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資與中國工業行業技術創新

外商直接投資與中國工業行業技術創新
定價:192
NT $ 167
  • 作者:杜健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30212207
  • ISBN13:9787030212207
  • 裝訂:212頁 / 24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外商直接投資(FDI)在推動中國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書系統回顧了外商直接投資與產業技術創新方面的相關理論,力圖構建一個FDI溢出效應發生機制的完整模型一從FDI到創新驅動再到創新產出這樣一個線性環節,同時為技術創新的環境因素和能力因素所影響,進而充分認識FDI條件下的技術溢出效應在中國工業產業技術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利弊。在中國的市場體制日趨完善、世界經濟一體化日益加強的今天,本書對於中國選擇一種可以充分利用FDI長期增長效應的模式,制定相關的經濟政策和技術政策,進一步改善中國制造產業的創新環境和創新能力,實現經濟、社會和諧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書內容系統全面,結構合理,緊密結合實際,對各級政府決策者、企業管理者、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及高等院校經濟類專業的教師和學生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篇 理論篇
第1章 緒論
1.1 FDI與中國的工業發展
1.1.1 新世紀中國工業行業技術創新的作用日益突現
1.1.2 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技術發展的影響日益增強
1.2 問題的提出
1.3 研究目標和意義
1.4 研究內容和方法
1.4.1 主要研究內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結構安排
第2章 技術創新與外商直接投資的相關理論綜述
2.1 技術創新管理的理論
2.1.1 技術、技術創新的界定
2.1.2 技術創新、技術進步與經濟發展
2.1.3 技術創新的來源
2.1.4 技術創新的驅動系統
2.2 FDI的技術溢出效應研究
2.2.1 FDI技術溢出的界定
2.2.2 外商直接投資理論的研究回顧
2.2.3 FDI溢出效應的本質和形式
2.2.4 FDI技術溢出的途徑
2.3 FDI溢出效應與技術創新的實證研究
2.3.1 技術創新理論與FDI理論聯系
2.3.2 FDI溢出效應與技術創新的實證研究
2.4 研究現狀的述評
第二篇 推理篇
第3章 FDI技術溢出效應的模型構建
3.1 關於中國FDI的理論爭論和實證證據
3.2 FDI技術溢出效應的總體概念模型
3.3 創新產出與FDI流入
3.3.1 創新產出與FDI的直接關系
3.3.2 創新投入的中介作用
3.4 創新驅動因素的中介作用
3.4.1 技術體制的中介作用
3.4.2 市場結構的中介作用
3.5 影響FDI技術溢出的因素及其調制作用
3.5.1 吸收能力的調制作用
3.5.2 技術差距的調制作用
3.5.3 技術密集度的調制作用
第4章 研究方法和變量度量
4.1 數據的收集
4.1.1 研究對象
4.1.2 數據來源
4.1.3 數據取舍
4.2 變量度量
4.2.1 被解釋變量
4.2.2 解釋變量
4.2.3 中介變量
4.2.4 調制變量
4.3 主要分析方法
第三篇 實證篇
第5章 創新產出與FDI
5.1 創新效益FDI參與度和創新投入強度關系研究
5.1.1 37個工業行業創新效益指數動態比較分析
5.1.2 創新效益和FDI參與度的間接模型分析
5.1.3 吸收能力和技術差距對FDI和創新效益間的調制效應研究
5.1.4 研究小結
5.2 創新效率、FDI參與度和創新投入結構關系研究
5.3 出口指數和FDI參與度的關系研究
5.4 邊緣化程度和FDI參與度關系研究
第6章 創新驅動與FDI
第四篇 實踐篇
第7章 FDI對中國家電產業技術創新的影響
第8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1 中國37個工業行業划分
附錄2 37個工業行業FDI參與度的因子得分
 

創新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伴隨着知識經濟發展和經濟科技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國家的創新能力對實現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創新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1912年熊彼特開創了「創新經濟學」,指出「創新是一陣創造性破壞的狂飆」,「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引擎」。隨着科技創新速度的加快,以全球化、信息化、可持續發展為特征的新型工業進程的加速,特別是近年來全球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轉變,「創新管理與持續競爭力」研究已成為當代國內外管理學界所關注的焦點。

在實踐中,中國經濟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資源消耗型增長模式所形成的隱患日漸突顯。三大瓶頸嚴重地制約着中國向現代化邁進的步伐,即過度依賴重度消耗自然資源(尤其是礦物質能源)和人口資源所形成的「資源瓶頸」;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嚴重依賴外來技術和外資的「拉美化」增長所導致的「自主知識產權瓶頸」;當代科技革命所要求的現代管理范式轉變與大量企業和部門的基礎管理水准仍低於原始的泰勒制科學管理要求的雙重「管理升級瓶頸」。顯然,沒有創新的推動,中國國家、區域、產業和企業各層面上的競爭力就無法提升,就不能形成真正的持續競爭力。

為此,實現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必須實現三大戰略性轉變:一是競爭力基礎的轉變,即從自然資源的密集消耗向知識資源的創造性應用轉變;二是資源整合途徑的轉變,即從封閉環境下的區域性資源消耗向開放環境下的全球資源共享轉變;三是創新模式的轉變,從引進、模仿性創新向原始性刨新、突破性創新、完善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構建等自主創新模式轉變。

當前,着力自主創新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全國科學技術大會都明確強調:必須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技發展的戰略基點,作為提升競爭力的首要選擇,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顯然,「創新管理與持續競爭力」研究對於實現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主導模式的轉變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和理論前沿性。

「創新管理與持續競爭力」研究是為數不多的兼容戰略管理、技術管理、營銷管理、信息管理、組織行為理論、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系統分析以及產業經濟學等經濟科學的集成式管理科學學科領域。隨着創新經濟理論、新制度經濟學、技術變革經濟學、技術創新管理學、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理論、知識管理學等理論的不斷發展和成熟,圍繞創新管理和持續競爭力的相關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已經成為當代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乃至工學的重要學術研究領域。而在當前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經濟社會所進行的大規模制度變遷和產業升級、增長模式轉變,為開展相應的重大現實問題導向的理論前沿研究提供了極其豐富的土壤,孕育着實現具有世界性學術前沿意義的重大理論創新的歷史機遇。

浙江大學「創新管理與持續競爭力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是中國創新管理領域的重要研究基地,秉承浙江大學「求是、創新」校訓,以其最早在國內開展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管理和企業管理變革方面的實證研究和擁有一流的國際協作網絡而著稱。

早在1979年,浙江犬學成立的科學管理系,率先在中國開展了科研管理、技術管理、創新與創造管理領域的研究,並於該年招收了中國改革開放后的首批管理類碩士研究生。1986年,浙江大學擁有了中國第一批建立的管理類博士點——「科技與教育管理」博士點,是當時唯一一個以科技管理為特色的博士點。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在許慶瑞教授的帶領下,浙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在國內率先明確了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研究路線。許慶瑞教授所著的《技術創新管理》是當時國內技術創新研究領域的第一部專著,對技術創新管理理論在中國的傳播以及引起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技術創新工作的重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最早在國內主辦技術創新國際會議(ISMOT’’95),得到了世界主要發達國家著名學者的首肯;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第一個技術創新研究重大項目的主要參與單位,對中國技術創新理論體系的完善起了重要的作用;率先在國際權威雜志IEEE-TEM上介紹中國技術創新的特征。

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浙江大學在引進和學習借鑒國際創新管理理論與方法基礎上,基於全球化、信息化、可持續發展浪潮的大背景,結合中國創新管理的實際,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在國內率先開展了「二次創新的理論與模式研究」(1993)、「綠色技術創新」(1993)、「信息技術與管理變革」(1995)、「企業核心能力與創新戰略」(1998)、「我國企業全球化制造與二次創薪戰略」(1999)、「企業技術能力理論與實證」(20()1)、「我國復雜產品系統創新過程及評估體系研究」(2002)、「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創新范式」(2003)等方面的開創性研究。創造性地相繼實現了三個理論突破,即二次創新理論、組合創新管理范式、全面創新管理(TIM)范式等具有原創性的理論研究成果,並秉承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結合的研究傳統,開發了企業技術創新的系統動力學模型、企業技術創新審計模型等應用創新管理工具,在國內外重要的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一定影響,對推動中國該學科領域的學科建設和發展,促進中國企業創新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推進高科技產業化,做出了重要貢獻,產生了重大的社會經濟影響。

多年來,浙江大學團隊在創新管理領域的研究始終堅持理論密切聯系實際的傳統。在創新管理理論方面既密切跟蹤國際最新研究動態,把握學科前沿;又積極地結合中國企業的管理創新實踐,努力發展符合本土實際的創新管理理論,將理論研究成果應用於中國的企業實踐並融人國家最高決策。例如,參與了國家有關部委和省有關部門的技術引進政策和技術發展戰略的決策咨詢,推動了國家和地方技術創新政策的科學設計;特別是對國家和省技術中心建設與完善獻計獻策;為海爾、南化、熊貓等著名企業建立技術中心提供了咨詢,有力地推動了技術創新研究在我國的蓬勃開展和創新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對「國家技術創新工程」的推出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此外,還通過與浙江省和杭州市等地方各級政府密切合作,積極提供決策咨詢和創新管理培訓,如主持開展了「浙江省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划研究」,與浙江省經貿委合作開展了省級技術中心評估認定等,對區域創新體系的建立完善和企業技術創新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很大貢獻,受到了有關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

廣泛的國際合作網絡進一步拓展了浙江大學創新團隊的視野,提升了研究水平。20世紀80年代初,老一輩教授到世界「技術創新管理」領域的頂尖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等)的訪問學習開創並奠定了浙江大學團隊在創新管理研究領域中的基石。后續派出的中青年學者,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威斯康星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英國劍橋大學、蘇塞克斯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德國基森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高校,師從著名教授並進行合作研究(例如,完成了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資助的項目「提高企業自主技術創新能力研究」、建立了「浙江大學一劍橋大學全球化制造與創新管理聯合研究中心」等),所建立的密切聯系和良好合作關系,則進一步促進了浙江大學在這一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基本同步。

自正式成立「創新管理與持續競爭力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后,浙江大學團隊更致力於建設一個重要的開放式研究平台。先后邀請了數十位國內外著名的創新管理學家來學校講學,交流科研成果,如英國劍橋大學的Gregory 教授(全球化制造與創新)、美國哈佛大學的Chistensen教授(裂變式創新)、丹麥Alborg大學的Lundvall教授(國家創新系統)等。積極倡導並舉辦多種創新管理領域的高層次、高水平國際會議。成功舉辦了4屆技術創新與技術管理國際研討會(ISMOT系列會議1995,1998,2002,2004),該會議已成為我國技術創新與技術管理領域中最具規模和水平,並在國際上較有影響的重要國際性學術盛會之一。2005年11月成功舉辦了首屆「全球化制造與中國高層研討會」(GMC’’05),與會的國家、省市領導和國內外專家學者探討全球化制造的發展戰略與創新之道,對中國制造業企業參與全球化制造將產生積極的幫助和影響,具有深遠的意義。倡議並發起的「中國青年創新論壇」已經成功舉辦3屆,現在已經成為國內創新研究領域高層次並極具吸引力的系列會議之一。

目前,本創新基地的主要研究領域有:創新與區域發展、信息技術與管理變革、全球化制造與創新、組織變革與產業發展、綠色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創新教育與創業精神等。

本創新基地將以國際化、開放式、網絡化的建設理念和全新的管理模式和運作機制,力爭在3~5年內把本基地建設成為創新管理與持續競爭力研究領域中國際一流的學術研究基地,政府和企業的具有權威性的思想智囊庫和決策咨詢中心,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培訓基地,信息資料匯集和權威分析發布中心。在創新管理與持續競爭力研究的理論與方法體系上實現重大突破,在國際學術界獨樹一幟。

本叢書是創新基地成員辛勤努力、踏實工作的創新性成果的結晶,它們大都為高水平科研項目的成果,以實證研究為主,務實而不失創新。作者們都力圖體現浙江大學多年來一直堅持不懈的「求是、創新」精神,展示自己的真知灼見,與各界同仁分享探索真理的快樂。

巨變的中國,以其新時代的鮮明特征呼喚着我們去無畏地探索真理,用科學精神去解開現實中的奧秘,用自己綿薄的智慧去揭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細節之妙,用創新的勇氣去開拓新的攀登之徑。我們將努力基於而不囿於長期的研究積淀和優勢,圍繞「創新管理與持續競爭力」的主題,面向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尋求「學科推動」與「重大現實問題導向」之間的最佳結合,抓住管理理論正在發生深刻的范式轉變的契機,以創新管理與持續競爭力的研究為突破口,實現創新管理理論研究上的「追趕」和「跨越」。

吳曉波
2006年5月7日於求是園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