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和全球史

全球化和全球史
定價:330
NT $ 143 ~ 287
  • 作者:於沛/主/編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2305497
  • ISBN13:9787802305496
  • 裝訂:467頁 / 24 x 16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了近年我國學術界在「全球化與全球史.研究方面的多篇論文,其主要內容包括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全球化歷史進程和現時代狀況 全球化和「全球史觀」等。這些文章努力從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上,從諸多視角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使學術研究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精神。本書中的一些論文,是對國際史壇全球史研究中的重大理論問題的回應,表明我國學者的歷史認識和歷史價值判斷以唯物史觀為理論指導。堅實地建立在對當代中國與世界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這對中國歷史科學的建設。特別是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的建設,將做出有益的貢獻。

於沛,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歷史系主任、教授。首都師大、復旦大學、上海師大等校兼職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學術委員會委員,《史學理論研究》、《世界歷史》雜志主編。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主要從事外國史學理論研究工作。近年在外國史學思想史和文化史等方面,有多種成果問世。
 

目錄

代序 全球史觀和中國史學斷想 
一 
 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理論探析 
 論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歷史整體觀 
 關於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發展的歷史和邏輯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全球化視野中的世界歷史理論 
 馬克思恩格斯關於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機制的理論及方法論啟示 
 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 
 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系統分析 
 「世界歷史」與資本主義——《資本論》語境中的「世界歷史」思想 
 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與全球化歷史進程的實際 
二 
 真實與虛幻:全球視野中的近代早期世界經濟圖景——對貢德·弗蘭克《白銀資本》的幾點反思 
 全球化進程中的民族主義 
 全球化的歷史回顧 
 全球化、民族主義與現代拉美文化的獨特性 
 現代化視野中的全球化 
 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城市理論 
 淺論西方學術界關於全球化問題的爭論 
 反「文化全球化」——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對文化多樣性的思考 
 全球化:歧義紛沓的解說與真實的歷史進程 
 全球化與新的思維向度和觀察角度 
 全球化:已知的與未知的 
 全球化視野下的亞洲現代化 
 跨文化研究中的「文化雜交」現象及概念 
 德里克全球化理論述評 
 混雜性與全球化時代的文化 

 全球化和「全球歷史觀」 
 略論「全球歷史觀」 
 「全球歷史觀」的困境與機遇 
 全球化與全球史觀 
 從全球史觀及其影響所想到的 
 全球視野下的世界文化史編纂 
 歷史中心與歷史聯系——對全球史觀的冷思考 
 全球化、全球史與中國史學 
 我們真的需要「全球史觀」嗎? 
 全球化時代世界歷史的重構 
 「全球史觀」和世界史學的重建 
 20世紀以來世界歷史體系的多樣性與編纂實踐 
 全球史觀與近代早期世界史編纂 
 巴勒克拉夫對歐洲歷史的解讀 
 從懷特透視全球史 
 近年「全球化和全球史」論文要目索引 
后記
 

20世紀50年代全球歷史觀在英國萌生以來,得到較迅速的發展,在近20年尤其如此。2000年8月,在挪威奧斯陸舉行第19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時,「全球史的前景:概念和方法論」被列為會議的三大主題之一。來自70多個國家的1800余名史學家,對這個問題給予了充分的關注,即說明了這一點。在中國,全球史觀同樣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而且這種關注又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和當代中國歷史科學的建設密切聯系在一起,因此格外引人注目。大約四年前,筆者曾撰文討論這個問題。在此之后,無論是包括「經濟全球化」在內的世界歷史進程,還是中國社會的發展以及中國有中國歷史科學的發展,在不長的時間內都發展了深刻的變化。這樣,在新的形勢下,促使人們不能不對「全球史觀和中國歷史科學」所面臨的新問題,進行新的思考。本文即是思考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全球史觀的基本理論特征之一,是對「歐洲中心論」的批判。英國史學家G.巴勒克拉夫在其論文集《處於變動世界中的史學》(1995)中,最先明確提出這個問題,以后又在《當代史導論》等著述中對其作了進一步闡釋。他關於全球史觀的闡釋並不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層面上,同時也在西方歷史學家的多種歷史著作中鮮明地體現出來。不難看出,他的觀點在西方史學界有較為廣泛的影響。G.巴勒克拉夫清楚地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人類社會歷史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變化,主要是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殖民體系的瓦解;同時還看到這種深刻變化不可避免地在歷史學上的折射,所以他明確地提出,「今天歷史學著作的本質特征就在於它的全球性」,世界史研究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建立全球的歷史觀——即超越民族和地區的界限,理解整個世界的歷史觀。」只有這樣,才能拋棄西歐中心論的偏見,「公正地評價各個時代和世界各地區一切民族的建樹」。 G.巴勒克拉夫強調的歷史研究的這種「全球性」,平心而論,只不過是恢復了社會歷史進程的本來面目,以及在此基礎上強調歷史研究從事實出發應有的研究思路和價值取向。然而,在「歐洲中心論」占絕對統治地位的歐美史學界,「歐美中心」的影響根深蒂固,說它已經滲透到西方資產階級史學的每一個細胞也不過分。G.巴勒克拉夫不僅在理論上提出與「歐洲中心」相悖的「全球性」,而且還將這一理論具體體現在研究實踐中。在「全球史觀」的影響和推動下,多部體現這一史學思想的著作相繼問世,一些學者在自己的研究實踐中,不斷豐富、完善「全球史」的思想。這一切成為20世紀60年代以后,西方史學發展中的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但是,能夠真正在西方的歷史研究中肅清「歐洲中心」的影響,還有漫長的路要走,遠不是提出「全球史觀」就能解決的。

不僅在西方,即使是在中國真正做到肅清「歐洲中心」的影響也是不容易的。在中國史壇,真正做到肅清根深蒂固的「歐洲中心論」的影響,還有許多事情要做。這個問題不解決,所謂理解或認識「全球史觀」的積極內容,只能是一句空話。在中國,不僅舊有的「歐洲中心論」——主要表現在歷史進程中的「歐洲中心論」——影響沒有肅清,而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歐洲中心論」的另一種影響——主要表現在歷史學自向發展中的「歐洲中心」——卻在開始顯現。它主要表現為不加分析地、盲目地照抄照般西方的史學理論,輕率地否認唯物史觀的理論指導,主張指導思想多元化,放棄自己的話語權。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當代中國史學發展中,確實存在着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種意義的「歐洲中心論」,不去認真地認識、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是不可能站在「中國化」唯物史觀的立場上去理解「全球史觀」的現實意義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3
    $143
  2. 新書
    87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