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視野下的中國古代文學闡釋

文化視野下的中國古代文學闡釋
定價:228
NT $ 198
  • 作者:劉明華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日期:2008-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01060536
  • ISBN13:9787101060539
  • 裝訂:平裝 / 32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采取的是文化學闡釋的路向,所論對象均為作家、作品,或某一重要的文學現象及文學公案。、在全書結構上,是以幾個重要的作家或文學現象為綱,從不同的角度人手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解讀其豐富的文學意味或文化意味,並由此形成較為寬闊的學術視野。本書還希望這些個案研究的不同角度能在整體感上產生方法論方面的意義,即作家作品研究在文化視野下可能產生的多重解讀,以及文學研究方法的多樣性的存在。

  全書討論的若干問題,涉及中國古代文學中的若干著名作家、作品和文學公案。其中,對《桃花源記》的研究,個人認為是自己近年在這一領域進行探索、嘗試的代表作。文章從政治學、民族學、地理學、歷史學、宗教學、神話學等角度對陶淵明《桃花源詩並記》進行多角度的闡釋,試圖說明一篇杰出的作品所蘊含的豐富內涵以及世世代代對其無限闡釋的可能性。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和寫作持續了多年,期間也斷斷續續形成文字。但完整的研究成果,是在本書出現的。說“(幾)十年磨一篇”,也是非常符合實情的。其間收集資料、清理思路的過程中所需要的沉潛與偶有所得的發現的快樂,也只有個中人能夠體會。杜甫的人道主義思想是以往研究中涉及但未能深入的一個問題,本書從中國文化精神和中國知識分子傳統的角度對其進行闡釋,拈出“民胞物與”這一文化概念,對其個案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符合中國傳統的,也是可以與人道主義的內涵匯通的;他如從唐代貶謫制度和量移制度考察士人的復雜心態及其相關作品;從接受心理的角度考察作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的變遷和定位;從宋代尤其是南渡之初的禁樂制度考察宋詞獨立于音樂的文體演變過程;從宋代著名的烏台詩案考察政治上的高壓對文學產生的影響和中國文字獄盛行的政治文化背景等,都試圖對一些特定的文學現象、文學人物、文學事件,進行文化視野下的闡釋,並力圖有所創獲。這些文字,也是自己多年的研究和教學思路的成果,是一些研究生共同對這一思路認可,並全力完成的成果。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認為此書的出版是有特別的意義的。這既是自己的研究思路的拓展,也是自己努力實踐的研究型的教學的一次總結。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理想性‧神秘性‧歷史真實——對《桃花源記並詩》的多重解讀
 1 理想性——超然純美的世外桃源
 2 神秘性——仙界奇遇的結構模式
 3 山川形勝與原型之爭
 4 避亂異地與聚族而居
第二章 杜甫的民胞物與情懷——中國式人道主義的典型情感
 1 身受感同的推己及人
 2 “民胞物與”的情懷
 3 寬容的悲憫者
第三章 李杜友誼的歷史演進——兩個天才詩人的認同之解讀
 1 初逢洛陽——從激情的崇拜到冷靜的反思
 2 困居長安——從求仕的屈辱到對自由的感悟
 3 亂世飄泊——從心靈的共振到人格的追隨
第四章 李杜筆下的女性題材——李杜女性觀念比較
 1 喻指與寫實——李杜女性題材的虛與實
 2 飄逸與沉郁——李杜女性題材的審美變化
 3 紅顏禍水與紅顏薄命——杜貴族女性題材透視
 4 渴求與禮贊——從李杜婚姻看抒情主體的差異
第五章 道家思想與李白的超越追求——李白人格理想的文化特征
 1 儒道消長與李白的獨立人格
 2 李白的功業理想的自我實現特征
 3 自我實現與李白詩歌現實內容的弱化
 4 功成身退的道文化指向
第六章 量移制度下的貶謫文人心態——特殊文人群體的文學心理解讀
 1 量移的對象、種類及始見時間考
 2 唐代量移實施的具體情況
 3 量移與唐代政治斗爭
 4 量移與唐代貶謫士人心態
第七章 烏台詩案的政治文化解讀——比興傳統與文字獄
 1 烏台詩案概述
 2 台諫的表現及其對涉案詩文的闡釋
 3 蘇軾的表現及其對涉案詩文的闡釋
 4 烏台詩案對蘇軾的影響
 5 宋人與後人對涉案詩文的闡釋
 ……
第八章 南宋樂禁與宋詞的案頭化
第九章 從詩人到文化
第十章 從“微言大義”到“詩無達詁”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劉明華先生長期從事唐代文學研究,我與他久已相識,並多有學術交往。特別是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十一屆年會暨唐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由明華先生主動承辦,于 02年在西南師範大學召開,有國內外一百多位學者參加,西南師大為唐代文學研究提供廣泛交流的一次極好機遇,學者印象深刻。

據明華先生告及,他于青年時即有機會閱讀杜甫詩作,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文革期間上中學及後下鄉當知青時9就連續閱讀倪海曙《棄歸吟》、蘇仲翔《李桂詩選》等前輩學者的書,後在大學求學時听曹慕樊先生所講之“杜詩選讀”選修課。此後,他就進一步專研杜詩,在讀碩士學位時即研究杜詩修辭藝術,後撰一書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後來又撰寫、出版一本關于杜甫思想研究的書,是從“社會良知”的角度切入對杜甫的思想和影響進行探討,其間有些章節,也曾作為單篇論文,修改後在《文學遺產》等刊物發表。前幾年,即 02年,就將此二書一並收人其所著《杜甫研究論集》(重慶出版社),成為書中的上、中兩編。另于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又從文體繁榮角度來審視文學史發展,就唐宋文學中最重要的五種文體(詩、詞、文、小說、批評)之演變,對唐宋文學史進行新的觀照,書名為《叢生的文體——唐宋文學五大文體的繁榮》,于2002年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

現在,明華先生又于中華書局出版新著《文化視野下的中國古代文學闡釋》。應當說,上述二書,即《杜甫研究論集》、《叢生的文體》,一方面是關于作家作品及文學文體的專題研究,另一方面已蘊含使人深思的文化研究意識。譬如研討杜詩修辭,並非單純從語言學的角度來做修辭研究,而是從修辭學的角度出發,研究杜詩的藝術成就,並通過藝術現象考察作者的生活、性情、思想方法,力圖由此發掘詩人的內心世界。唐宋文體研究,則更進一步將文體演變與文學史發展進程緊密聯系,由此可深切探討唐宋文學的發展軌跡,並可親切了解文人的創作ˋb態。因此可以說,明華先生于ˋˋ、九十年代專題研究所具各的創新思路與探索氣格,已為現在這部文化闡釋新著具備扎實的基礎。

古代文學的歷史一文化角度和方法加以探索,在 世紀前半期,已受到學者的注意。聞一多曾提出︰“文學史為整個文化史中之一環,故研究某時期之文學史,同時必須顧及此期中其他諸文化部門之種種現象。”(《致梅貽琦》,《聞一多全集》第12卷)他在關于《周易》、《詩經》、《楚辭》等闡述中,多顧及“把古書放在古人的生活範疇里去研究”。郭沫若對聞一多所著之《楚辭校補》,就稱此書“是屬于文化史的範圍,應該是最高的階段”(《聞一多全集‧序》)。陳寅恪的文化史評論更為明確,在《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中,都反復強調種族與文化是研究中古史最要的關鍵,而種族與文化二者相比較,文化則帶有更為本質的屬性。他在唐代白居易、元稹的論述中,多能從具體事節探討文化現象,並從而探索文人心態。因此我在上世紀’ˋ十年代後期所寫的一文中就說︰“作為一代史學大師,陳寅恪是有他的學術體系的。這個體系,不妨稱之為對歷史演進所作的文化史的批評。”(《一種文化史的批評——兼談陳寅恪的古典文學研究》,《中國文化》創刊號,1989年)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