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舞蹈意象概論

中國舞蹈意象概論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袁禾/著
  •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3912928
  • ISBN13:9787503912924
  • 裝訂:271頁 / 23 x 17 cm / 普通級 / 次版
 

內容簡介

本書緊緊抓住意與象之間的辯證關系,力求較深入地發掘那影響情感品質、決定「意」之內蘊而深埋在中國文化土壤中的民族藝術傳統的原始基因,並將其放在與傳統舞蹈構成的諸般因素的制約或相互作用中展開論述。筆者認為,作為遠古朴素的思維方式之總結形態的《周易》及其與之相關的太極、陰陽、道、氣等觀念不僅影響着幾乎整個古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直接制約着中國人的思想情感和審美態度、審美標准,決定性地影響着舞蹈意象的生成及其他多種因素。由此出發,本書從舞蹈意象的物質載體——人體動態入手,分九章對有關問題進行了逐一論述。

本書努力采取高屋建瓴、宏觀俯瞰的方式去觀照整個中國舞蹈藝術。因此,作哲學及大文化背景的闡述就是十分必要的。這種論證方式,很容易因哲理玄學那本身高度的抽象『生而使行文艱澀玄深。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本書十分注意把可意會而難言傳之哲理意蘊與的確受之制約的舞蹈形象作具體入微的分析,大至斷代研究,小至一招一式,甚至道具、服飾,統統置於意與象的辯證關系中論述,有時還附以插圖,力求盡廣大而致精微,避免浮華文風,以求學術研究之准確與嚴謹。
 

舞蹈作為所有藝術門類中最古老的藝術,本身就包孕着最久遠、最神秘的內在意蘊,那直接由人體的伸縮、旋動、扭擰、騰躍所造成的情感表現的直截了當和強烈沖擊力,達到他種藝術難望其項背的程度。中國美學大師宗白華先生說:「『舞』是中國一切藝術境界的典型」、「是宇宙創化過程的象征」。因此,對中國舞蹈藝術的研究,其意義就絕非舞蹈本身,它涉及文藝學、美學、藝術史等廣泛的領域,對其他藝術門類之史、論研究也有直接的啟示作用。但不無遺憾的是,就舞蹈史論研究而言,這一極端重要的領域偏偏是最為薄弱的,不僅研究人員相對較少,就研究的深度與廣度論之,在幾乎所有姊妹藝術中也算基礎較差的。尤其是舞蹈史研究的傳統方法,往往是偏重對史料自身的收集與羅列,而對史料的思辨式的邏輯分析和立足歷史高度作哲理規律的把握則十分不夠。近年來,隨着改革開放和思想的活躍,試圖重新認識舞蹈的歷史,建構新的舞蹈史論框架者亦有之,但由於或者對藝術傳統之總體系缺乏了解,或者對那無所不在、極具深刻影響力的傳統哲學未入其津,或者對傳統藝術精神之精髓未能把握,或者僅僅執著於舞蹈本身,故這種努力至今收效甚微。

本書則力求從傳統文化之深層機制入手,找到中國舞蹈賴以立足的堅實基礎和那條能貫穿始終的傳統藝術精神之主線。而中國傳統藝術精神的內涵是什麼呢?它似乎是包羅萬象的:儒學之庄重,老庄之超脫,禪佛之空靈,民間之詼諧,文士之儒雅,太極、陰陽之神秘,……但諸種不無深刻地影響着中國各門類藝術的重要因素都不是其精神的核心,中國傳統藝術精神的核心應該是:在中國文化的本根(從原始采集到農耕勞作)上滋生出的帶着強烈的儒道(漢以后又融進了釋)哲理意味的情感意識——這當然亦是中國藝術之本質。

早在近三千年前,「詩言志」的命題就在中國最早的典籍《尚書》中被記載。這個被朱自清稱為中國詩論的「開山綱領」(《詩言志辨》)的重要命題,從一開始就規定出中國藝術的內在本質——「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毛詩序》)。由於中國藝術情感表現的內涵無時無刻不受着儒道釋三家各有偏重的影響,故而又規定出中國藝術情感特定的「情感品質」。正是這種哲理性情感的制約,使中國藝術以創造具有深刻內蘊的、融合主客觀、融合情意形的「意象」為其最大特征。亦如葉朗先生所說:「在中國古典美學看來,詩歌的本體是審美意象。」其實,不僅是詩,就整個中國藝術而言,「意象」皆為其本體。宗白華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因心造境」、「虛而為實」、「蹈虛揖影」就包容着「中國繪畫的整個精粹」,即此之謂。

中國舞蹈的一切因素,無論是一招一式,還是動律、結構,莫不受到中國藝術之本質與本體的制約。筆者在1986年紀念明代朱載堉誕辰450周年的全國學術會議上就提供共過關於朱載士育的擬古《六代小舞譜》與傳統哲學關系的文章。后從1987年起發表的一些文章中,亦進一步論述過中國舞蹈動律形態與中國哲學觀、美學觀、宇宙觀的內在聯系以及舞蹈之「氣韻」、「氣象」等問題。對此,「中華人體文化研究」泰斗、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員劉峻驤先生早有注意,他曾指出這種「從哲學發生機制探討中國傳統舞蹈的韻律始源」,使「青年學者袁禾在探索中國戲曲舞蹈Cx3形動律的美學淵源時,……得到了如此可貴的收獲」,並預言,「如果能從東方人體文化總體上把握,……那麼她的研究就會有更大的突破」。而本書,正是試圖立足於中國藝術之本質,從意象論角度,對中國舞蹈文化體系作一總體的把握。

本書緊緊抓住意與象之間的辯證關系,力求較深入地發掘那影響情感品質、決定「意」之內蘊而深埋在中國文化土壤中的民族藝術傳統的原始基因,並將其放在與傳統舞蹈構成的諸般因素的制約或相互作用中展開論述。筆者認為,作為遠古朴素的思維方式之總結形態的《周易》及其與之相關的太極、陰陽、道、氣等觀念不僅影響着幾乎整個古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直接制約着中國人的思想情感和審美態度、審美標准,決定性地影響着舞蹈意象的生成及其他多種因素。由此出發,本書從舞蹈意象的物質載體——人體動態入手,分九章對有關問題進行了逐一論述。

本書努力采取高屋建瓴、宏觀俯瞰的方式去觀照整個中國舞蹈藝術。因此,作哲學及大文化背景的闡述就是十分必要的。這種論證方式,很容易因哲理玄學那本身高度的抽象『生而使行文艱澀玄深。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本書十分注意把可意會而難言傳之哲理意蘊與的確受之制約的舞蹈形象作具體入微的分析,大至斷代研究,小至一招一式,甚至道具、服飾,統統置於意與象的辯證關系中論述,有時還附以插圖,力求盡廣大而致精微,避免浮華文風,以求學術研究之准確與嚴謹。

總而論之,比較目前國內舞蹈理論及史學研究,本書有下列突破:

一、率先從深度與廣度上系統、全面地探求中國舞蹈的意象機制,構建中國舞蹈意象理論的系統框架。

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中國舞蹈運動形態本象」的命題,闡發了以《周易》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意識對中國舞蹈的深刻影響以及舞蹈動律與太極意象的關系。論述了中國舞蹈「划圓」動律的實質歸根結蒂是一種「氣象」——氣之循環往復、無始無終的運動意象以及舞蹈者「心氣」的精神意象。指出中國舞蹈的「圓」——「轉」是在傳統哲理影響下中國舞蹈的一種最基礎也是最本質的運動規律,是對宇宙本體和舞蹈之「道」的妙悟。它既顯示了中國舞蹈之特性所在,又暗含着人體生命運動之奧秘,同時還是民族文化心理積淀派生出的審美理想之標志。

三、在論證中國舞蹈情感表現的本質性特征的基礎上,從情感與形式的矛盾運動角度,分析了中國舞蹈意象的歷史性演進,明確指出:一部中國舞蹈史就是情感與形式矛盾運動的歷史。並且,不僅具體分析了情感品質從遠古圖騰、先秦理性、魏晉玄學等思想意識影響下,情感品質的具體演變,同時還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見解,如:中國古代舞蹈的功能指向和「達歡」、「載道」、「象和」三種境界;肯定了長期以來不被舞蹈史學界所重視的魏晉南北朝舞蹈和宋代「隊舞」在中國舞蹈史上的重要價值;指出從意象美學角度看,明清戲曲舞蹈之集大成及其特殊的意義。

四、將中國舞蹈的美學特征總結為「回」的形態,「流」的過程,「韻」的內核。並對中國舞蹈的意象境界及其審美風范形成的根源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剖析。

五、論述了中國舞蹈的運動形態、中國藝術「線的藝術」性質、中國的龍崇拜意識、太極圖等精神現象與中國文化之根——原始生活中產生的原始思維、原始宗教以及農耕文化的內在聯系。

六、對中國舞蹈進行了古今中外以及藝術門類之間的比較研究。例如:在闡述中國舞蹈動律產生的文化背景的同時,針對與之具有徑庭之別的西方芭蕾,論證了其外開以及某些違背生理規律的動態特征如何形成於西方文化基礎。另外,文中之涉及到哲學、美學等內容,涉及到文學的詩文詞賦和繪畫、音樂、書法、武術、戲曲等領域,除了比較研究的需要外,還意在力圖打破就舞論舞的狹窄固有模式,創造一種縱橫捭闔、自由活潑的新鮮文風。

本書作為首次從中國古典美學及意象角度對中國舞蹈藝術作全新的系統探索之作,盡管自己不無求全之想和艱辛努力,然囿於學力與經驗,舛錯難免,誠懇期待方家提出寶貴意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