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
定價:125
NT $ 109
  • 作者:王英睿
  • 出版社:中國文聯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5957821
  • ISBN13:9787505957824
  • 裝訂:145頁 / 24 x 16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古箏是華夏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樂器之一,以其悠久的歷史、經典的傳世名作,獨特的音韻以及深厚的文化內涵,被喻為「眾樂之師」,歷經數千年不衰,並且在當代倍受人們青睞。目前中國的古箏愛好者和彈奏者已超過二百萬人,其影響波及到海內外,被海外華人視為「華夏後裔的標志」、「炎黃子孫的信物」。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箏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作者在書中通過故事講述,以古箏藝術相關的人和事為主線,生動地描述了古箏千百年來的發展歷程,讓喜歡和關注古箏藝術的讀者從中真切感受到古箏藝術的永恆魅力。
 

目錄

前言
一、仁智之器,雁行神州——春秋戰國時期
1. 箏的起源與傳說
2. 揭開神秘的面紗——考古發現深埋地下的「秦箏」
二、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素漢魏晉南北朝
1. 箏樂迎來首個輝煌期
2. 李斯諫逐客與「退彈箏」
3. 羅敷彈箏拒絕趙王
4. 京房發明十三弦箏
5. 曹氏兄弟與秦箏
6. 《箏賦》第一人侯瑾
7. 阮禹彈箏悅曹操
8. 南朝帝王與秦箏
9. 索丞與《雍門調》
10. 箏樂流傳高麗
三、奔車看牡丹,走馬聽秦箏——隋唐盛世
1. 箏樂藝術的鼎盛期
2. 善本昆侖斗樂
3. 開元第一箏手薛瓊瓊
4. 白居易的箏詩與箏緣
5. 范奴還魂授箏曲
6. 《湘水曲》的傳說
四、哀箏聲聲鳳凰鳴,彈盡南聲與北聲——宋元時期
1. 箏樂藝術的亦雅亦俗期
2. 負帝蹈海的《崖山哀》
3. 關於是否「廢箏」的辯論
4. 元世祖欽定《白翎雀》
5. 十四弦箏的出現與應用
6. 「二晏”與秦箏
7. 遼宮的「觀音」冤案
8. 蘇東坡西湖遇箏女
9. 「倩女離魂」助夫高中
五、弦上山水,人間冷暖——明清時期
1. 箏樂藝術的俗化期
2. 西勝寺的「仁智之聲」
3. 青樓奇女薛素素
4. 康海的一世箏緣
5. 柳如是慧眼識唐箏
6. 李闖王的秦箏緣
7. 唐彝銘棄政習箏
8. 箏伴藝人播四方
9. 箏在少數民族中的應用
六、茫茫九派流中國
1. 「中州古調」河南箏
2. 「齊魯大板」山東箏
3. 「韓江絲竹」潮州箏
4. 「漢皋遺韻」客家箏
5. 「武林逸韻」浙派箏
6. 閩南福建箏
7. 延邊伽佴琴
8. 內蒙古雅托噶
9. 「真秦之聲」陝西箏
10. 箏曲《漁舟唱晚》
七、新中國古箏六十年
1. 首個輝煌(1949—1965)
2. 意外繁榮(1966—1976)
3. 繁盛與困惑(1977至今)
 

21世紀,人類文明跨入一個全新的時空。

不管是否願意,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乃至每一個人都被這個時空一網打盡;

無論是否承認,每一種文化傳統,每一種文化元素,甚至每一種文化基因都面臨着決定性的選擇。

因為,憑借科學技術原創而生發的文化創新正在超強提速,伴隨全球一體化而彌散的文化消費令人眩目。

當此考驗,開放的中國生機煥然,不僅實現了國民經濟的高速度增長,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而且重視和諧文化的建設,既立足於本土、傳統、民族,又面向世界、現代、未來,弘揚中華文化,共享人類文明,致力於推動和諧世界的進程,引起全球性的關注。

在實現社會轉型,以及工業化、城市化、后工業化等現代化過程中,我們沒有驚慌失措,我們沒有麻木不仁,我們更沒有放棄責任,而是登高望遠,審時度勢,科學決策,精心部署實施,解決了觀念、人才、技術、資金、市場等方面的困難,進行了各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轉型、創新、開發等實踐,發展了文化生產力,協調了文化生產關系,實現了文化轉型,確保了國家文化安全,參與了當代世界多元文化的創造與共享。

其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便是我國始自20世紀80年代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倡導、對中華文化遺產所進行的保護行動。由於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文化藝術界的堅守與躬行,全民族的積極參與,至今,我們已經建立起文化遺產保護的領導體制,制定了文化遺產保護的全面規划,采取了包括國際保護、國家保護、民間保護、教育保護、法律保護、學術保護、產業保護在內的一系列舉措,實施了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國家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開展了對文化遺產傑出傳承人的命名,建立了國家遺產日制度,公布了一批國家文化遺產目錄,申報成功了數十個世界遺產項目,加速了文化遺產立法的步伐。

由此所引發的文化盛事不可勝數,但見孔子學院大大方方走向世界,滿足了各國人民揭示「中國奇跡」的語言需求;以「百家講壇」為代表的文化講古深受歡迎,對華人社會的歷史傳統「充電」及增強文化認同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傳統節日的恢復如雨后春筍,城鄉人民的文化生活日趨豐富;整理國故正在拓展其廣度與挖掘其深度,使儒學的第四次重振雄風漸成可能;各少數民族的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保護與利用,多元一體的精神家園多姿多彩;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不斷加強,中華文明日益顯現出「和諧萬邦」的魅力。

這一切,昭示了這樣一個光輝燦爛的文化前景:一次中華民族的偉大復新已經悄然開始,一個以大繁榮、大發展為標志的文化建設新高潮正在光起,一起中西文化的平等對話正式開啟。

越過高山,跨過險灘,驀然回首積淀五千年的文化傳統,我們慨流先人的驚人智慧、偉大創造、博大胸懷。

保護遺產,反思歷史,我們終於發現它們並非是前進的障礙、發展的負擔,反而是精神的支撐、知識的寶藏,更是政治建設、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的不竭資源與永久動力。

展望未來,擁抱世界,我們確信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的根本標志也是中國與世界互相理解的唯一橋梁。我們與它相伴始終。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歷時兩年創意出版了這套「中國國粹藝術讀本」叢書。其目的是向國人、尤其是青少年傳承我們民族藝術創造的結晶,也向世界只展示中國文化的精粹。對於這項工作,中國文聯極為重視,不僅給予資空支持,而且孫家正主席、胡振民副主席親任編委會主任具體指導;國家新冥出版總署的關弋具體表現在為其特批立項,並保障出版書號;中國文聯出夭社將之確定為精品工程,力求精心設計、精心組織、精心實施,李舒東、災建民、奚耀華、朱輝軍、王利明等領導及張海君主任等堪稱鞠躬盡瘁,編輯和作者們不計名利和精益求精的態度更是令我感動。

庚勝不才,卻參與和見證了世紀之交啟動中華文明復興及其遺產保護的全部過程,還非常榮幸地擔任這套「中國國粹藝術讀本」叢書的主編。這雖革我的能力與地位所及,卻是我不可推辭的使命。

我所期待的是:通過這套叢書,中國的國粹藝術能為廣大讀者所認識、珍愛、傳承,中國的文化遺產能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保護、利用,中國的精神財富能為全人類所共有、共賞、共享。

如果因為這套叢書的問世而使國人更加自尊、自信、自愛、自立、自強,我將感到十分欣慰;

如果由於這套叢書的存在使世界了解中國更加客觀、全面、理性、准確、人文,我將感到非常愉悅。

21世紀,人類文明跨入一個全新的時空。

這個時空不排斥古老,它秉持「推陳出新」。

這個時空不拒絕外來文明,亦主張「中為洋用」。

要麼,御新時空如神駿;要麼,被新時空所異化、吞沒。

是為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