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教育:教師在職學習的范式革新

行動教育:教師在職學習的范式革新
定價:150
NT $ 131
  • 作者:王潔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6175230X
  • ISBN13:9787561752302
  • 裝訂:205頁 / 24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教師事關重大」,「改革最終發生在課堂上」。如果我們沒有把教師置於重要位置,任何有關教育改革與教育品質的探討都會流於空談。如何提升教師的實踐智慧,使教師獲得專業發展呢?以課例為載體、在教學行動中開展包括專業理論學習在內的「行動教育」,便是教師在職發展的一條強有力的途徑。

本書內容分為七章:第一章、教師在職教育的問題、現有研究及其討論;第二章、「行動教育」的研究背景;第三章、「行動教育」的實踐重點;第四章、「行動教育」在校本研修實踐中的推廣;第五章、校本研修活動的組織;第六章、校本研修制度的建立;第七章、校本研修的區域合作推進。

本叢書為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創建以校為本教研制度建設基地」項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教師在職教育的問題、現有研究及其討論
第一節 教師在職教育的問題:如何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轉移
第二節 國內實踐與研究、國外文獻分析及其討論
第三節 我們的回答:「行動教育」模式及其理念
第二章 「行動教育」的研究背景
第一節 研究起點:青浦實驗與經驗篩選
第二節 研究過程:從教師需求出發
第三節 基本內涵:三個關注,兩次反思
第三章 「行動教育」的實踐重點
第一節 課例為載體:創造理論與實踐溝通的思考空間
第二節 教師與研究者合作:謀求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結合
第三節 教師實踐反思:實現行動與學習的建構性反思
第四章 「行動教育」在校本研修實踐中的推廣
第一節 「行動教育」、校本教研與校本研修的關系
第二節 校本研修的現狀調研、問題以及相應的處方
第三節 校本研修模式舉隅
第五章 校本研修活動的組織
第一節 策划與准備:源於教師的需要,關注教師的投入
第二節 群體合作:共享群體智慧,共同解決問題
第三節 「行為跟進」:達成課堂改進與理論的互動
第六章 校本研修制度的建立
第一節 建立校本研修制度的理論思考
第二節 校本研修制度內容分析:基本關注點與內容舉隅
第三節 校本研修制度建設的現狀與問題反思
第七章 校本研修的區域合作推進
第一節 運作機理:展開跨界學習
第二節 制度安排:多元化基礎上的合作
第三節 專業保障:建立一個支持團隊
第四節 基本經驗:從活動創新到學習文化再造
結語
附錄1:中國傳統的認識論的血與脈——許美德教授在ICET會議上的評點(節選)
附錄2:近20年我國教師在職教育發展的大致歷程
 

中國的基礎學校都有「教研組」,而且由此產生出各級專職的「教研員」隊伍,這一傳統已延續了半個多世紀。我是在「文革」動亂之后進入這支隊伍的,迄今已有35年了,其間從事的工作雖有變動,但與「教研」之間,「向來情義比瓜葛,萬事略不顯町畦」,深深牽連、又不守界規的關系,卻始終如一。大概是1986年吧,教育界刮起一股風,說教研室是「考研室」,助長應試,沒有存在的必要。當時正好教育部部長要我去匯報青浦教育改革的情況,又談起教研室的事,我說,至少從我所經歷的幾個時段來說,什麼時候重視並發揮教研室的作用,那時基礎教育就進步就發展;什麼時候取消或否定教研室,那時基礎教育就停滯就倒退。又過去20年了,時下的課程改革如火如荼,我仍然信奉這樣的觀點。如今更令人感慨的是,在中外學校教育工作越來越浮躁、教研之風日見異化的時候,真正意義上的學校教研工作就愈益顯出其重要性。新世紀初的2004年,我在上海與日本教育學會會長佐藤學有一次短暫的交談。他告訴我,他觀察日本課程改革近20年,進過5000間課堂,深切感到課程改革真要落到實處,學校教學真要有所革新,必須敞開每間教室的大門,相互評論,不斷改進,而且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任何急躁的做法,對學生沒有好處,對老師更沒有好處。我覺得他的判斷確是一語中的。這種感悟與中國的傳統文化一脈相承,也就是《禮記•學記》所說的「相觀而善之謂摩」,《詩經•衛風•淇奧》所說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早在100年前,約翰•杜威在論述教師培訓時說:「在所有行業中,教師是最后被視為需要特殊職業准備的職業,所以,教師應盡力從其他職業里,去尋找更加廣泛和成熟的經驗進行學習。」這句話被后來的施瓦布、舒爾曼所重視,比照其他職業歸納出了教師成為成熟職業的若干共同要素,開啟了教師專業化之先河。杜威所謂其他成熟的職業,包括了建築師、工程師、醫生等。這些實踐性的職業,最主要的培訓途徑是做中學,最有效的培訓經驗是案例討論,包括建築方案、工程圖紙、醫案等。到了20世紀70年代后期,隨着教育研究中現象學和解釋學的抬頭,還有質的研究方法的廣泛采用,案例討論理所當然地被引入到教師教育的領域,以案例為載體,才能把教育理論與實際操作聯系起來。事實表明:教師的學習常常是基於案例的學習,教師的理解常常是基於案例的理解。於是,大家看到哈佛大學的案例教育,匹茨堡大學的課例研究,就像發現新大陸那樣,着實興奮了起來。20世紀90年代末,我隨教育部一個代表團出訪美國,用心考察了那里的教師教育新模式——案例討論。舒爾曼、斯丁格勒教授等親自為我們作示范,案例討論打破了培訓者講、受訓者聽的被動格局,雙方在熱烈討論中都成了教師教育的主人,理論不再是教條,而是實際使用的准繩。可是,我也從中發覺,停留於討論、爭論是不夠的,美國同行的這種培訓實效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究其緣由,那是因為建築師、工程師、醫生職業與教師這個職業並不完全一樣:比如前者技術含量高,常以文本知識為主;后者藝術要求高,常以經驗知識為主。前者采用書面個案討論,優秀的文本、圖紙能復制出同樣的效果,因此培訓很有建樹;后者卻還須在反復實踐中作行為自省與調整的跟進才能奏效,「同樣的教案不能復制出同樣的效果」。於是,我們提出了案例討論還須輔之以行為跟進。

另一個讓我們興奮不已的是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同伴互助、合作反思。20世紀80年代,美國學者舍恩提出教師是「反思性實踐者”的重要理念。喬依斯、許瓦斯等認為同伴間的支持與挑戰對教師專業發展有重要作用,他們用等組實驗的方法證明,在聽取專門講座之后,有同伴互助指導的小組約有75%的教師或多或少能將聽來的東西用於課堂;無同伴互助指導的小組僅有15%悟性較高的教師才有同樣的表現。之后的多種實驗均得出類似的結論,所以「同伴互助」名振一時。其實,前面說過的「教研組」就是同伴間互助合作的組織,共同觀課_、評課和反思改進是它們的基本活動形式。不僅如此,中國傳統除了前面所說的同行切磋和觀摩精神,其中的反思文化同樣源遠流長。《禮記•學記》中就有這樣一段精彩的論述:「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它為我們勾畫出了一個教學相長的「雙通道」合作反思模型,是何等絕妙!到了現代,我國長期的實踐經驗則進一步表明,這種活動形式或反思模型如若沒有正確的專業知識、技能和改革理念作引領,常常會出現「蘿卜燒蘿卜」現象,自囿於同水平反復,甚至退步或走入誤區。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