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新論

西方藝術新論
定價:108
NT $ 94
 

內容簡介

這本小書引發了對于藝術的思考。作者解釋了藝術中的劍新和爭議為什麼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以及藝術為什麼重要的原因。書中探討了藝術與美、與文化、與金錢、與性別以及與新技術的關系,從拉馬錢德蘭、戈雅、達明‧赫斯特直論到非洲的釘神、印第安村莊的舞蹈和音樂電視。——《獨立報》

作為為大學生、藝術愛好者等讀者群體而寫的一本介紹藝術及其相關理論的著作,本書的作者展示了廣闊的研究視野。從原始藝術到當代藝術,從非洲肯尼亞的土著雕塑到印地安人的手工藝品,從繪畫到網絡和多媒體藝術,作者用一種全球的眼光來組織相關的材料。

面對一些具體的理論問題的時候,作者能夠從歷史的角度發掘出很多看似完全不同的藝術之間的內在聯系。讀完本書,我們跟隨作者完成了一次穿越不同文化與地域的藝術之旅,從中不僅可以獲得豐富的藝術知識與藝術體驗,同時也可以解開我們心中許多的藝術謎團,使我們獲得對于藝術的整體性認識,這也許就是本書能給讀者帶來的樂趣與收獲。

Cynthia Freeland,休斯敦大學哲學教授。在古希臘哲學、電影藝術及女性主義方面多有著述,著有《裸與不死——邪惡與恐懼的誘惑》,並與他人合編有《哲學與電影》。
 

目錄

導言
1 鮮血和美
2 範例和目標
3 跨越文化
4 金錢、市場和博物館
5 性別、天才和游擊隊女孩
6 認知、創造、理解
7 數字化和傳播
結論
索引
英文原文
 

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藝術受到西方藝術的巨大影響,從繪畫、裝置到行為和影像,西方現當代藝術的各種樣式琶有了中國版本。對于一些中國的藝術觀眾來說,某些藝術形式如裝置、行為等由于與傳統繪畫之間存在巨大差別而變得難以理解,看不懂導致的直接結果是不接受這類藝術作品。

在現實中,常常見到普通觀眾甚至—些專家學者對某些當代藝術作二進行指責攻擊,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是應該責怪這些觀眾思想保守、胸襟狹隘、藝術修養差,還是應該責怪那些當代藝術家裝神弄鬼、故作高深,對西方藝術不加消化就生搬硬套呢?這當中不僅涉及中國藝術家如何面對西方藝術的問題,還鄉及一個更核心的問題,那就是︰藝術是什麼?不同的藝術觀念可以決定一個人對于藝術的形式、內容、功能等方面完全不同藥認識與理解。

上述爭議正是來自對于這一問題的不同理解。在當今中國的藝術格局中,這一問題看似普通尋常,實際上各鈾觀念與形態都需要尋找自己在當下語境中的合法性與正確性。在這種情況下,了解一下對中國當代藝術發生深刻影響的西方藝術的發展演變與當代境遇也許對每—位關心或思考中重當代藝術的人都會有所裨益。

二戰以後到現在,整個西方世界出現了後工業時代的消費社會以及經濟全球化等經濟社會的巨大變化,與此同時,電視、電影以及網絡等新興傳播媒介在個體的日常生活中發揮出日益重要的影響力。藝術家敏銳地感覺到了這些在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領域發生的變化,面對著西方藝術史的沿革以及新的生活環境,他們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與判斷,用自己的藝術實踐創造出了許多新的藝術樣式與藝術流派,以此來表達他們對于社會和個人生活的思考並探索藝術在新的社會環境中新的可能性。

基于上述社會文化的巨大變化,藝術家們的創作體現出跟現代主義繪畫完全不同的面貌。二戰後,西方藝術史上先後出現了抽象表現主義、極少主義、波普藝術、大地藝術、行為藝術、影像藝術等藝術流派與藝術類型。這當中的一些藝術樣式與藝術作品與人們頭腦中對藝術的理解大相徑庭,其中的有些作品不僅讓很多西方的觀念看得目瞪口呆、雲里霧里,同時這些令人困惑的藝術實踐也給藝術史家和藝術理論家提出了新的問題與挑戰。安迪‧沃霍爾的著名作品《波里洛盒子》就是由堆在博物館里的幾個木包裝盒組成的,這怎麼能稱之為藝術作品呢?那些土著人的生產生活用具怎麼能成為博物館的藝術展品呢?克里斯托夫婦將德國柏林議會大廈包裹起來是一件造型藝術作品還是一次行為藝術的結果?更離譜的是那些用刀子割破自己身體或者往人身上潑鮮血的行為怎麼也能被納入到藝術的範疇之內呢?種種稀奇古怪的現象真是令人費解。從表現上看來,這些作品與傳統的繪畫、雕塑形成了某種程度的斷裂與顛覆關系,但從另外一種角度來看,它們又是傳統藝術在面臨自身藝術語言不能滿足新的社會文化要求時對藝術概念外延的拓展,這樣藝術不僅可以容納新的樣式與內容,同時藝術又找到了新的方式以建立起自身與社會的聯系。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從整個藝術發展史來看,藝術一直在不斷調節、更新自己的形式、語言與內容,以適應新的要求。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