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真意

幸福的真意
定價:150
NT $ 131
 

內容簡介

積極心理學世界級領軍人物、心流體驗之父的傳世之作
解開快樂密碼、開啟幸福之門的心靈之書
人何時最幸福?

今天,“不快樂”的文明病日益猖獗,你是否發現許多人終生盲目追求,幸福仍像抓不住的青鳥?

人生只有一次,沒有人希望自己活得渾渾噩噩。但是,若想活出生命的真意,享受神采飛揚、意氣風發的生活,就必須依靠自己把握方向,不為外力所控,充分利用時間與潛能,發揮個人特質,並與宇宙萬物相契合。

本書作者投入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鑽研人類深邃的喜樂經驗,憑借豐富的學養,揭開快樂的真相,使人們重獲內心和諧與幸福滿足。

借由書中的啟發,人人都可以通過內在的省思,提升日常生活經驗的層次,享受超越自我、得意人生的狂喜。

學會掌控心靈意志的人,才能決定自己的生活品質;具備這種能力,也就相當接近幸福的境界了。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芝加哥大學心理系教授。著有暢銷書《生命的心流》、《自我演化》、《創造力》等。前美國心理協會會長馬丁‧瑟利斯曼譽之為“積極心理學的世界級領導人物”。
 

目錄

序一 听見喜悅的聲音
序二 快樂需要用心學習
第一章 新快樂‧心快樂
2300年前,希臘哲人狄奧根尼打著燈籠也找不到一個誠實的人,而今天要找到一個真正快樂的人,恐怕更加困難。
追尋幸福的青鳥
最優經驗/幸福的代名詞
領航一段幸福之旅
潛伏的心靈障礙
人類不滿的根源
宇宙的混沌/欲望無止境
文化的後盾
反芻生命真義/因應之道
善用經驗
做自己的主人/生理需求與基因制約/放任的爭議/不以社會賞罰為念
解放意識
東方的智慧/培訓獨立意識
第二章 意識,快樂泉源
一個人可以不管外界發生什麼事,只靠改變意識的內涵,使自己快樂或悲傷;意識的力量也可以把無助的培況,轉變為反敗為勝的挑戰。
意識的內涵
反映人生的鏡子/資訊的轉換站
意識的極限
量化意識/心有旁鶩
無價的資源
E女士的成功範例/享受人生的R男士/注意力的探照打
關于自我
山姆的百慕大假期
精神能趨疲
胡里歐的破輪胎/要命的能趨疲/撞球理論
意識井然有序
流動的最優經驗
自我的成長
獨特化與整合/為行動而行動
第三章 歡喜三味
享樂與樂趣
體驗樂趣的要素
目標不假外求
第四章 快樂心流何處尋?
心流活動
心流與文化
自得其樂的性格
在困頓中體驗心流
第五章 感官之樂
挑戰體能的極限
“動”的樂趣
愛到最高點
控制的最高境界
視覺之樂
聆听喜樂的樂音
美食樂無窮
第六章 知性之樂
身體與心靈相輔相成
記憶︰科學之母
心靈游戲
文字的游戲
挖掘歷史寶藏
科學的興味
愛智之學
業余與專業
第七章 工作之樂
樂在工作
樂趣盎然的工作
工作與休閑
莫虛度閑暇光陰
第八章 獨樂?眾樂?
微妙的人際關系
難耐寂寞之苦
馴服孤獨
天倫之樂
胸懷大我
第九章 改譜命運交響曲
扭轉悲劇
紓解壓力
化腐朽為神奇
培養自得其樂的性格
第十章 再創人生真諦
何謂意義?
培養方向感
下定決心
重獲內心和諧
一貫的人生主題
 

快樂是人的本能,但人們往往需要經過學習才能得到快樂。既然經過學習能得到快樂,我們為何不努力去追求呢?倘若在追求的過程中,也能體驗快樂,享受幸福人生,不是一件更完美的事嗎?

就如快樂是人的本能一樣,自然、放松也是人的本能。但一位音樂表演工作者,往往需要用三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學習剔除外在的因素,克服緊張,使自己的表演能夠放松、自然、快樂。可見學習快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幾年來,打擊樂團的演出非常頻繁。常常有朋友和听眾告訴我們,每次觀賞我們的演出,看到團員沉浸在音符、樂器中,自得其樂的樣子,也不禁感受到這份喜悅。團員在舞台上的默契與交融,甚至感染了台下的所有听眾,使大家有融為一體的感覺。所以,看我們的表演是一種享受。這樣的結果,其實正是我們想要的。

我自從事演奏工作及創辦打擊樂團開始,就不斷要求自己及所有團員注意“演奏”二字。所謂“演奏”,“演”是擺在“奏”之前的。當然,對音樂、音符、樂器等技巧的準確、精致,是本來就必須做到的。隨著基本技巧及演奏基礎的扎實,演的方面更要注意。也就是如何從內心抒發出對音樂的感受,直接表現在樂器及音符上,使音樂“活起來”,使人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這樣不但能享受音樂,自得其樂,還可以加強演出者之間的交流、互動,听眾也才能真正享受到聆听的喜悅。這是我不斷努力追求的,也是我親身體驗學習快樂的一個例子。

另一個例子是除了演奏、巡回推廣打擊樂之外,從事兒童音樂教育的心得。我一直認為,從事教育是所有推廣活動中最重要、最扎實的項工作,基礎教畜更是重要的一環。在台灣,家長讓孩子學習音樂的風氣很盛行,然而據我所知,80%的小孩兒在學習一段時間後就中斷了。這是因為以往家長太重視技巧及速成,認為學音樂是學一技之長,使小孩兒的學習成為負擔,自然無法從中得到快樂。所幸的是,這幾年,家長揠苗助長的心態已有逐漸改變的趨勢。我一再強調,學音樂不等于學樂器。不論家長讓小孩兒學音樂,是希望他們將來能夠成為音樂家,還是要使音樂成為孩子生活習慣的一部分,但無論如何,他們的起步都是相同的。最為重要的是,在音樂教育中,兒童學習把精神關注在優美的節奏與和諧之中,感受音樂、享受音樂,也是學習快樂的一個渠道。如果太強調技巧而不重視感受,家長的期待就會成為壓力,快樂也就無處可尋了。

通過最近幾年的演出,我深深體會到,在繁忙、擁擠的社會中,人們精神生活的匱乏及渴求。以一個音樂工作者的立場而言,如何以美麗的音符充實人們的心靈,提升社會的文化氣息,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當然,除了音樂,書籍也是一股淨化社會的不可忽視的力量。

這本書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深入探討了人何時最快樂;如何經由掌控自己的內在意識與經驗,品嘗生活的最樂以及如何將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轉換為樂趣的泉源。書中還提到,快樂並非瞬間發生,也不受外在世界的操縱,而是取決于我們對外在事物的闡釋。同時快樂須靠個人修持,事先準備,刻意培養。只有學會控制心靈的人,才能決定自己的生活品質,而要具備了這種能力,也就相當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

這本書強調快樂與否,取決于內心是否和諧;而追求內心和諧,唯有從掌握意識著手。學習從生活中創造樂趣,需要再三練習。書中分析了八種樂趣產生的元素以及心流產生的基本步驟,對此我感覺特別有趣,而我深信這對讀者也大有幫助。根據這些原則,發掘各種方法,把例行的細節轉變成具有個人意義的“游戲”,化無聊為有趣,也就是所謂的興味盎然。方法既簡單又不失深度,十分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現代社會不快樂的人太多,快樂的人太少。希望這本書能對忙碌的現代人有所啟發。

(朱宗慶,台灣打擊樂團總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