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清史研究的中心在中國,優秀的清史專著,毫無疑義理應出自中國歷史學家之手。但是,這也不排斥了解和有選擇地汲取外國學者研究中的積極成果,本書正是及時地介紹和評析海外清史研究的學術思潮、前沿問題、熱點問題和重要成果,加強海內外清史研究學者的交流。

  清史研究的中心在中國,優秀的清史專著,應該出自中國歷史學家之手,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這也不排斥了解和有選擇地汲取外國學者研究中的積極成果,及時地介紹和評析海外清史研究的學術思潮、前沿問題、熱點問題和重要成果,加強海內外清史研究學者的交流。

正是基于上述基本認識,經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批準,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編譯組決定編輯出版《清史譯叢》。該譯叢將視具體情況,通過“專題研究”、“論著及文獻選譯”、“學術綜述”、“名家訪談”、“海外專稿”、“理論爭鳴”、“論點摘編”、“新書書評”等欄目,及時地將海外清史研究的最新動態介紹到國內來。《清史譯叢》是廣大清史研究者、愛好者共同的園地,讓我們共同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她,使其在清史纂修工程中能夠做出更大的貢獻。
 

目錄

論著及文獻選譯
清八旗的種族性
 17—19世紀中國南部鄉村的書籍市場及文本的流傳
 三合會知識的救世主義起源
 基督教傳教活動與山東義和團運動——以“聖言會”為中心
 清末直隸地方自治與日本
 傳教士信件內容輯要
 英國議會文件有關戊戌變法資料選譯
圖書評介
 誰是滿洲人︰綜合書評
 社會史視野下的近代自貢鹽商——曾小萍《自貢商人︰早期近代中國的工業企業家》評介
 娜塔莎‧維廷霍夫著《中國新聞業的開始(1860一1911年)》
學術綜述
 王朝宮廷比較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述要
論點摘編
 叫街者︰中國乞丐文化史導論
 梁啟超與晚清“種族”之概念化
 清代東山民變︰鄉村暴力的傳奇
 近代中國的契約與產權
 誰是滿洲人——西方近年來滿洲史研究述評
 

在編纂清史時,“要有世界眼光,要把清史放到世界歷史的範疇中去分析、研究和評價。既要有眼中國歷史的發展,又要聯系世界歷史的發展過程”,這是搞好清史編纂工作的重要原則之一。既要有高度的民族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繼承和弘揚中國史學的優秀傳統,又要有“世界性的眼光”,這是完成新世紀我國這項重大文化工程的切實保證。

馬克思說︰“世界史不是過去一直存在的,作為世界史的歷史是結果”。大抵從15世紀、16世紀開始,直至19世紀末20世紀實,形成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正是在世界歷史發展的這個重要的轉折時期,清王朝在面對西方列強的特定歷史條件下,開始融入世界研究纂修清史的基本原則和內容時,應高度重視清王朝社會發展的世界歷史背景。纂修清史要進行必要的理論準備,如何認識和體現出“世界眼光”,即是重要的理論準備之一,為此,我們需要加緊這方面的研究。

纂修清史,既是面向全體中國人的,也是面向全世界各國家、各民族的。在諸多文化體系中,只有中華文化連綿數千年,持續發展沒有中斷。這個事實本身就表明中華文化具有偉大的生命力、強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然而,這一切並不是自發地實現的,因為文化需要人來傳承。今天我們纂修清史,正是在繼承、發展和弘揚五千年悠久的中華文化。但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華傳統文化面臨著繼往開來、重鑄輝煌的挑戰。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與世界文化進行有效的對話、交流,這是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通過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交流、踫撞,中華民族文化將成為世界文化中具有獨特魅力的部分。我們今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纂修清史,應清醒地認識到這一現實,積極探尋不同文化的“交匯點”,在纂修清史的過程中不僅能做到光大中華文化,而且能促進全球文明。

清史研究的中心在中國,優秀的清史專著,應該出自中國歷史學家之手,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這也不排斥了解和有選擇地汲取外國學者研究中的積極成果,及時地介紹和評析海外清史研究的學術思潮、前沿問題、熱點問題和重要成果,加強海內外清史研究學者的交流。

正是基于上述基本認識,經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批準,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編譯組決定編輯出版《清史譯叢》。該譯叢將視具體情況,通過“專題研究”、“論著及文獻選譯”、“學術綜述”、“名家訪談”、“海外專稿”、“理論爭鳴”、“論點摘編”、“新書書評”等欄目,及時地將海外清史研究的最新動態介紹到國內來。《清史譯叢》是廣大清史研究者、愛好者共同的園地,讓我們共同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她,使其在清史纂修工程中能夠做出更大的貢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