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生活哲學引論︰生活世界的哲學審視

馬克思生活哲學引論︰生活世界的哲學審視
定價:210
NT $ 183
  • 作者:楊楹 王福民 蔣海怒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10066876
  • ISBN13:9787010066875
  • 裝訂:平裝 / 493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馬克思生活哲學引論》一書,以唯物史觀為理論依托,在全球化背景下,立足于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貫徹著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對話原則,從多維對“生活世界”進行哲學審視。這個立意是值得肯定的。
 

目錄

序言
代前言 現實生活:超越“思辨哲學”的歷史性轉向
第一章 馬克思哲學的生活特質
§1 現實生活:馬克思哲學的理論支點
§2 生活與自由的張力
§3 馬克思生活觀的邏輯架構
§4 哲學的個性與馬克思哲學
§5 馬克思解放理論的深層邏輯
第二章 對生活世界的哲學把握
§1 生活世界的尺度及其內涵
§2 貨幣對生活世界的改造和顛覆
§3 從殖民化走向合理化的生活世界
§4 馬克思哲學的日常生活維度
§5 儒家生活哲學內在構造
§6 中國哲學生活觀念反思
第三章 生活哲學的倫理維度
§1 馬克思解放理論的倫理旨趣
§2 近代倫理精神與馬克思的倫理之思
§3 馬克思思想的倫理學向度
§4 對“個體倫理”與“制度倫理”的超越
§5 從個體倫理到“集體與個體”二維倫理
第四章 生活哲學與寬容
§1 現代政治倫理的深層價值
§2 人性觀念的自我解構
§3 作為生存方式的寬容
§4 走向現實的人道主義
§5 寬容與自由的內在邏輯
第五章 生活哲學語境下的神聖與世俗
§1 哲學:在神聖與世俗之間
§2 馬克思哲學語境中的神聖與世俗
§3 現代中國哲學:在神聖世俗之間調適
第六章 生活哲學中的宗教
§1 解放理論視域中的宗教
§2 唯物史觀語境中的宗教
§3 中國宗教中“本覺”邏輯
§4 批判佛教的思想史脈絡
§5 書寫和口傳:論中國宗教的兩種類型
第七章 馬克思生活哲學與當代社會主義實踐
§1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實踐的內在邏輯
§2 生活哲學視野下和諧社會的構建
§3 思維方式:考察“和諧社會”構建的重要視角
§4 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規則意識
第八章 馬克思生活哲學的開放性與創造性
生活‧中西馬哲學對話‧哲學創新
參考文獻
後記
 

當“中國問題”、“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成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者必須持有的觀念時,全面而深度地解讀與反思當代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把握當代中國在經濟社會和人的發展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探尋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實質和解決的路徑,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未來發展的重要取向。

英國喬納森‧沃爾夫在《當今為什麼還要研讀馬克思》一書中問道:“在2l世紀初,馬克思的思想在多大程度上還有生命力?”這一問題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將會不斷地被提出來。而問題的提出本身,也必將引發更為深層的追問: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應該如何展開,方能緊扣與反映當代中國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中始終保持學術性與現實性、理論性與實踐性的內在張力,從而開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新境界來,深刻體現出馬克思主義哲學于當今時代變遷、于當代中國社會的歷史性變革所具有的豐富的理論內涵與實踐價值。

對于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來說,問題的實質不在于是否需要與“後現代主義”對話,不在于是否需要吸納西方馬克思主義與西方馬克思學的研究成果,更不在于是否需要“解釋學”的支持……而在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承接“後現代”之後、吸納“西馬”之後、經歷了“解釋學循環”之後怎麼辦?

對于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來說,所謂“……之後”的問題,就自然轉化為如何建設具有中國氣派與中國風格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問題。為此,如何判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質,就成為這一問題的關鍵。

在我看來,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並建設新世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的革命的精神實質所在。建設具有中國氣派與中國風格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最要緊的就是貫徹與落實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一以貫之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精神。顯然,一個“後現代”概念、一個“解釋學”概念、一個“西方馬克思主義”和“西方馬克思學”概念……是很難承載“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這樣深刻的內容的。本質上說來,馬克思主義不是“教義”,是理論指南與指導原則,不是供文人墨客在書齋里“把玩”的“學問”,因而也就不是某一個什麼西方的“……學”能夠涵蓋得了的。因而,擺脫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困境的唯一出路,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進一步說是“當代中國化”。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它產生之日起,從來就不是什麼“書齋”里的“學問”,而首先是關于革命和建設的理論。其之所以能夠得以世代相傳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也不是緣于什麼“理論家”的“智慧”,而是根植于偉大的革命和建設實踐。對于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來說,“理論形態”的馬克思主義固然重要,但“實踐形態”的馬克思主義更為重要,也更為國內外世人所關注。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