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文化與音樂人生

音樂文化與音樂人生
定價:150
NT $ 131
 

內容簡介

音樂是精神領域的東西,音樂不能生產出物質,人是最有力的生產力,但人是由精神支配的。音樂可以影響人的精神,高雅音樂可以使人的精神高尚起來、和諧起來、美起來、聰明起來,從而人就會更有創造力。

《音樂文化與音樂人生》這本書就是把音樂與其他學科交叉結合起來思考問題,探討了音樂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和聯系,這種探討擴展和深化了對音樂的認識,也深化了對哲學、科學、社會、教育、文學等學科的認識,更啟迪了對人生的認識。音樂已經走出,傳統和習慣的認識王國,不再是一個一維的系統,而是一個多維的系統。這本書就是從多維的視角來看音樂,不僅只從美學角度看音樂,還要從科學角度和道德角度看音樂,這樣有助於培養和諧的人和構建和諧的社會。歷史上很多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政治家的人生經歷證明,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不僅要有科學技術知識,還應有文化藝術修養,二者結合才能培養出完整而和諧的人才,從而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目錄

上編 音樂文化
第一章 音樂與科學
第一節 音樂與數學——自古數律相伴生
第二節 音樂與物理——物體的振動和音樂聲學
第三節 音樂與思維科學——科學家需要想象和靈感
第四節 音樂美與科學美——科學求真也求美
第二章 音樂與哲學
第一節 音樂與哲學家的共性
第二節 音樂之美與哲學之美
第三節 交響樂中的存在主義哲學
第三章 音樂與教育
第一節 以美引善——音樂與德育
第二節 以美益智——音樂與智育
第三節 以美健體——音樂與體育
第四節 以美育人——音樂與美育
第四章 音樂與藝術
第一節 音樂與其他藝術形式的比較
第二節 音響和色彩交融互動——音樂與繪畫
第三節 節奏和表演相映生輝——音樂與舞蹈
第四節 音樂在電影和電視劇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章 音樂與建築
第一節 音樂之美與建築之美
第二節 音樂——流動的建築
第三節 建築——凝固的音樂
第六章 音樂與文學
第一節 音樂與文學的異同
第二節 音樂,活躍在文學中的要素
第三節 文學,活躍在音樂中的要素
第七章 音樂與社會
第一節 音樂與人類社會生活
第二節 音樂與社會思想觀念
第三節 音樂與社會歷史變革
第四節 音樂與社會文化交流
第五節 音樂與社會經濟科技發展
第六節 音樂的社會傳播
第七節 音樂與社會的發展進步
下編 音樂人生
第八章 科學家的音樂人生
第一節 與小提琴為伴的理論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第二節 音樂史上名垂千古的有機化學家鮑羅丁
第三節 為藝術謀求領地的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
第四節 與音樂結不解緣的「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
第九章 音樂家的小朽人生
第一節 空前絕后的音樂天才莫扎特
第二節 用痛苦鑄就歡樂的「樂聖」貝多芬
第三節 英年早逝的「歌曲之王」舒伯特
第四節 憂郁音樂也迷人的柴科夫斯基
第五節 偉大愛國者的典范鋼琴家肖邦
第六節 謳歌中華民族母親河的冼星海
第十章 藝術家的音樂人生
第一節 文藝復興的偉人達·芬奇與音樂
第二節 成功普及音樂教育的漫畫家豐子愷
第三節 音樂鑄就「現代舞之母」鄧肯的輝煌人生
第四節 「中國舞蹈之母」戴愛蓮的音樂修養
第五節 卓別林電影生涯才成就中的音樂要素
第六節 把自己的建築比作巴赫音樂的貝聿銘
第十一章 文學家的音樂人生
第一節 中國古代文學家生命中的音樂
第二節 中國近代文藝奇才李叔同的音樂課
第三節 作家文化部長王蒙小說中的音樂
第四節 彪炳印度音樂史冊的詩人泰戈爾
第五節 百科全書式的詩人歌德與歐洲古典歌劇
第六節 貝多芬在法國文壇的知音羅曼·羅蘭
第十二章 政治家的音樂人生
第一節 中外古代封建社會的帝王與音樂
第二節 西方近現代國家政治家與音樂
第三節 無產階級的導師恩格斯和列寧與音樂
第四節 中國人民的領袖毛澤東和周恩來與音樂
第五節 提倡和普及交響樂的副總理李嵐清
第十三章 當代大學生對音樂人生的感悟
第一節 在大連理工大學感受交響樂魅力
第二節 在北京輕工業學院開始音樂人生
第十四章 理工科大學教授的音樂人生
第一節 土木水利工程教授感人的音樂足跡
第二節 圖書館館長個人辦的音樂教育刊物
第三節 旅英旅美物理化學教授的音樂故事
編后記
 

《音樂文化與音樂人生》一書的主編沈致隆、齊東海教授和參與撰寫本書的大多數成員均非職業音樂家,而是從事化學、土木水利、建築、文學、哲學、教育等專業工作的學者。

北京工商大學物理化學教授沈致隆先生是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和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音樂)專家講學團的成員。1994年,沈教授在本校舉辦《交響樂欣賞》和《歐洲近代美術史》系列講座,開始了兼職從事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的工作。迄今為止,他已經在國內70多所大專院校及50多個中小學校長、教師培訓班上,舉辦了近300場藝術教育的講座,聽眾超過10萬人次。2002年1月,他的《親歷哈佛——美國藝術教育考察紀行》一書出版;2004年5月,又發表了專著《加德納•藝術•多元智能》。沈致隆教授在從事我國高等學校藝術教育工作的實踐與理論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年近八旬的大連理工大學齊東海教授是一位土木水利工程領域的專家,他發表過《工程項目進度管理》專著,主編過《港口工程系統分析方法》、《建設監理學》等著作;並編著出版了《交響樂知識與欣賞》、《走近交響音樂》和《交響樂的魅力》。從1982年起,齊教授在本校舉辦交響樂欣賞講座,後來又開設了交響樂欣賞課程,受到了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和稱贊。

齊東海、沈致隆兩位教授在我國高等學校的科學教育和藝術教育兩個不同領域內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從一個側面生動地體現了我國新時期倡導高等教育為全面培養人才,必須使科學知識與文化藝術修養相結合的新局面。

本書的作者們針對我國新一代大學生對文化藝術的愛好與追求,從多方位、多視角出發,來闡明音樂與科學、哲學、教育、建築、文學,音樂與社會及其他藝術形式之間的聯系和互相作用;敘述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政治家、音樂家及大學師生的音樂人生。從而在讀者的面前,展現了這一本有別於職業音樂家寫作的音樂論著。深信我國的大學生和年輕的音樂愛好者們,會從本書中獲得獨特的感受與啟迪。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