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字伯高,約生于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六七五年),卒于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初仕常熟縣尉,後官至金吾長史,世稱『張長史』。平生『不治他技』,性情奇逸,嗜酒成癖,每次大醉必呼叫狂走,故又稱『張顛』。其母陸氏,是初唐著名書家陸柬之的(�至)女,陸家世代習書,其子陸彥遠為張旭堂舅。張旭少年隨堂舅習書,秉承家學,有良好的家教。
張旭,詞科出身,工詩書,唐玄宗開元年間與會稽賀知章、潤州包融、揚州張若虛以詩文名天下,時稱『吳中四士』。張旭詩語言平易、清閑、俊逸,感情質樸,『句意深婉,無工可見,無跡可求』。他與著名詩人賀知章,李白等交往甚篤,還是酒友,與李進、李適之、崔宗之、李晉、焦循並稱為『酒中八仙』。
張旭為人豪爽豁達,卓爾不群,風流倜儻,交流甚廣,隨行隨書,任情姿性,落筆數行,一片雲煙。與他交往甚密的詩友為其寫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李白曾有詩道:『禁人盡道張某奇,心藏風雲世莫知。三吳郡伯皆顧盼,四海雄俠爭相隨。』高適也有詩曰:『世上漫相識,相翁殊不然。興來書自聖,醉後語尤顛。白發老閑事,青雲在目前。床前一壺酒,能更幾回眠。』杜甫在《飲中八仙歌》寫道:『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其『顛狀』躍然紙上。
本書所收錄的張旭草書三帖為:《肝痛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千字文殘古》。此三帖原石均藏于陝西西安碑林。墨跡與碑刻相比,當然墨跡最能真實地體現書寫者的性情和當下狀態,而碑刻經過刻工的雕琢,無論如何都會將作者原來的筆意遮蔽一些,從而失去筆法中某些精微的東西。所以,我們在臨摹時要學會甄別分析作者的原來筆意。但由于張旭傳世墨跡極少,因而從書法的角度看,《肚痛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千字廣殘古》還是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的。
-
經典碑帖對臨叢書:孫過庭《書譜》
$512 -
江山萬里心:于右任書法集
$1,620 -
經典碑帖對臨叢書:《心經》5種
$496 -
楷書王維詩卷
$84 -
經典碑帖對臨叢書:趙孟頫《洛神賦》《前後赤壁賦》
$459 -
柳公權《神策軍碑》
$183 -
傳世經典書法碑帖:泰山刻石會稽刻石
$252 -
經典碑帖放大本:趙孟頫書閒居賦
$355 -
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
$125 -
近距離臨摹碑帖叢刊:歐陽詢皇甫誕碑
$237 -
米芾大字三帖字字析
$156 -
祭侄文稿
$94 -
蜀素帖
$94 -
「一帶一路」·明心見性集字
$157 -
歐陽詢《化度寺碑》入門
$198 -
經典碑帖放大本:趙孟頫書洛神賦
$417 -
嶧山碑
$125 -
經典碑帖放大本:懷素草書千字文
$459 -
苕溪帖
$84 -
小楷靈飛經
$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