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丹·游園驚夢:昆曲藝術審美之旅

於丹·游園驚夢:昆曲藝術審美之旅
定價:180
NT $ 157
  • 作者:於丹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日期:2007-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01059244
  • ISBN13:9787101059243
  • 裝訂:198頁 / 24 x 16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跟於丹去品賞昆曲的美,像昆曲般優雅地生活!《於丹·游園驚夢:昆曲藝術審美之旅》以於丹教授2007年國慶長假期間在中央電視台文藝頻道(CCTV-3)所作系列講座為基礎,修改潤色而成。

全書以面向大眾情趣的審美視角,呈現於丹教授特有的欣賞心得,帶領大家感受昆曲藝術的時尚情懷,激活生活歷程的優雅基因。

《於丹·游園驚夢》 溫暖心靈的又一力作!

想必很多電視觀眾還記得,今年「十一」長假期間,曾經以《論語心得》和《庄子心得》為億萬觀眾、讀者送去熱騰騰的心靈雞湯的於丹,竟然一襲中式服裝,坐在CCTV-3「文化訪談錄」節目主持人馬東身邊,一連七天侃起了昆曲。這次從傳統經典到傳統藝術的「轉身」,是於丹的率性而為,還是以往思路的延續?

如果說,《於丹論語心得》是借助傳統經典《論語》給當代讀者提供了一種生活方向的導航,那麽,《於丹·游園驚夢》則借昆曲給大家推薦了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從容而溫馨的生活方式。

所以,CCTV-3《於丹·游園驚夢》不同於昆曲知識的普及講座,它淡化了昆曲的歷史和過於專業的知識,而是以類型的方式呈現其審美特點,闡述了於丹對於當代人生活態度的忠告及建議。

在於丹看來,昆曲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於丹說:「我喜歡有一種生活方式可以叫作『昆曲』。」她認為,昆曲那種細膩、婉轉、精致、唯美的特點,完全可以作為一種「元素」,進入當下的時尚生活。比如,我們現在流行一種「慢活」的生活方式,所謂「慢活」,「它是指我們每天可以做一些從容舒緩的運動,比如說打打太極拳,練練瑜伽;過一過環保的生活,能夠節約能源,能夠有大段悠閑的時間與家人、與朋友分享。所有這些健康從容的生活方式」。而這種「慢活」的例子和元素,在昆曲中,觸目皆是。於丹還強調了「過程」的重要。《牡丹亭》中,杜麗娘因為夢中遇到俊逸書生柳夢梅而情不能自已,醒來後要去「尋夢」,並因夢而亡又因夢而生。我們往往要問:這種追尋有什麽結果?這種投入是否值得?於丹說,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愛的過程。過程關乎人心,不僅體現一種意願,而且體現一種能力。能夠享受過程,也就是能夠享受人生。我們為什麽到茶館喝茶,為什麽要去泡酒吧?消費不是一個物質的結果,而是一個精神愉悅的過程。

相信看過節目、讀到書的觀眾、讀者在驚嘆於丹成功「變臉」的同時,也會感受到於丹依舊關注心靈,依舊在為當代讀者煲一份「濃湯」。

去年11月26日,於丹的第一鍋「心靈雞湯」讓那個冬天變得溫馨,許多親歷者還清晰地記得當時許多感人的畫面。整整一年過去了,還是那個於丹,還是一鍋「心靈雞湯」,但是器皿變了、調料變了,它是不是還符合大眾的口味?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

於丹,影視傳媒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 1996年獲北京市優秀教學獎,2000年獲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第一名、北京市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北京師范大學優秀教學獎,2001年獲中國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北京師范大學勵耘獎、北京師范大學十佳優秀教師獎,2004年被評為北京市十佳電視藝術工作者、中國百佳電視藝術工作者,2005年獲北京師范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6年獲得「中國十大教育英才」稱號,被評為2006年品牌中國年度人物之一,2007年獲第三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所講課程被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精品課程。 2006年10月以來,於丹教授先後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上解讀《論語》和《庄子》,社會反響強烈。2007年國慶期間,在中央三套「文化訪談錄」連續七天播出《於丹·游園驚夢》,再次引起海內外的廣泛關注。
 

目錄

白先勇序

深情之美
夢幻之美
悲壯之美
蒼涼之美
詼諧之美
靈異之美
風雅之美

後記
 

在我們悠長的民族文化變遷史中,有一個現象特別值得注意:一部曾經影響全民族達兩千年的文化經典,突然從我們民族記憶中幾乎消失得無影無蹤,一種曾經深入民間數百年為各階層深深愛好的表演藝術,轉瞬間,沉痾不起,奄奄一息。

如果說影響西方世界最深廣的一部書是基督教的《聖經》,那麽影響中華民族最深刻悠久的則當屬孔子的《論語》了。而在上世紀很長一段時間,《論語》從中國的土地上居然失蹤,這也顯示我們的文化出現了大變動,產生了大問題。近年來於丹教授在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講壇」欄目上講解《論語》,深入淺出,以生動易懂的語言,結合現實生活的例證,將這部經典的精髓要義送進家家戶戶,奇跡般地掀起了一陣「《論語》熱」。這個現象,恐怕不能視為一時風尚,很可能我們這個民族此時此地,對兩千年來《論語》中孔子教誨中國人為人處世的倫理道德,在心理的深層處又產生了皈依式的向往。於丹教授的《論語》講座,可謂應運而生。

余秋雨先生曾經說過,我們的民族文化中,唐詩、書法、昆曲,是中國人的三種「痴迷」。昆曲曾經有過輝煌歷史,晚明至清朝乾嘉時期獨霸中國劇壇兩百多年,是當時的「國劇」。上至宮廷,下至市井,莫不愛好。唱曲是當時的全民運動。昆曲集詩、歌、舞、戲於一體,由於大量文士參與撰寫,審度音律,昆曲遂成為明清時代高雅藝術的指標。而昆曲的長期衰微,亦正是民族精英文化的一大損失。

二十一世紀初,集合兩岸三地文化精英共同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現,一時間給昆曲注入了青春的生命,在大學校園,引起青年學生爭看昆曲的熱潮,論者稱此為「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現象」。此一現象恐怕也源自於華人世界的青年學子,開始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新的憬悟,新的渴求。昆曲的古典美學以及湯顯祖的有情天地,終於深深感動了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心。

然而這股昆曲熱潮如果沒有更進一步的社會普及教育,是難以後繼的。今年十月一日至七日,於丹教授在中央電視台繼《論語》講座後及時推出「昆曲之美」講座,從「夢幻」開始,最後歸結到「風雅」,把昆曲美妙傳神音藝俱佳的風貌描述得淋漓盡致。相信於丹教授的昆曲七講,跟她的《論語》講座一樣,會產生廣大的普及效應,對昆曲的推廣發揚將有巨大貢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