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土地質量指標體系及應用研究

區域土地質量指標體系及應用研究
定價:330
NT $ 287
  • 作者:郭旭東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30204972
  • ISBN13:9787030204974
  • 裝訂:250頁 / 26 x 19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對土地質量及土地質量評價的基本概念與理論框架進行了系統總結,重點論述了基於PSR框架的針對土地退化問題的土地質量指標的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和發展趨勢,並以黃土丘陵典型生態脆弱區為例,通過大量的野外實測數據,詳細闡述了包括指標體系建立、評價方法選擇、土地質量屬性要素空間分異等在內的基於PSR框架的土地質量評價研究。

本書可供從事土地質量及相關研究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及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土地管理的相關人員參考。
 

目錄

前言
上篇 區域土地質量評價的理論與方法
 第一章 緒論
  一、土地質量與土地質量評價
(一)土地質量的基本概念
(二)土地質量與土壤質量
(三)土地質量評價的基本思路與框架
  二、基於PSR框架的土地質量指標體系
(一)基本概念與指標框架
(二)研究進展
(三)趨勢與展望
  三、國內外主要土地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一)國際土地質量指標計划
(二)FAO土地評價的土地質量指標
(三)針對土地退化問題的土地質量指標
(四)農用地分等定級的土地質量指標
(五)農業部耕地地力等級划分中的土地質量指標
 第二章 基於文獻分析的土地退化評價指標分析
  一、文獻資料來源及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
(二)檢索方式
  二、土地退化文獻概況
(一)中文文獻
(二)英文文獻
(三)綜合統計分析
  三、土地退化綜合評價指標統計分析
(一)中文指標統計分析
(二)英文指標統計分析
(三)遙感監測的指標統計分析
  四、土壤侵蝕評價指標統計分析
(一)中文指標統計分析
(二)英文指標統計分析
(三)遙感監測指標統計分析
  五、土地沙化評價指標統計分析
(一)中文指標統計分析
(二)英文指標統計分析
(三)遙感監測指標統計
  六、主要結論
 第三章 土地質量評價方法研究
  一、土地質量評價主要方法與趨勢
(一)單因素與多因素評價方法
(二)定量線性統計方法和非線性統計方法
(三)人工智能評價方法
(四)基於遙感技術的土地質量評價方法
(五)主要趨勢
  二、綜合指數法
(一)方法簡介
(二)基於綜合指數法的區域土地質量評價——以環北京地區為例
  三、高光譜數據分析法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二)關鍵技術與方法
(三)基於高光譜數據的土地質量評價技術流程
(四)基於高光譜數據的土地質量評價——以氧化鐵為例
  四、社會調查方法
(一)方法簡介
(二)基於社會調查的土地質量分析——以PRA為例
下篇 黃土丘陵溝壑區基於PSR框架的土地質量評價
 第四章 陝西省安塞縣土地質量指標體系構建與評價
  一、研究區概況
(一)地理位置
(二)氣候
(三)地貌與土壤
(四)植被與土地利用
  二、多重尺度土地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評價方法
(一)土地質量評價的過程與方法
(二)縣域土地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與方法
(三)小流域土地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與方法
  三、縣域土地質量時空評價
(一)縣域土地單元質量評價
(二)縣域整體土地質量評價
  四、大南溝小流域土地質量時空評價
(一)大南溝小流域1998年土地質量評價
(二)大南溝小流域退耕格局下土地質量動態評價
(三)大南溝小流域土地質量綜合評價
 第五章 陝西省橫山縣土壤屬性空間變異與土地質量評價
  一、研究區概況
  二、朱家溝小流域土壤屬性空間變異特征研究
(一)研究方法
(二)土壤物理性質空間變異及預測
(三)土壤養分空間變異及預測
  三、縣域土壤屬性空間變異特征研究
(一)研究方法
(二)縣域土壤物理性質空間變異及預測
(三)縣域土壤養分空間變異及預測
(四)土壤屬性空間變異的尺度分析
  四、縣域土地質量評價
(一)評價指標與方法
(二)評價結果
參考文獻
圖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