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第二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它是由抗日戰爭時期的晉冀魯豫邊區八路軍和地方武裝組建和發展起來的。

抗日戰爭轉入大反攻時,為了最後消滅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並制止內戰危機,中共中央於1945年8月11日發出指示, 要求各戰略區編組「超地方性的正規兵團」。8月20日,中央軍委決定各戰略區就現有兵力迅速抽出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三,編為野戰兵團,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和實現由游擊戰向運動戰的轉變。遵照這個指示精神,劉伯承、鄧小平同志令所屬太行、太岳、冀南和冀魯豫的八路軍部隊,分別編組成1至3萬人的野戰兵團。同時,黨中央決定成立晉冀魯豫軍區,以劉伯承為司令員,鄧小平為政治委員,滕代遠、王宏坤為副司令員,薄一波為副政治委員,張際春為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李達為參謀長,王新亭為政治部副主任。軍區轄冀魯豫、冀南、太行和太岳4個二級軍區,以及剛起義的國民黨第38軍之第17師,共29萬余人。
 

目錄

修訂說明
第一章 保衛抗戰勝利果實准備應付全面內戰上黨戰役 邯鄲戰役(1945年9月一
1946年6月)
第一節 抗口戰爭勝利後的形勢中共中央的方針,晉冀魯豫解放區的任務
第一節 上堂戰役
第三節 邯鄲戰役峰峰會議
第四節 停戰令和政協決議公布後晉冀魯豫解放區的斗爭和軍隊建設
第五節 晉冀魯豫解放區為應付全面內戰的准備
第二章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 晉冀魯豫解放區內線機動殲敵(1946年7月-10月)
第一節 國民黨進攻的戰略企圖中共中央的戰略方針,晉冀魯豫解放區的任務
第二節 隴海路汴徐段自衛反擊戰——隴海戰役
第三節 誘殲進犯之敵定陶巨野鄄城等戰役
第四節 在晉南輾轉機動殲敵,聞(喜)夏(縣)同蒲 臨(汾)浮(山)等戰役
第五節 堅持敵占區 邊沿區游擊戰爭
第六節 土地改革運動的開展,人民戰爭力量的加強
第七節 自衛作戰中的軍隊政治工作
第三章 挫敗國民黨軍全面進攻 晉冀魯豫解放區自衛戰爭轉入主動(1946年11月—1947年2月)
第一節 戰局的變化晉冀魯豫解放區的任務
第二節 大踏步進退滑縣巨(野)金(鄉)魚(台)、豫皖邊等戰役
第三節 協同晉綏野戰軍進行呂梁汾(陽)孝(義)戰役
第四節 游擊戰爭的廣泛開展
第五節 「三合一」教育和王克勤運動政治工作群眾路線的發展
第六節 整頓財政經濟加強戰勤後勤工作支持長期戰爭
第四章 豫北、晉南反攻(1947年3月—6月)
第一節 國民黨對陝北,山東的重點進攻和「黃河戰略」晉冀魯豫解放區的任務
第二節 豫北反攻
第三節 晉南反攻
第四節 游擊戰爭的深入發展與提高
第五節 群眾性立功運動的高漲
第六節 晉冀魯豫解放區武裝力量的發展和戰略進攻的准備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