該如何為其經濟崛起,為了與西班牙、荷蘭、法國抗衡而制定特別的外貿、關稅、造船、航運等方面的策略。

中國經濟的崛起有其明顯的特殊性。作為一個人人口如此眾多,而平均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落後于發達國家,同時自然資源如此匱乏的經濟體,如何走向富強、如何成為世界一流的市場經濟體,需要進行長期系統的經濟學研究。而這種經濟學的研究與思考,肯定不能簡單地照搬現代經濟學的一些研究結論,也不能延續現代經濟學的一些研究課題。其原因是現代經濟學的許多研究課題和結論,是當前發達國家,尤其是活躍在英國和美國這些經濟重鎮的經濟學界的學者們提出來的。他們所關心的問題,往往是英國和美國以及其他體制成型的發達國家的熱門話題。這些話題一般不討論這些體制是如何設計、建立和演變的。比如說,現代經濟學里,關于外匯儲備的討論是相當少的,其原因是美國這個經濟重鎮不需要外匯儲備,而英國在其強盛時期也不需要外匯儲備,即使在當代英國,由于金融體系發達、浮動匯率體制健全,外匯儲備的問題也隨之弱化了。再比如說,現代經濟學里,對于不可再生資源的研究也是相對不足的,雖然有漂亮的理論模型,但經驗研究明顯不夠,因為已經工業化的發達國家在資源問題上的考慮遠遠不如今天的中國體會深。

因此,筆者長期堅信,中國經濟的崛起需要認真地、深入地針對自身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重大戰略問題進行思考。在這種思考中,可以歸納提煉出對現代經濟學最富有創意的貢獻。這就是中國研究經濟學最令人神往之處。

然而,時不我待,飛速發展的中國經濟每時每刻都在提出亟待解決的問題,呼喚著務實的答案,等不及理論家們精雕細琢的研究和完美的答案。但這並不意味著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不可能產生有分量的學術研究。這只是表明,在這樣的氛圍里,需要研究的層次性,需要一部分時事性的經濟學分析和應時的政策研究,這樣的工作是嚴肅學術工作的感性基礎,是逐步提煉、升華我們這個時代的學術成果的鋪路石。本書期望可以成為這樣的鋪路石。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