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語言藝術

紅樓夢的語言藝術
定價:210
NT $ 183
  • 作者:周中明/著
  • 出版社:廣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19011571
  • ISBN13:9787219011577
  • 裝訂:435頁 /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紅樓夢》的語言藝術,對《金瓶梅》既有明顯的繼承,又有重大的發展和超越。《金瓶梅》中的嚴懲缺陷和許多敗筆,到了《紅樓夢》里都作了脫胎換骨的改造和點石成金的創新。其經驗教訓尤為可貴,非常值得我們研究吸取。至於《儒林外史》的語言藝術,它跟《金瓶梅》也有繼承的關系,閑齋老人的《儒林外史序》即指出,其「有《水滸》《金瓶梅》之筆之才」。它跟《紅樓夢》也有共同性,如易宗夔在《新世說》中所說:「乾隆時小說盛行,其言之雅馴者,言情之作則莫如曹雪芹之《紅樓夢》;譏世之書則莫如吳文木之《儒林外史》。」可見兩者雖有「言情」與「譏世」之別,但皆同出於「乾隆時」期,同屬以「言之雅馴者」而「盛行」於世。把《紅樓夢》的語言藝術與《金瓶梅》、《儒林外史》互相參照,不但使我們加深對《紅樓夢》語言藝術的認知和理解,而且有助於認清我國古代小說語言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和民族傳統、民族特色。
 

目錄

修訂版前言
台灣版序言
悲喜映照及其他
 ——談《紅樓夢》語言藝術的整體美
 一、悲喜映照,喜極悲絕
 二、動靜結合,雙璧生輝
 三、冷熱相生,魅力倍增
 四、藏露得體,各有妙用
 五、有疏有密,主次分明
 六、張弛相間,緊松適度
質朴自然
 ——談《紅樓夢》語言藝術的風格美
 一、在平凡的話語中,寓有雄偉神奇的思想
 二、在平淡的白描中,蘊藉嫵媚濃烈的感情
 三、以極精練的語言,創造極大的想象空間
 四、以極准確的字句,活現人物的神情心態
詩人、歷史家和哲學家的三位一體
 ——談《紅樓夢》語言藝術的哲理美
 一、「天下老鴰一般黑」
 二、「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三、「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
 四、「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藝術皇冠上的明珠
 ——談《紅樓夢》中對俗語的運用
文淺意深
 ——談《紅樓夢》語言藝術的寓意美
情趣盎然
 ——談《紅樓夢》語言藝術的生動性
怎樣才「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
 ——談《紅樓夢》人物語言的性格化
精當貼切,自然奇警
 ——談《紅樓夢》中對比喻的運用
「只有一個詞可以表現它」
 ——談《紅樓夢》語言的准確性
「念在嘴里的倒像有幾千斤重的一個橄欖」
 ——談《紅樓夢》語言藝術的含蓄有味
惜墨如金
 ——談《紅樓夢》語言藝術的簡潔美
行文似繪
 ——談《紅樓夢》語言藝術的繪畫美
詩情畫意
 ——談《紅樓夢》語言藝術的境界美
互有短長
 ——談《紅樓夢》程本與脂本的大體比較
青出於藍,蟬蛻於穢
 ——談《紅樓夢》的語言藝術對《金瓶梅》的繼承和發展
相關鏈接
《紅樓夢》何以「深得《金瓶》壺奧」
 ——《金瓶梅》對中國小說語言藝術的發展
傳情寫態,質朴無華
 ——論《金瓶梅》的白描藝術
歸真返璞,神酣意足
 ——論《金瓶梅》的人物對話藝術
精當貼切,垂手天成
 ——論《金瓶梅》中運用比喻的藝術
璀璨奪目,妙趣橫生
 ——論《金瓶梅》中運用俗語的藝術
博采口語,俗中見美
 ——論《金瓶梅》的語言藝術特色
《儒林外史》的語言藝術
后記
附錄 周中明主要著術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