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

人類學
定價:276
NT $ 240
 

內容簡介

本書涵蓋了國內外人類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共十六章,分別介紹了文化人類學、體質人類學、考古學、語言人類學、應用人類學、心理人類學、認知人類學、政治人類學、宗教人類學、醫學人類學、教育人類學、飲食人類學、旅游人類學、福利人類學、女性主義人類學的最新研究動態以及西方人類學的學派與傳統。


作者簡介︰招子明,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文化人類學和語言人類學博士, 任教于紐約州立大學堅尼西歐學院人類學系並主持該學院語言學學科。所開的文化人類學課程有“宗教。社會與文化”, “中國文化與現代化”, “發展與欠發展”等。研究興趣包括中國宗族結構與文化、現代化問題、宗教理論與哲學、認知語言學以及跨文化音系結構等。

陳剛,蘭州大學英國語言與文學學士, 美國艾奧瓦州立大學人類學碩士, 俄亥俄州立大學人類學博士, 俄亥俄州立大學人類營養學系博士後, 俄亥俄大學客座教授, 美國CMC公司高級顧問, 雲南財經大學首席教授。研究興趣為應用人類學、食品與文化、食品安全與公共衛生、發展與文化變遷、禮儀與文化。
 

目錄

第一章 文化人類學 詹姆斯‧G‧皮普爾斯.
第二章 體質人類學 何傳坤 閻玲達
第三章 考古學 李匡悌
第四章 語言人類學 招子明
第五章 應用人類學 陳剛
第六章 心理人類學 埃里卡‧勃圭揚 梅琳達‧坎納
第七章 認知人類學 楊德睿
第八章 政治人類學 範可
第九章 宗教人類學 斯蒂芬‧D‧格萊齊爾
第十章 醫學人類學 劉紹華..
第十一章 教育人類學 吳天泰
第十二章 飲食人類學 張展鴻
第十三章 旅游人類學 彭兆榮
第十四章 福利人類學 陳國成
第十五章 女性主義人類學 白志紅
第十六章 西方人類學的學派與傳統 王銘銘
作者簡介
 

發展與繁榮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

由美國華人人文社會科學教授協會會長魯曙明教授總主編的“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評”,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與廣大人文社會科學學者朋友見面,我感到由衷地高興。

人類的全部知識是由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兩個部分組成的。然幣,在人類的實踐活動中,各學科都是相互交叉起作用的。人類的任何一項實踐活動從來都不是靠某個單�的學科來完成的。人類的福祉需耍仰仗的不僅包括以自然現象為研究對象的自然科學,還包括以人類本身叉其活動為研究對象的人文社會科學,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然可,有相當一段時閬,由于特殊的原因,我們對這一閂題的認識並不全百,自覺不自覺地輕視人文社會科學,有的甚至將“科教興國”褊狹地擔曲為“技術興國”,人夫社會科學的發展面臨窘境,產生一系列閂題葚至付出沉重代價︰人文缺失、物欲橫流、拜金主義、技術至上、價值擔曲、誠信淪喪、急功近利、浮躁淺薄、對大自然的無情索取、對傳統文化的漠視蔑視‥…實在令人遺憾,令人痛切。正因為如此,多年來,我在不同場合,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多次大聲疾呼重視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繁榮人文社會科學。

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對人類的社會發展和生活實踐都發生作司,但作用的方式各有不同。自然科學經過由塞礎理論向應用研究的轉化,其成果可以物化和體現在技術當中。新技術一旦出現,就給人類改遑自然的活動展現新的前景,這對生產力發展的影響是直接的、明顯妁、看得見摸得著的。人文社會科學則不同。如果說自然科學、科學技卡是人類改迨自然的“硬件坊,那麼,人文社會科學也許可以稱作人類熒迨自然的“軟件”,它的作用是一種支撐、導引、保證的作用,它發圭作用的方式是間接的、隱蔽的,往往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一種“軟實力”。人文社會科學對社會作用的方式有自己的特點,它能啟蒙思想、傳承文明、教化育人、改善制度、規範行為、豐富生活,促迸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作用會越來越大。與自然科學相比,人文社會科學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方式有所不同,但如果我們把這種不同看咸是百有可無的,那就大錯特錯了。

進人新世紀以後,人付呼叮重新評價人文社會科學,呼吁高度重視、大力發展人文社會科學。幸運的是,黨和政府以及許多有識之士高瞻遠矚,大力扭轉“重理輕文”的不良傾向,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岡被喻為“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社會各界也積極響應,紛紛出台發展繁榮人文社會科學的具體方案。越來越多的朋友認識到,那種認為科學主要是指自然科學,甚至只是與自然科學相關的技術的眼界過子狹隘,完全不利子科學的發展,也不利于社會的迸步,更和21世紀科學與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格格不入。不發展自然科學不行,不發展人文社會科學也不行。重視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對于國家建設和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同等重要”。逮一認識上的轉變意義十分重大,將開創我國新時期的人文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新局面。人類社會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信息化、全球化的新時代,我們國家的建設已經進入了實現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新階段,要在這樣一個迅速變革和發展的新時代新階段,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無不需耍人文社會科學提供的恩想保障、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尤其需耍與時俱進的新的思想、新的見解,需耍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創新。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優良文化傳統的民族,並且為自己的歷史和文化感到驕傲。雖然我們在過去一個多世紀里曾經在保持傳統文化和引逆西方文明閬掙扎過,搖擺過,但正是在這桴的歷史迸程中,當代中國人逐步學會了選擇,學會了處理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關系,這就是既立足中國又面向世界,既要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又要努力學習借鑒各國人民創造的有益文化成果,並將這兩者統一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之中,通過堅持不懈的理性的探索與創新;逐步形成新時期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人文社會科學。我們欣喜地看到,隨著實踐的發展,學術氣氛更加民主,人們變得更加寬容,眼界也更加開闈,尊重探索、鼓勵創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氣氛正在形成,實享求是、客觀公正、兼容並蓄的學術文化觀正在養成,各種學術觀點、學術流派活躍並存的局面正在出現。與此同時,我國學術界也積極加強與西方學術界交流,選派一批又一批人文社會科學的訪問學者去發達國家學習交流,與西方學術團體共同舉辦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的國際研討會,與國外學者聯合開展課題研究,合作撰寫、發展研究論文,因此,我們對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和教育的了解日益加深。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