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學者認為,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王朝按其進入內地的不同方式,可分為兩類。其一為『滲透王朝』,以十六國、北魏為代表;其二為『征服王朝』,以遼、金、元、清為代表。各北族王朝與漢地的文化關系,並非僅僅是簡單地同化,而是雙向互動涵化少數民族統治階級對漢文化諸因子能夠進行主動的選擇,具體而言,他們對漢文化的態度有所不同。『征服王朝』較傾向于抵制,而『滲透王朝』多傾向于吸收。從北魏的歷史進展來看,則是以孝文帝時期為界限,之前對漢文化采取了抵制的態度,之後則采取了主動的接受政策,最終與漢族同化。自拓跋(王圭)(魏道武帝)于登國元年(公元三八六年)繼代王位而崛起于塞外,同年四月改國號為魏,金戈鐵馬,南征北戰,于天興元年(公元三九八年)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到永熙三年(公元五三四年)孝武帝元修被高歡脅迫逃出洛陽,北魏存國共一百五十年。就其政治、文化來說,主要分為兩個時期,即以孝文帝元宏公元四七一年即位後銳意改革,並于太和十七年(公元四九三年)自平城遷都洛陽為標志,前面的近百年間,六代帝王極力保持其民族舊風俗、舊習慣,拒絕先進的漢文化。到元宏登基,尤其是遷都洛陽之後,廢除鮮卑語言,改姓元氏,效仿南朝體制,全面實行漢化。反映在書法上,則是書風的雅化與書寫技巧的精致與成熟,其中尤以楷書為代表。北魏後期的楷書風格,雖面貌眾多,實則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具有廟堂氣的朝廷官方風格,這類書風的刻石遺存在河南、陝西、山東、河北等地均有發現,其中尤以洛陽邙山地區出土的眾多墓志為集中體現,故書界有『邙山體』之稱;其二為民間書刻的墓志、造像題記等,洛陽龍門石窟有較多遺存,故又稱為『龍門體』。眾多刻石,面貌各異,總的來看,典雅與質樸,是這兩類書風在審美與技法上的根本區別。
本世紀初年洛陽出土的《魏故肴藏令王君墓志銘》(簡稱《王虯墓志》),其風格顯然應屬于『邙山體』一路。據該墓志記載;墓主王虯卒于正光三年(公元五二二年),『四年二月廿七日卜窆于北芒之阿』。其墓志書法風格與正光二年的《宣武帝元恪嬪司馬顯姿墓志》、正光四年的《元引墓志》、正光五年的《元崇業墓志》相若,尤與太和二十三年(公元四九九年)的《齊郡王元簡墓志》、熙平二年的(公元五一七年)的《元新成妃李氏墓志》神似,可見這種書風在當時處于主流地位。
-
顏真卿勤禮碑集字春聯
$146 -
經典碑帖放大本:顏真卿自書告身
$251 -
蜀素帖
$94 -
顏真卿多寶塔碑
$131 -
經典碑帖對臨叢書:趙佶《楷書千字文》
$459 -
蘭亭序
$115 -
黃州寒食帖
$94 -
孫過庭書譜集字對聯
$146 -
寒山子龐居士詩帖
$84 -
歐陽詢《化度寺碑》入門
$198 -
中華碑帖精粹(第二輯)(套裝共20冊)
$2,332 -
嶧山碑
$125 -
歷代名家小楷珍品:張即之
$136 -
經典碑帖對臨叢書:米芾《蜀素帖》《苕溪詩帖》
$459 -
可撕單頁臨帖叢書:曹全碑
$141 -
經典碑帖放大本:趙孟頫書閒居賦
$355 -
黃庭堅行書集字春聯
$146 -
經典碑帖放大本: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
$459 -
張猛龍碑集字春聯
$146 -
柳公權《神策軍碑》
$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