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古埃及︰一場激烈的智力競爭

破解古埃及︰一場激烈的智力競爭
定價:197
NT $ 171
 

內容簡介

本書所講述的故事背景可追溯到1796年拿破侖大舉出兵動埃及這段歷史。拿破侖的這次軍事行動,旨在佔領並控制埃及,繼續向東擴展,結果以失敗告終。而拿破侖所派遣的學者隨軍遠征埃及,對當地的古跡進行探察,帶回了埃及羅塞塔石碑與大量考研資料,卻引發出一場爭相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競賽。這場競賽最終演變為法國的商博良與英國的托馬斯‧楊的兩強爭霸。

本書通過商博良的通信和日記,細致地重述了他破解古埃及的奮斗歷程。書中描繪了他在短短十數年的學術生涯中所經歷的各種困難的挫折,敘述了他與同時代學者的往來關系,與家人的關系,與政壇人物的關系,與其朋友和對手的關系。讀者從中可以了解這是一場沒有鳴槍起跑的正式競賽,重要的是在這場沒有游戲規則的激烈競爭中,作為英雄主義者的商博良是如何在挫敗競爭者的攻擊中成為第一位讀懂古埃及的人的;可以了解到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基本知識;從中還可以發現歐洲殖民擴張與早期東方學的密切關系;英法兩國在地緣政治利益的驅動下所展開的權力斗爭,是怎樣沖擊和影響學術發展的,埃及學這門學問又是如何隨著學者們對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研究而應運產生的。
 

目錄

中文版序 埃及學的開山祖師 蒲慕州
致謝
導言 時間之始
第一章 埃及之地
……拿破侖派遣學者隨軍遠征埃及,不過是他的一時突發奇想,他心里大概只是想要超越亞歷山大的歷史成就而已。但若沒有他的突發奇想,埃及象形文字或許至今仍未破解。
第二章 學生
學生時代的商博良表現出超人的語言天賦,他出身貧寒,靠其兄長供養,一邊學習學校課程,一邊刻苦學習科普特語,並著迷于古埃及研究。至于對手的存在他並不在意,而與老師、同學的關系更令他掛懷。
第三章 城市
來到巴黎,潮濕的氣候令商博良諸多不適,但巴黎的文化和學術魅力深深地吸引了他。他終于可以想上什麼課就上什麼課,可以投入個人的研究,而不必被迫上一些無聊的課……在巴黎求學不僅讓他得到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也讓他得以結褒許多最有名詞的語言學家和東方學家,從此與他們成為朋友。
第四章 教師
在大學任教的商博良似乎比較順利,但他的薪水只有正式教授的四分之一,因為貧困,加中事業上的雄心和個人欲望的交逼,他身心疲憊,而他仍然沒有放棄對象形文字的研究,但他不敢率然出版他的研究成果。
第五章 醫生
商博良最大的勁敵是比他大十七歲、年方四十一歲的英國人楊……他的人生道路和事業走來平順,比起一直家境貧窮、為政治陷阱所困的商博良,可說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第六章 克麗奧佩特拉
希臘語專家勒特隆將班克斯的方尖碑文給商博良看,他立刻認出這便是以象形文字寫就的克麗奧佩特拉之名。而此前,班克斯就已發現了這個象形文字,但他和楊都未將此發現告知商博良,他們兩人一貫不願意幫他。
第七章 結識國王
商博良發現了表音象形文字表,破解了象形文字中諸多埃及統治者的希臘、羅馬人名,揭示了橢圓形框內法老王的名字所具有的宗教和巫術雙重意涵……學術報告會上商博良恰巧坐在素未謀面的最強勁的對手楊身邊,一時彌漫著緊張氣氛。然而報告會後,對手和朋友都走向前恭賀他……研究和破解仍在繼續,他們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
第八章 大師的秘密
傳說基督曾俯視美麗的那不勒斯灣,有感于該城子民的罪惡而垂淚,當地盛產的葡萄酒因此得名“基督之淚”。商博良在返回那不勒斯途中,以“基督之淚”祭奠伊西斯神廟及維納斯神廟。信仰天主教的商博良敬拜此兩位女神,其中代表何種意涵,成為神秘待解之謎。
第九章 譯者
商博良率領考察隊在埃及探察數月,渾然不知巴黎正為他的象形文字破解體系鬧得沸沸揚揚……考察隊駐扎在拉美西斯國王的陵墓,商博良戲稱此地真可謂不折不扣的王公依據,他們受到了國王的禮遇……商博良鑒定此墓為拉美西斯四世的陵墓,然而考察隊因為羅馬數學“lV”與“Vl”的混淆,竟將此墓誤記為拉美西斯六世之墓……
第十章 賜予文字與書寫體系之人
古埃及人將透特等同于月亮,視透特為發明象形文字之神,因此稱之為書吏之保護及知識與真理之神。商博良破解了象形文字中的“透特”,其功勞意義非凡,因而,人們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以其名字命名……
深入閱讀
 

當拿破侖在1798年抵達埃及時,大概很難想象兩百年之後世人會如何看待他的這次冒險,也更無從預測,他所引起的埃及熱潮,是如何地促成古埃及文明在現代重新被世人認識。他的軍事行動,也就是想要佔領並控制埃及,並繼續向東發展的企圖,結果以失敗收場;其附帶活動,即由一批嘗得進行對埃及的古跡及現況的調查,卻是一項巨大的成就。就是由于這批學者所帶回歐洲的文物,刺激了一班學者的研究熱情,投入了對古埃及文字的研究,才產生了所謂的埃及學——研究一切有關古埃及的學問。

自從法國人商博良在1822年找到解讀古埃及文的方法之後,經過一百八十年的時候,古埃及文明在現代人的歷史知識中已經成為一種常識——至少,世人知道古埃及文明有它的歷史,古埃及文字不是不可辯認的神秘象征符號,埃及學在世界上許多地方(當然仍以歐美為主)已經是人文學科中重要的一環。但說實在的,不論是在西方或東方,一般人除了對博物館中精美的埃及藝術品贊嘆不已,對金字塔與木乃伊有一種神秘感和莫名的恐懼之外,恐怕仍然弄不清楚埃及文(一般在中文的說法還加上“象形”兩個字)到底是否為一種象征符號,或是要憑借神秘的直覺去解讀的東西。這大概只能說,一般歷史教育無法照顧到這樣的幼節吧。

對于那些想要多了解一些古埃及文字系統的人,也許去找一些淺顯的介紹書籍看看,就可以大致有些了解。不過,如果還想要多知道一些商博良研究古埃及文的過程,尤其是在他短短十數年的學術生涯中所經驗的各種困難和挫折,以及他研究的深刻意義,那就不容易有合適的讀物了。本書的特色是用淺顯的文字,說故事的技巧,生動地介紹了商博良的一生事跡和他的研究,給讀者一個清楚的了解。在這同時,作者適時地在各個篇章中加入了有關古埃及文字結構的介紹,使讀者在趣味中得以了解古埃及文字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什麼是表意符號,什麼是表音符號,基本的音符是哪些,人名的構造原則是什麼,等等。兩位作者是職業考古學家,雖不是埃及學者,但也有相當的埃及學知識,寫了不少有關考古的書,主要是以向大眾傳播考古知識為業。他們對古埃及文字的介紹,從埃及學家的觀點來看,可以說是中規中矩,沒有什麼錯誤。如果以古埃及文的經典教科書(A.H.Gardiner,Egyptian Grammar.Oxford:1957,3rd ed)來衡量,他們的介紹基本上沿襲了第一課有關古埃及文基本認識的部分,因此讀者可以放心,他們的說法是可靠的。

不過本書的優點不止于此。兩位作者花了相當多的工夫去追索商博良及其同時代一些學者之間的往來關系,描繪出19世紀前半葉歐洲學術界在解開埃及文字之謎的競爭中的一些有趣的故事,當然也可以作為了解歐洲近代學術發展史的一個例子。即使對埃及學家而言,作者對商博良的生平介紹也仍然是有參考價值的。畢竟埃及學發展到現在,一般人可以直接借著最新的文法書籍研讀埃及文,不必重蹈覆轍,但是對于埃及學的開山祖師卻不見得有什麼深入的了解。所以,結論是,這是一本成功的普及性作品,在眾多以埃及為題材的大眾化讀物中,算是比較高水平之作。

(作者為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埃及學博士,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