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藝圓融:馬一浮文化哲學研究

六藝圓融:馬一浮文化哲學研究
定價:156
NT $ 136
  • 作者:許寧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0466862
  • ISBN13:9787500466864
  • 裝訂:278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文化危機是中國文化哲學的產床。以馬一浮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痛心於傳統價值系統的崩潰,迫切希望從哲學層面考察和反思文化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評價和衡斷世界文化反觀下的民族文化的價值及其限度,貞定和重構中國社會的道德譜系和文化秩序,冀求傳統文化的現代轉生和中西文化的互動與貫通,這一切構成了20世紀初中國文化哲學思潮勃興的思想動因和歷史背景。

導論部分介紹了中國現代文化哲學發生的時代背景和主要流派,指出在持續的文化討論中出現了頗具特色的三大文化哲學流派,即自由主義的西化派、保守主義的現代新儒家和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派。並進而圍繞論主馬一浮簡述其治學和講學的人生際遇和思想發展,基於現代新儒家的共同文化立場和馬一浮的自身理論建構,在近現代中西文化沖突的思想史背景下,本書認為將馬一浮的思想體系理解和把握為整體貫通的文化哲學創造,可能更接近於他的思想原貌。

馬一浮文化哲學的理論建構既依傍傳統思想資源,又具有獨特的理論視角,在其哲學文本的表象下隱藏着其特有的邏輯構成,表征着其主要理論組成部分及諸范疇系統的邏輯關聯,體現了一條清晰的思想線索,即由作為邏輯起點的判教論到范疇層面的名相論,再到作為理論基礎的心性論和邏輯展開的六藝論,最后歸結為人格層面的證人論。
 

目錄

導論:微茫不辨山川勢
第一節 文化危機與文化哲學
一 文化危機
二 中國文化哲學與現代新儒家
三 現代新儒家文化哲學的宏觀省察
第二節 馬一浮的治學與講學
一 學凡三變
二 講學與著述
三 隱居西湖
第三節 馬一浮的文化哲學
一 馬一浮文化哲學的定位
二 馬一浮文化哲學的特征
三 馬一浮文化哲學的內在理路
第一章 判教論
第一節 判教與現代新儒家
第二節 馬一浮的判教觀
一 判教
二 判教與分科
三 實理與玄言
四 聖人一貫之學
第三節 馬一浮的文化判教
一 判儒家文化
二 判儒釋道三教
三 判中西文化
四 文化意蘊
第二章 名相論
第一節 義理與名相
第二節 理氣
第三節 知能
一 從性起修
二 全修在性
三 性修不二
第四節 止觀
一 止與涵養
二 觀與致知
三 止觀雙運
第五節 《老子注》中的名相圓融
一 本體論:實相與大道
二 認識論:三諦與有無
三 修行論:止觀與虛靜
四 辯證論:圓融與和同
第三章 心性論
第一節 心兼理氣
一 釋「心」
二 心具理
三 心兼理氣
第二節 心統性情
一 釋「性」
二 性與習
三 性與情
四 心統性情
第三節 心外無物
一 釋「物」
二 性外無事
三 心外無物
四 與物同體
第四節 本體與功夫
一 本體、功夫與效驗
二 功夫分別
第四章 六藝論
第一節 國學即六藝
第二節 六藝統攝一切學術
一 六藝統攝於一心
二 六藝統攝諸子
三 六藝統攝四部
四 六藝統攝西學
第三節 六藝價值系統
第五章 證人論
第一節 人格辨
一 人格之辨
二 人格之范
三 人格之成
第二節 讀書法
一 讀書之心
二 讀書之序
三 讀書之道
四 讀書之目
第三節 書院規
一 對現代大學制度的批判
二 兩個早期制度設計
三 三個參照樣本
四 辦學三原則
五 四條學規
第四節 六藝教
一 由藝見道
二 詩:情通理境
三 書:自具面目
四 畫:釋回增美
五 印:圓融無礙
第六章 三聖論
第一節 文化批判
一 梁漱溟:鄉村困境的文化批判
二 熊十力:理論困境的文化批判
三 馬一浮:人性困境的文化批判
第二節 文化價值
一 梁漱溟:文化的社會價值
二 熊十力:文化的思辨價值
三 馬一浮:文化的心性價值
第三節 文化主張
一 梁漱溟:路向論
二 熊十力:融合論
三 馬一浮:統攝論
第四節 文化實踐
一 梁漱溟:儒學社會化
二 熊十力:儒學哲學化
三 馬一浮:儒學精英化結語:默然不說聲如雷
第一節 理論特點
一 理論形態的傳統性
二 哲學話題的時代性
三 價值取向的圓融性
第二節 現實意義
一 詮釋學的建構
二 文化學的闡發
三 價值觀的解讀
第三節 歷史局限
一 判教的非歷史主義
二 心性的神秘主義
三 道德的至上主義
參考文獻
后記
 

大凡學過中國哲學史的人,都會對先秦時期的「百家爭鳴」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是中國古代第一個社會劇烈變革的時代:王室衰微,諸侯爭霸;禮崩樂壞,諸家蜂起。傳統的意識形態的大廈轟然坍塌,殷周禮樂、天命權威的社會基礎從根本上動搖,不再具有約束人心的力量。從政治史的角度看,那無疑是一個亂世;而從哲學史的角度看,卻是一個黃金時代。舊有社會意識權威的失落,成為新思想問世的契機。思想家們從各個視角反思傳統觀念的缺陷,發揮思想原創力,構想新社會所需的新思想、新觀念、新規則。史家以「百家」形容當時思想流派之繁多,以「爭鳴」形容當時思想交流之活躍、思想交鋒之激烈。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個歷史時期,堪與先秦時期媲美,那就是20世紀初年。這是一個社會劇烈變革的時期,中國社會正在由古代轉入近現代;這也是一個「百家爭鳴」時期,形形色色的思想流派競長爭高,各種「主義」、各種學說紛紛登場亮相。思想家們以中外文化交流為背景,學術視野比自己的前輩更開闊。一方面,他們致力於「輸入學理」,從西方人的思想庫中搬來進化論、天賦人權論、共和國思想、科學與民主思想、康德哲學、黑格爾哲學、尼采哲學、實證主義、實用主義、柏格森主義、新實在主義、邏輯實證主義,當然還有影響最大、最深的馬克思主義;另一方面,他們致力於「整理國故」,站在新時代的高度運用新觀點、新方法詮釋固有的學術遺產,使之適應新時代的需要,煥發新的生命力。正是在這樣的學術氛圍中,現代新儒家成為中國現代哲學史上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

馬一浮是重要的現代新儒家之一,與梁漱溟、熊十力齊名,被賀麟譽為「中國文化僅存的碩果」。他飽讀中國文化典籍,精通多種外語,融會中外思想資源,創立了獨具特色的現代新儒家思想體系。可是,當前學術界對他的研究很不充分,只有數量有限的幾篇論文和幾本介紹性的著作,幾乎可以說是現代新儒學研究方面的一項空白。目前現代新儒家的研究者,大多從接受西方哲學的影響入手評判學術價值,故而忽略了以拒斥形而上學為特色的馬一浮。有的學者甚至不承認馬一浮在哲學上有創新之處。許寧博士著《六藝圓融——馬一浮文化哲學研究》破除了這種偏見,以獨到的視角揭示馬一浮的思想特質,在關於現代新儒家的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

該書圍繞着馬一浮的文化哲學展開論述,首先評述馬一浮的思想方法,找到判教論這一馬一浮建立文化哲學的思考起點。接着進入馬一浮文化哲學系統的殿堂,剖析其關於理氣、知能、止觀等范疇的哲學意涵,評述馬一浮的名相論。作者對馬一浮的文化哲學作了立體的把握,指出心性論是馬一浮文化哲學的核心。在馬一浮的文化哲學體系中,心兼理氣,心統性情,心外無物,心即本體即工夫。他接着宋明理學講,但講出了新意。作者指出,馬一浮文化哲學的新意就在致力於文化價值的時代重構,以六藝論統攝一切學術,確立真善美的價值目標,倡導證人論的文化精神。作者的這些觀點都發人所未發,有創新之處。該書結構嚴謹,文筆流暢,分析深入,鞭辟人理,切中肯綮,說理充分,結論正確。該書對於全面了解現代新儒家這一文化現象有學術價值和理論意義,對於促進儒學的現代轉化、培育民族精神有應用價值。對話式的詮釋深度不夠,對馬一浮文化哲學的歷史局限的評判亦有些簡略,這可能是本書的不足之處。希望許寧博士繼續研究這個課題,爭取有更多的成果問世。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