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的詮釋︰經學與神學的相遇

跨文化的詮釋︰經學與神學的相遇
定價:210
NT $ 183
  • 作者:李天綱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2253209
  • ISBN13:9787802253209
  • 裝訂:平裝 / 45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以明末清初來華的天主教耶穌會為媒介,研究16世紀以來的中西文化交流。全書圍繞天主教和儒學的關系,討論在當時學者之間發生的“基督論”、“年代學”、“儒家宗教性”和“中國禮儀之爭”等問題。作者在文本研讀和事實考訂的基礎上,采用中西比較的方法,對涉及的內容進行“跨文化詮釋”。

書中引用的中外文資料,很多是近年來學術界新披露的檔案文獻,還有不少是作者從明清史籍中查考的相關記載。作者認為︰明清之際,歐洲耶穌會士和中國儒生之間有著比一般估計的“天文”、“地理”、“歷算”、“火炮”等器物層面更加深入的精神交往,甚而在儒家“經學”和天主教“神學”之間,展開過深入的學術探討。用“跨文化詮釋”的方法,重現、審視和判定四百年前發生的“經學與神學相遇”的歷史,作者提出︰中西方學者之間的初次相遇,給世界激發的是一種“人文主義”,而非“殖民主義”。
 

目錄

代序
跨文化詮釋︰經學與神學的相遇
第一部分 東西同異之考辨
天儒異同考︰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學說
一神和多元︰儒教傳統之下的“基督論”
漢學與西學︰清代儒學發展的新路徑
中西年代學︰十七、十八世紀的校讀
第二部分 重要文本之釋讀
《天主實義》與《孟子字義疏證》
從《名理探》看明末的西書中譯
《同人公簡》校釋
《造物主垂象略說》校釋
造物主垂象略說
第三部分 “中國禮儀之爭”之啟示
“禮儀之爭”︰康乾時代的世界史意義
“過十字門”︰澳門與“中國禮儀之爭”
從新出史料看“中國禮儀之爭”及其意義
從兩個文本看儒家“宗教性”爭議的起源
第四部分 中西學術傳統之估衡
明末以來中國基督教的文化傳統
早期天主教與明清多元社會文化
跨文化語境中的“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還是“殖民主義”
附錄 Chinese Renaissance: The Role of Early Jesuits in China
後記
 

詮釋學:經學與神學

是不是有這樣一種可能性,在跨文化研究中尋取一條路徑,把基督教神學和儒家經學作比較研究?對熱烈起來的中外比較文化來說,這顯然會是一個誘人的領域,能夠使跨文化研究深入下去。學術研究全球化的發展,使跨文化經典詮釋的重李性突顯出來。近年來,已經有不少學者從事這項事業。但是,神學和經學的比較,有沒有必要,是否可能,怎樣進行?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還是問題。學者提出這樣一種具有挑戰性的研究方法時,曾戲言同時研究神學和經學,是在發“神經”,其實並不僅僅是一句“戲言”。

要不要把西方的神學和中國的經學比較?這個問題或許先可以從它的重要性加以肯定。在多元文化環境下,既然我們已經把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相比較,把西方哲學與儒家思想相比較,那麼神學和經學的比較,作為中西比較研究這一範疇之內的分支,應該是題中應有之意了。而且,就神學和經學在中西方文化歷史中所具有的獨特地位來看,這種比較不是下游枝蔓之間的浮淺比較,它是思想源頭上的比較。近幾十年的學術研究,修正了歐洲啟蒙時期對宗教的誤解。很多研究表明,西方近代思想的起源和中世紀以來的神學有密切關系。“宗教是歷史的鑰匙”,這一觀點已為愈來愈多的學者接受。不研究基督教神學,就不能深入西方思想的精髓。同樣,越來越多原先輕忽經學的中國學者也看清︰不懂古文,不懂得儒家,以及圍繞著儒家話語形成的經學,也不能理解中國思想的精髓。近年來,出版社重印周予同、蒙文通的經學研究著作,台灣學者恢復經學史研究,以及歐洲、北美學者在經學研究領域另闢蹊徑,都預示著經學在經受了“五四”啟蒙的簡單否定以後,正越來越受到當代學者的重視。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