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藝術:環境美學的多維視角

環境與藝術:環境美學的多維視角
定價:201
NT $ 175
 

內容簡介

環境美學的興起,是21世紀美學發展的一條新路,盡管在20世紀後半葉歐美學者已經對此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環境美學的興起也同樣引發了國際上對「非西方美學」智慧的普遍關注。或者,借環境美學與自然美學的「橋梁」,我們可以溝通東方與西方,共建一種具有「全球意蘊」的新的美學形態。

本書主編和重要作者阿諾德·伯林特(Arnold Berleant)系美國長島大學哲學教授、國際美學協會前主席兼秘書長。主要著作有《審美場域——審閏經驗的現象學》、《藝術與介入》、《環境美學》、《住居在景觀中——走向環境美學》等。
 

目錄

《走向生態文明》叢書總序
譯者前言環境美學的興起與大地藝術難題 劉悅笛
一、關於本書的主編
二、作為「日常生活美學」的環境美學
三、「天地有大美」:大地藝術與「道家美學」的會通
四、「原天地之美」:重思「人與天地參」的新型關系
五、「道法於自然」:由「自然審美」的三種范式觀之
六、大地藝術之後的「自然環境美學」
七、關於本書的翻譯
第一章 導論:藝術、環境與經驗的形成 阿諾德·伯林特
一、藝術與環境
二、環境美學
三、變化的藝術與轉變的美學
四、被拓展的環境感
五、經驗著的環境
六、鑒賞環境
七、關於自然的美學
八、當前的一些問題
九、更廣闊的景色
第二章 美學的論據和理論:基於哲學的理解和誤 羅納德·赫伯恩
一、作為藝術哲學的美學
二、一些基本的審美價值
三、美學原理的基礎
四、美學和自然欣賞
五、理解在多大程度上是科學的?
六、自然擁有審美品質嗎?
第三章 兩種審美文化:藝術與環境的驚人相似 於爾約·塞潘麥
一、結構的一致性
二、領域與亞領域
三、獨立的公共藝術生活與環境
四、烏托邦
五、結論
第四章 藝術與自然:藝術作品與自然現象的相互影響 阿托·漢佩拉
一、藝術再現自然或是反之亦然?
二、虛構與實在
三、虛構的實在
四、作為文化單位的生活世界
五、生活世界與自然
第五章 自然欣賞和審美相關性問題 艾倫·卡爾松
一、山岳憂愁、山岳壯麗與審美相關性
二、一種後現代的自然欣賞觀
三、形式與內容
四、科學與自然欣賞
五、歷史的和當代的環境應用
六、神話、符號和藝術
七、「親密接觸現象」和多元論
八、結論
第六章 顯現的隱喻 卡婭·萊哈里
一、隱喻與環境
二、隱喻的場所
三、隱喻的路徑
四、行為和制造的隱喻特征
五、結論
第七章 城市的繁榮與建築藝術 波林·馮·邦斯多爾夫
一、建築的內涵
二、城市多樣性和多樣化的進程
三、棲居美學
四、平衡的藝術及其展望
第八章 前院 凱文·梅爾基奧內
一、追根溯源
二、實踐
三、結語
第九章 美學、倫理學和自然環境 埃姆雷·布雷德
一、沖突
二、中庸的道德主義
三、中庸的自律主義
四、和諧
五、美學與尊重自然
第十章 從美到責任:自然美學和環境倫理學 霍爾姆斯·羅爾斯頓Ⅲ
一、這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起點?
二、尊重那(尚)未存在的
三、審美能力和審美特性
四、美與動物
五、美學隨野生自然而改變
六、介入性的美學
七、從美到責任
第十一章 身體化的音樂 阿諾德·伯林特
一、對「身體」一詞的批評
二、傳統的身體概念的一些哲學外延
三、身體和環境
四、身體化的音樂
第十二章 .com和.edu:日木的技術和環境美學 芭芭拉·桑德里瑟
一、隧道的非美學
二、技術誤入歧途
三、橋梁成為公共藝術
四、科技與美學相伴
五、低科技化和本地化的美學
六、美秀博物館
第十三章 美學和藝術的環境方向齋滕百合子
一、向以純藝術為中心的美學挑戰的環境美學
二、環境的無框架特征
三、環境的時間特征
四、環境的實用性方面
五、我們需要環境美學嗎?
索引
 

20世紀後半葉以來,一個幽靈在地球上四處漫游。這個幽靈就是生態危機。

20世紀後期,特別是90年代以來,人類在全球范圍采取了大規模保護環境的措施,試圖趕走這個幽靈。但是,幾十年過去了,這個幽靈不僅沒有被趕走,反而像一個吃飽喝足了的吸血鬼,變得越來越龐大,越來越難以對付。

打開電視或收音機,翻閱手邊的報紙或雜志,我們每天都會看到、聽到或讀到關於這種或那種全球環境問題的報道,例如:溫室效應,物種滅絕,森林銳減,能源短缺,大氣、土壤和水污染,有毒化學品污染,等等。

困擾全球的這些環境問題,也同樣困擾著我國。事實上,由於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過去20多年經濟又持續高位增長,因此,我國的環境所承載的壓力比絕大多數國家都要大得多,我們所面對的環境問題也比大多數國家嚴峻。長期的污染和破壞已使我國的生態系統變得非常脆弱。20世紀60年代以來,我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青海湖水位下降了3.7米,面積縮小了312平方公里,面臨著變成死湖或沙湖的危險。舉世聞名的甘肅敦煌月牙泉在20世紀70年代占地22畝,水最深處達9米,但目前水域僅有8畝,水深不足3米,如不采取措施進行搶救,30年後月牙泉將不復存在。長江目前也正在變成第二條黃河。這些都是我國生態系統陷入危機的重要信號。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的經濟指標和其他許多社會指標年年都能超額完成任務,但是,環境指標卻年年欠賬。「局部改善,總體惡化”成了我國年度環境報告的慣用語。全球范圍的環境狀況也是如此。20世紀90年代以來,盡管各國政府(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都加大了環境保護的力度,但全球范圍的環境狀況卻每況愈下。「局部改善,總體惡化」也成了全球環境狀況的真實寫照。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環境問題的症結究竟在哪里?

如果說過去50年多年環境保護的歷史和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的現實給人類提供了什麽教訓的話,這就是:環境危機是工業文明的結構性特征。工業文明的基本結構和運行機制決定了,生態危機是工業文明的必然產物。在工業文明的基本框架內,環境危機不可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工業文明的主流經濟學認為,導致環境危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產權不清和企業成本的外部性。因此,在主流經濟學看來,解決環境問題的措施不外乎兩條:自然資源私有化;企業的外部成本內部化。但是,生態系統是一個整體,我們根本不可能把有機的生態系統分割成不同的部分,然後分給每一個人;環境要素的邊界與產權的邊界也不可能正好重疊,使外部成本內部化的努力也會遇到許多難以克服的障礙。環境污染具有滯後性,政府和企業很難在企業開始營業前就准確地計算出清理該種污染所需的費用。不同企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污染合在一起,會產生累積和擴大效應;這種效應導致的環境後果很難評估。對自然物品的定價涉及代際偏好的比較問題。當代人給自然物品的定價難以反映後代人的意願,這對後代人來說是不公平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