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

鄉土中國
定價:60
NT $ 52
  • 作者:費孝通/著
  •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9924608
  • ISBN13:9787539924601
  • 裝訂:104頁 /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費孝通(1910-2005) 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江蘇吳江人。4歲進入母親創辦的蒙養院,開始接受正規教育。1928年入東吳大學,讀完兩年醫預科,因受當時革命思想影響,決定不再學醫,而學社會科學。1930年到北平入燕京大學社會學系,1933年畢業后,考入清華大學社會學及人類學系當研究生,1935年通過畢業考試,並取得公費留學。在出國前,偕同新婚妻子前往廣西大瑤山進行調查,在調查時迷路,誤踏虎阱,腰腿受傷,妻子出外尋求支援,不幸溺水身亡。傷愈后,回家鄉農村休養時,進行了一次社會調查。1936年夏,費孝通去英國留學,1938年獲倫敦大學研究院哲學博士學位。這篇論文的中文名《江村經濟》,此書流傳頗廣,曾被國外許多大學的社會人類學系列為學生必讀參考書之一。1938年回國后費孝通繼續在內地農村開展社會調查、研究農村、工廠、少數民族地區的各種不同類型的社區。出版了調查報告《祿村農田》。1944年費孝通訪美歸來后不久參加中國民主同盟,投身愛國民主運動,曾任清華大學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鄉土中國》及譯文《文化論》、《人文類型》、《工業文明的社會問題》等。

1955年到貴州進行民族識別,參加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曾任國務院民族事物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學學會會長、中國民主同盟中央第六屆中央主席、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80年春費孝通獲國際應用人類學會馬林諾斯基名譽獎,1981年春獲英國皇家人類學會獎章,1982年被選為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榮譽院士,1988年費孝通當選為第七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同年費孝通獲《大英百科全書》獎。曾在加拿大作《中國的現代化和少數民族》演講。1992年費孝通發表《行行重行行——鄉鎮發展論述》,收入自己80年代以來考察沿海鄉鎮企業的主要研究報告,就我國鄉鎮企業的發展及其在改革和國民經濟中的位置提出了精辟的見解。
 

目錄

重刊序言
鄉土本色
文字下鄉
再論文字下鄉
差序格局
維系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別
禮治秩序
無訟
無為政治
長老統治
血緣和地緣
名實的分離
從欲望到需要

后記
 

這本小冊子的寫作經過,在《后記》里已交代清楚。這里收集的是我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據我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而寫成分期連載的十四篇文章。

我當時在大學里講課,不喜歡用現存的課本,而企圖利用和青年學生們的接觸機會,探索一些我自己覺得有意義的課題。那時年輕,有點初生之犢的闖勁,無所顧忌地想打開一些還沒有人闖過的知識領域。我借「鄉村社會學」這講台來追究中國鄉村社會的特點。我是一面探索一面講的,所講的觀點完全是討論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沒有經過琢磨,大膽朴素,因而離開所想反映的實際,常常不免有相當大的距離,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樣。我敢於在講台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盤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為我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教育方法。我並不認為教師的任務是在傳授已有的知識,這些學生們自己可以從書本上去學習,而主要是在引導學生敢於向未知的領域進軍。作為教師的人就得帶個頭。至於攻關的結果是否獲得了可靠的知識,那是另一個問題。實際上在新闖的領域中,這樣要求也是不切實際的。

在教室里講課和用文字傳達,公開向社會上發表,當然不能看作一回事。在教室里,教師是在帶領學生追求知識,把未知化為已知。在社會上發表一種見解,本身是一種社會行動,會引起廣泛的社會效果。對實際情況不正確的反映難免會引起不良的影響。我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在發表這些文章之前,猶豫過。所以該書初次出版時在《后記》中向讀者懇切說明:由於刊物的編者「限期限日的催稿,使我不能等很多概念成熟之后再發表」。「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嘗試什麼呢?嘗試回答我自己提出的「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

這書出版是在1947年,離今已有三十七年。三聯書店為什麼建議我把這本小冊子送給他們去重刊,我不知道。我同意他們的建議是因為我只把它看成是我一生經歷中留下的一個腳印,已經踏下的腳印是歷史的事實,誰也收不回去的。現在把它作為一件反映解放前夕一些年輕人在知識領域里猛闖猛攻的標本,拿出來再看看,倒另有一番新的意義。至於本書內容所提出的論點,以我現有的水平來說,還是認為值得有人深入研究的,而且未始沒有現實的意義。

這本小冊子和我所寫的《江村經濟》、《祿村農田》等調查報告性質不同。它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里提煉出的一些概念。這里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並不排斥其他體系同樣影響着中國的社會,那些影響同樣可以在中國的基層社會里發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謂鄉土社會這個概念,就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具體的中國社會。概念在這個意義上,是我們認識事物的工具。

我這種嘗試,在具體現象中提煉出認識現象的概念,在英文中可以用Ideal Type這個名詞來指稱。Ideal Type的適當翻譯可以說是觀念中的類型,屬於理性知識的范疇。它並不是虛構,也不是理想,而是存在於具體事物中的普遍性質,是通過人們的認識過程而形成的概念。這個概念的形成既然是從具體事物里提煉出來的,那就得不斷地在具體事物里去核實,逐步減少誤差。我稱這是一項探索,又一再說是初步的嘗試,得到的還是不成熟的觀點,那就是說如果承認這樣去做確可加深我們對中國社會的認識,那就還得深入下去,還需要花一番工夫。

這本書最初出版之后,一擱已有三十七年。在這一段時間里,由於客觀的條件,我沒有能在這方面繼續搞下去。當三聯書店提出想重刊此書時,我又從頭讀了一遍。我不能不為當時那股闖勁所觸動。而今老矣。回頭看,那一去不復返的年輕時代也越覺得可愛。我願意把這不成熟的果實奉獻給新的一代年輕人。這里所述的看法大可議論,但是這種一往無前的探索的勁道,看來還是值得觀摩的。讓我在這種心情里寄出這份校訂過的稿子給書店罷。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