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社會通論

儒學社會通論
定價:192
NT $ 167
  • 作者:陳勁松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0080383
  • ISBN13:9787300080383
  • 裝訂:586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將思想史、社會史結合起來研究的學術著作。作者提出了一個分析傳統中國社會的核心概念即「儒學社會」的概念,並將中國傳統社會的歷史進程划分為前儒學社會、儒學社會以及後儒學社會三個階段。在作者的引領下,我們「上」覽前儒學社會之遺跡、「中」觀儒學社會之繁盛、「下」圖後儒學社會之來勢。作者的分析對我們進一步認識中國傳統社會的特征及未來中國社會的建構等問題有所裨益。

陳勁松,社會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出版著作有《傳統中國社會思想研究:儒化中國的維度》,先後在國內外學術核心期刊發表重要論文30余篇。
 

目錄

序一 一種飽含學術勇氣的探索精神
序二 儒學社會,其無「后」乎?
導言 儒學社會的概念及其意義
 一、封建社會的概念及其意義
 二、傳統社會的概念及其意義
 三、儒學社會的概念的提出
 四、儒學社會的概念的意義
上編 前儒學社會——智力進步及其創造性破壞
 第一章 前儒學社會的智力進步
  一、前儒學社會的發展階段
  二、遠古時代的「巫文化」
  三、決疑用卜的「占卜文化」
  四、倫理理性與德性觀念的覺醒
 第二章 前儒學社會的創造性破壞
  一、前儒學社會的特征:弱倫理控制
  二、弱倫理控制社會的失范性破壞
  三、弱倫理控制社會的創造性破壞
 第三章 前儒學社會中興起的社會重建的智力反思
  一、儒學文明的軸心時代的到來
  二、孔子對社會重建的智力反思
  三、孟子對社會重建的智力反思
  四、其他各家有關社會重建的智力反思
下編 儒學社會——秩序、精神及其限制
 第四章 儒學社會的興起
  一、天下一統意識與儒學社會的興起
  二、皇帝郡縣制度與儒學社會的興起
  三、獨尊儒術政策與儒學社會的興起
  四、兩漢社會時期儒學社會的初步建構
 第五章 儒學社會的主導精神
  一、儒學社會的主導精神
  二、儒學精神的三個社會學式命題
  三、儒學精神的內在規定性
  四、儒學精神的經典化及其意義
  五、儒學精神的合理化及其路徑
 第六章 儒學社會的秩序構成
  一、儒學社會的理想秩序
  二、儒學社會的現實秩序(社會分層)
  三、儒學社會的社會關聯
  四、儒學社會的其他特征
 第七章 儒學社會中社會行動的倫理控制
  一、倫理控制與儒學社會中社會行動者類型
  二、君主的社會行動類型及其倫理控制
  三、臣僚士大夫的社會行動類型及其倫理控制
  四、倫理關系中的其他行動者及其倫理控制
 第八章 儒學社會中宏觀秩序的倫理控制
  一、儒學社會中家族宗法的倫理控制
  二、儒學社會中社會分層的倫理控制
  三、儒學社會中社會變遷的倫理控制
  四、儒學社會中世界秩序的倫理控制
 第九章 儒學社會的運行狀態
  一、儒學社會中的王朝及其角色
  二、儒學社會中王朝存續的合法性
  三、儒學社會中王朝的運行狀態及其危機
  四、儒學社會的運行狀態及其危機
 第十章 儒學社會的終結
  一、倫理秩序的政治權威(天地君)的傾覆
  二、倫理秩序的社會權威(親)的瓦解
  三、倫理秩序的道統權威(師)的解構
  四、倫理秩序的法(儒家法)的消解
  五、儒學社會的終結:適應性危機與內在性革命
 第十一章 儒學社會的限度
  一、儒學社會的合理性及其兩個限度
  二、儒學社會中倫理關聯(倫理控制)的限度
  三、儒學社會中倫理理性(儒學精神)的限度
  四、儒學社會中倫理關聯及倫理理性的功能
結束語:后儒學社會——全球社會中的儒學文明
 一、后儒學社會的來臨
 二、全球社會的來臨
 三、儒學文明存續的可能
 四、儒學精神的「自我」及其轉換的可能
后記
 

現在,文庫不少,社會學文庫也有幾個。在這樣的情況下,接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委托,主持一套社會學文庫,就不得不追問自己:這套文庫只是單純在數量上增加一個文庫而已,還是應該在質量上力求有自己的某些特點?這就是本套文庫不可避免要面對的定位問題。經過考慮,本套文庫的定位至少涉及如下四個方面:

第一,它是一套研究性的文庫。就是說進入本套文庫的著作,必須是研究性、探索性的。研究性、探索性的必備要素是與某種新的東西聯系在一起的,即有某種創新性,因此,它們不同於一般資料性的、介紹性的、編譯性的作品。這並不是說後者不重要,而是說,因為類別不同,後者應該有自己的出版渠道。

社會學研究無疑涉及諸多方面,有理論研究和經驗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對現實社會現象的研究,又有對社會學本身的研究;等等。本文庫歡迎一切真正有研究的著作;同時,根據社會學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的要求,根據本國的國情,把重點放在如下幾個方面:

——對轉型中的中國社會的認識有所深化的研究著作。

——對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學理論有所貢獻的研究著作。——對世界社會學的新發展和走向有所把握的研究著作。

第二,它是一套精品性的文庫。就是說,在研究性的著作中,我們更看重精品之作。所謂精品,在內容上至少要符合下述幾條中的一條或同時具有:一是能夠從社會學的視角對人們普遍關心的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作出有說服力的分析,公認有真知灼見,經得起時間和歷史的考驗。二是能夠對實現「增促社會進步,減縮社會代價」的社會學深層理念有所貢獻。三是對社會學的學科建設和理論創新有所推動。四是對中國社會學的國際化和本土化有所促進。而在形式上,要有與內容相匹配的敘述形式,要有較好的可讀性,力求深入淺出,盡可能雅俗共賞,為大家所喜聞樂見。

第三,它是一套使社會學界新生力量脫穎而出的文庫。就是說,通過研究性的精品之作,使那些在社會學界沒有什麽知名度,或知名度不高的「無名小卒」、新生力量、後起之秀程度不同地提高知名度,把他們實實在在地介紹給學界和社會,使他們盡快成為學界名人,在這個意義上,本文庫也許能夠成為培養社會學人才的有效渠道之一。眾所周知,沒有或缺少新生力量的學科和學界,是沒有什麽希望的。這當然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說可以忽視現在的學界名人,他們是我們最重要的依靠力量,他們負有提攜後進的重任。我們真誠希望現有的學界名人和即將脫穎而出的學界名人,共同使本文庫成為名副其實的名人文庫,在學界和社會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四,它是一套供不同學派觀點爭鳴的文庫。一個沒有不同學派爭鳴的學界,不能說是成熟的。我在社會學界多次強調「要多一點學派,少一點宗派」。因為學派之爭是學術問題、學術觀點的爭論,用的是學術標准,可以爭得面紅耳赤,但過後仍然是朋友;宗派之爭則用非學術標准,黨同伐異,大有「誰不和我們歌唱,誰就是我們的敵人」的「氣概」。因此,學派之爭,與人為善,相互切磋,推進學術;宗派之爭,與人為惡,相互攻擊,阻礙學術。如果本文庫在促成不同觀點的社會學學派形成方面、在促成不同學派展開富有成果的爭鳴方面,起到了應有的積極作用,我們將會感到非常高興和欣慰。本文庫將對各種不同觀點的學派一視同仁。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