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選擇研究:以價值論為視角

道德選擇研究:以價值論為視角
定價:150
NT $ 131
  • 作者:王敬華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0473346
  • ISBN13:9787500473343
  • 裝訂:238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為指導,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視閾中,探討道德選擇問題;在梳理學術界對道德選擇問題的研究現狀,考察道德選擇問題的理論淵源,界定選擇與道德選擇概念的基礎上,分別從「求真」和「趨善」兩個方面論證了道德選擇問題,然後又在界定方法與方法論的一般原理的基礎上,從方法論的角度論證了道德選擇在實踐層面應處理的幾對關系。

作者簡介:

王敬華,男,1959年3月生,山東高唐人。1985年7月畢業於曲阜師范大學政治系,獲教育學學士學位;2006年6月畢業於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倫理學專業)。現為聊城大學思政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哲學系副教授,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倫理學原理、近現代中國哲學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獨立承擔、參與省級課題各一項,獨立出版和參加撰寫學術著作兩部,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目錄

導言
一、選題緣起與研究意義
二、道德選擇問題研究現狀及其不足
三、本書的研究視角、基本思路和框架
四、本書的研究方法和預期創新之處
第一章 道德選擇的概念、根源和條件
第一節 道德選擇的理論淵源
一、中國哲學中的道德選擇思想
二、西方哲學中的道德選擇思想
三、中西道德選擇思想的分野與對話及其現代啟示
第二節 選擇與道德選擇
一、選擇的概念與實質
二、道德選擇及其內涵
三、道德選擇的特征
第三節 道德選擇的根源與前提條件
一、道德選擇根源於人的存在的二重性
二、道德選擇的前提條件
三、道德選擇的自由與責任
第二章 事實、價值與道德選擇
第一節 休謨問題的提出及解決方案
一、休謨問題的提出
二、求解休謨問題的諸方案述評
第二節 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內在統一性
一、實踐唯物主義對事實與價值關系問題的解決
二、事實與價值的內在關聯
第三節 道德選擇中的「是」與「應當」
一、「是」與「應當」的哲學意蘊
二、道德選擇: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統一
三、道德選擇:德行與智慧的統
第三章 道德沖突與道德選擇
第一節 道德沖突概述
一、道德沖突及其產生的條件
二、道德沖突的根源與實質
三、道德悖論:道德價值沖突的特殊表現
第二節 道義論與功利論關於道德沖突的思想
一、康德的道義論
二、邊沁和穆勒的功利論
三、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對道義論與功利論的揚棄
第三節 道德沖突中道德選擇的「經」與「權」
一、道德沖突的特殊境遇例析
二、中國哲學「經」與「權」問題概說
三、經權的含義、特征與類型
四、經權變通的基本原則
第四章 道德選擇的價值標准與方法論
第一節 道德選擇的價值尺度
一、道德選擇價值標准的確立
二、道德選擇價值標准的辯證性
第二節 自我犧牲的價值與道德選擇
一、應如何理解「自我犧牲」
二、自我犧牲是道德選擇的特殊形式
三、應如何確定自我犧牲的道德價值
第三節 道德選擇的方法論
一、方法與方法論
二、道德選擇的基本方法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所謂道德選擇,指的是人們依據一定的道德標准及其認識,在多種可能的道德行為方式中,自覺地抉擇自己行為方式的一種精神活動。返觀東西方思想史可以發現,道德選擇問題是一個古老而又常新的倫理學基本理論問題。不僅像亞里士多德、康德、馬克思這樣的西方思想家曾經對這一問題有過深入的研究,而且,在具有著實踐理性特點和以成就高尚道德人格為旨歸的中國倫理思想史上,也有不少思想家十分關注道德選擇問題。在諸多的觀點和流派中,有些人主張道德選擇基本上不受客觀必然性的影響,只受個人自由意志的支配;有的則認為,人的行為更多的是受必然性的支配,否認人的道德選擇能力。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反對絕對意志自由論和道德宿命論,認為人是社會關系的產物,因而人的行為不能不受客觀必然性的制約。同時,人又有認識必然性的能力,人們只要認識了客觀必然性及其反映在道德上的客觀要求,就能在道德行為的多種可能性中自由地選擇,並承擔道德責任。因此,正確認識自由和必然以及個人利益與鍪體利益的關系是解決道德選擇問題的基礎。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提高人們道德選擇能力的關鍵,在於使人們深刻認識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和共產主義道德要求,並在實踐中身體力行。這樣,人們就能在各種道德矛盾和道德沖突中,自覺地選擇對社會或他人有益的道德行為,抵制和批評各種不良的道德現象。

今天,世界經濟朝著全球化迅猛發展,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化匯聚態勢,如何從現存復雜多樣的道德觀念、價值體系中作出合乎社會和民族以及自身要求的選擇,已經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在經濟發展不斷進步和物質文明不斷繁榮的同時,人類社會也在精神層面面臨著一系列的危機,這些危機越來越多地體現為人類自身的道德危機和信仰危機。這就要求我們積極從精神、道德、信仰和文化的層面去重新審視自己,努力作出合乎倫理和民族傳統的道德選擇。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物質生產的基礎地位得到高度重視,經濟建設實現了快速發展。然而,以利益、利潤、效率為主導的社會運行機制與以公正、公平、正義和平等為主導的道德選擇機制之間和諧共進、相互促進的程度還不夠。基於此,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強調用科學發展觀來深化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同時,針對人民群眾在精神和文化層面的需求,提出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體現出中國共產黨人對當代中國道德選擇問題的高度重視。

王敬華博士的《道德選擇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一書,從選題角度看,有著明確的問題意識和強烈的現實針對性。作者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為指導,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視閾中,探討道德選擇問題;在梳理學術界對道德選擇問題的研究現狀,考察道德選擇問題的理論淵源,界定選擇與道德選擇概念的基礎上,分別從「求真」和「趨善」兩個方面論證了道德選擇問題,然後又在界定方法與方法論的一般原理的基礎上,從方法論的角度論證了道德選擇在實踐層面應處理的幾對關系。

從哲學、倫理學角度對道德選擇進行研究,有兩種主要的研究路向:一是對現實生活中的道德選擇問題作具體、現實的分析,主要涉及對道德選擇的原則、標准,道德選擇的自由與責任,道德選擇的心理、社會機制等方面的具體分析。二是從形而上的或價值論的視角對道德選擇的哲學依據進行追問,探討道德選擇的合理性問題,即對道德選擇進行整體性研究。從總體上講,目前我們對道德選擇及其機制的系統研究還很不夠,而且大都集中在前一個層面。道德選擇實踐層面的研究,只是問題的結果,不是問題的原因。在這一層面上對道德選擇問題的研究固然具有較強的現實性,但只能涉及人們社會生活的有限層面和部分領域的道德選擇問題,而且這種研究問題的單一模式造成了對道德選擇問題上的研究難以深人,在理論上也難以有較大的突破,不利於推動倫理學對道德選擇問題研究的發展,也難以切實有效發揮倫理學對社會生活的指導作用。倫理學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哲學分支學科,它既需要關注「道德形上學」,同時又需要直面現實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倫理道德問題。也就是說,倫理學的研究應該是形上與形下、體與用的統一。

在借鑒學術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道德選擇研究》一書提出了若干富有創意的理論觀點。比如,該書提出並深入闡述了道德選擇是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統一、德行與智慧的統一。從某種意義而言,這是對中國現在道德教育、道德選擇研究趨向的一種嘗試性糾偏。中國傳統道德是一種義務論、主觀論道德,在道德選擇上注重的是價值判斷而輕視以至於忽視事實判斷。它的基本特征是強調人生在世要盡自己的道德義務,凡事須從自己應有的良心出發。今天,我們無疑要吸收這種珍貴的精神遺產,但同時也應當看到它的歷史局限性。在道德選擇中,應當具備把價值判斷與事實判斷統一起來的意識,社會應當提倡這種統一的價值觀,並以此來評價人們的道德思維方式和道德行為方式。又如,作者吸取中國傳統哲學中「經權變通」的思想,用馬克思主義倫理學道義論與功利論相統一的方法解決道德沖突中的道德選擇問題等等。這對學術界道德選擇問題研究視閾的拓展是有益的。此外,該書對道德悖論與道德選擇關系的論證,對「自我犧牲」的道德價值的分析,以及對道德選擇價值標准的看法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道德選擇問題上的某些認識誤區,從而增強了在實踐層面進行道德選擇的可操作性,凸現出「實踐理性」特質,這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王敬華同志是南京大學哲學系倫理學專業2006屆博士畢業生,本書是他在博士論文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完成的。作為他的博士生導師,對其專著的面世,我感到由衷的高興。鑒於我國倫理學界對道德選擇問題的研究尚有待於進一步系統化、規范化,我相信,該著作的問世將為這一問題的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論資源。我也衷心希望作者能夠沿著既定的學術軌跡繼續前行,在這一問題上作出更進一步的探索。

是為序。

郭廣銀
20 所謂道德選擇,指的是人們依據一定的道德標准及其認識,在多種可能的道德行為方式中,自覺地抉擇自己行為方式的一種精神活動。返觀東西方思想史可以發現,道德選擇問題是一個古老而又常新的倫理學基本理論問題。不僅像亞里士多德、康德、馬克思這樣的西方思想家曾經對這一問題有過深入的研究,而且,在具有著實踐理性特點和以成就高尚道德人格為旨歸的中國倫理思想史上,也有不少思想家十分關注道德選擇問題。在諸多的觀點和流派中,有些人主張道德選擇基本上不受客觀必然性的影響,只受個人自由意志的支配;有的則認為,人的行為更多的是受必然性的支配,否認人的道德選擇能力。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反對絕對意志自由論和道德宿命論,認為人是社會關系的產物,因而人的行為不能不受客觀必然性的制約。同時,人又有認識必然性的能力,人們只要認識了客觀必然性及其反映在道德上的客觀要求,就能在道德行為的多種可能性中自由地選擇,並承擔道德責任。因此,正確認識自由和必然以及個人利益與鍪體利益的關系是解決道德選擇問題的基礎。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提高人們道德選擇能力的關鍵,在於使人們深刻認識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和共產主義道德要求,並在實踐中身體力行。這樣,人們就能在各種道德矛盾和道德沖突中,自覺地選擇對社會或他人有益的道德行為,抵制和批評各種不良的道德現象。

今天,世界經濟朝著全球化迅猛發展,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化匯聚態勢,如何從現存復雜多樣的道德觀念、價值體系中作出合乎社會和民族以及自身要求的選擇,已經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在經濟發展不斷進步和物質文明不斷繁榮的同時,人類社會也在精神層面面臨著一系列的危機,這些危機越來越多地體現為人類自身的道德危機和信仰危機。這就要求我們積極從精神、道德、信仰和文化的層面去重新審視自己,努力作出合乎倫理和民族傳統的道德選擇。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物質生產的基礎地位得到高度重視,經濟建設實現了快速發展。然而,以利益、利潤、效率為主導的社會運行機制與以公正、公平、正義和平等為主導的道德選擇機制之間和諧共進、相互促進的程度還不夠。基於此,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強調用科學發展觀來深化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同時,針對人民群眾在精神和文化層面的需求,提出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體現出中國共產黨人對當代中國道德選擇問題的高度重視。

王敬華博士的《道德選擇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一書,從選題角度看,有著明確的問題意識和強烈的現實針對性。作者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為指導,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視閾中,探討道德選擇問題;在梳理學術界對道德選擇問題的研究現狀,考察道德選擇問題的理論淵源,界定選擇與道德選擇概念的基礎上,分別從「求真」和「趨善」兩個方面論證了道德選擇問題,然後又在界定方法與方法論的一般原理的基礎上,從方法論的角度論證了道德選擇在實踐層面應處理的幾對關系。

從哲學、倫理學角度對道德選擇進行研究,有兩種主要的研究路向:一是對現實生活中的道德選擇問題作具體、現實的分析,主要涉及對道德選擇的原則、標准,道德選擇的自由與責任,道德選擇的心理、社會機制等方面的具體分析。二是從形而上的或價值論的視角對道德選擇的哲學依據進行追問,探討道德選擇的合理性問題,即對道德選擇進行整體性研究。從總體上講,目前我們對道德選擇及其機制的系統研究還很不夠,而且大都集中在前一個層面。道德選擇實踐層面的研究,只是問題的結果,不是問題的原因。在這一層面上對道德選擇問題的研究固然具有較強的現實性,但只能涉及人們社會生活的有限層面和部分領域的道德選擇問題,而且這種研究問題的單一模式造成了對道德選擇問題上的研究難以深人,在理論上也難以有較大的突破,不利於推動倫理學對道德選擇問題研究的發展,也難以切實有效發揮倫理學對社會生活的指導作用。倫理學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哲學分支學科,它既需要關注「道德形上學」,同時又需要直面現實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倫理道德問題。也就是說,倫理學的研究應該是形上與形下、體與用的統一。

在借鑒學術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道德選擇研究》一書提出了若干富有創意的理論觀點。比如,該書提出並深入闡述了道德選擇是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統一、德行與智慧的統一。從某種意義而言,這是對中國現在道德教育、道德選擇研究趨向的一種嘗試性糾偏。中國傳統道德是一種義務論、主觀論道德,在道德選擇上注重的是價值判斷而輕視以至於忽視事實判斷。它的基本特征是強調人生在世要盡自己的道德義務,凡事須從自己應有的良心出發。今天,我們無疑要吸收這種珍貴的精神遺產,但同時也應當看到它的歷史局限性。在道德選擇中,應當具備把價值判斷與事實判斷統一起來的意識,社會應當提倡這種統一的價值觀,並以此來評價人們的道德思維方式和道德行為方式。又如,作者吸取中國傳統哲學中「經權變通」的思想,用馬克思主義倫理學道義論與功利論相統一的方法解決道德沖突中的道德選擇問題等等。這對學術界道德選擇問題研究視閾的拓展是有益的。此外,該書對道德悖論與道德選擇關系的論證,對「自我犧牲」的道德價值的分析,以及對道德選擇價值標准的看法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道德選擇問題上的某些認識誤區,從而增強了在實踐層面進行道德選擇的可操作性,凸現出「實踐理性」特質,這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王敬華同志是南京大學哲學系倫理學專業2006屆博士畢業生,本書是他在博士論文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完成的。作為他的博士生導師,對其專著的面世,我感到由衷的高興。鑒於我國倫理學界對道德選擇問題的研究尚有待於進一步系統化、規范化,我相信,該著作的問世將為這一問題的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論資源。我也衷心希望作者能夠沿著既定的學術軌跡繼續前行,在這一問題上作出更進一步的探索。

是為序。

郭廣銀
2008年6月20日
於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心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