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耶對話:近代中國佛教與基督宗教的相遇

佛耶對話:近代中國佛教與基督宗教的相遇
定價:234
NT $ 204
  • 作者:賴品超/編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2540828
  • ISBN13:9787802540828
  • 裝訂:338頁 /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無意將耶佛兩教在近代中國的「相遇」或「對話」,抽離於彼時的歷史時空,而直接作義理上的闡述;但亦無意全面地、深微地查考兩教在中國相遇的歷史。本書主要是以個案的形式,探討二十世紀上半葉兩教在華「相遇」的一些面貌,其中三章更集中探討張純一、徐松石、許地山三人對耶佛對話的特殊貢獻。

漢語「耶佛對話」的研究,相對於歐、美、日本的學術界而言,似乎仍處於起步的階段。有關兩教在華相遇的歷史研究,就民國時期而言,亦頗見缺乏。本書旨在補此不足,亦祈盼能誘發更多有識之士從事中國耶佛對話的研究,進而有更多學者願意參與漢語處境中的耶佛對話。
 

目錄

總序/王志成 陳紅星
編者序/賴品超
導論
第一章 佛教對基督宗教在華的本色化的啟迪
導言
第一節 晚清時期的耶佛相遇
第二節 佛教復興運動對基督宗教的沖擊
第三節 基督教在20年代的本色化理念
第四節 基督教在30年代的本色化理念
第五節 基督宗教在40年代的本色化理念
第六節 基督宗教自40年代及後的本色化理念
總結
第二章 基督宗教與近代中國佛教的改革運動
導言
第一節 楊文會振興佛教教育
第二節 太虛倡議僧伽教育和菩薩行
第三節 圓瑛推動佛教改革
第四節 國民政府的佛教政策
第五節 《現代佛教》論佛教改革
第六節 抗戰時期的佛教改革主張
結語與評論
第三章 佛教對基督宗教的回應:一個個案分析
導言
第一節 反駁來自基督宗教的批評
第二節 澄清基督徒對佛教的誤解
第三節 從佛教立場批評基督宗教
第四節 從佛教立場對基督宗教作正面評價
結語
第四章 佛化基督教:張純一的大乘神學
第一節 佛化基督教倡導者張純一
第二節 張純一的宗教觀
第三節 張純一的宗教比較
第四節 對洋教和真基督教的批評
第五節 佛化基督教的主張
——以大乘佛學改造基督教
第六節 佛法釋經——佛化釋經觀
第七節 張純一的佛化基督論
第八節 結語及評論
第五章 以佛教詮釋基督教:徐松石的本色神學
導言
第一節 徐松石的生平和與耶佛思想的關系
第二節 中國文化與基督教的關系
第三節 徐松石所理解的佛教思想
第四節 徐松石提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基督教
總結與評論
第六章 以愛超越耶佛間之差異:許地山的生平與文學
導言
第一節 許地山的生平
第二節 許地山的宗教思想
第三節 許地山的小說中的愛
第四節 許地山的文學作品中的耶佛相遇
總結和評論
結語
附錄 對相遇的歷史的反思
增訂版跋
本書寫作分工說明
作者簡介
 

基督宗教與佛教在近現代中國的相遇,理應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除了有助於認識兩個宗教各自的發展及相互關系外,對於了解中西文化的比較與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但由於種種歷史原因,這方面的研究一直是相當缺乏。然而,正如歷史發展本身有着一定的偶然性,歷史研究本身難免也有着種種的偶然性, 而本書的出現也可說是一種因緣際會的產物。

筆者在香港中文大學攻讀本科學位課程的時侯,已對耶佛研究發生興趣,碩士論文研究的柯布(John B.Cobb,Jr.)及博士論文研究的蒂利希(Paul Tillich,另譯田立克),皆是耶佛對話中的 重要參與者,此外過往也發表過一些與耶佛研究有關之論文。然而這些基本上都是較為集中在義理上的比較研究,很少進行歷史性的探索。數年前,經宗教系同事吳梓明教授轉介下,開始與華中師范大學歷史研究所的何建明教授探討合作研究本課題之可能性。何教授之前曾對中國近代佛教史有深入之研究,當中涉及基督宗教對近代中國佛教的影響,因而對中國佛教與基督宗教相遇的歷史研究發生興趣。因此,兩人可說是一拍即合,除了有共同的興趣外,更發現可以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組合:在進路上,一個長於歷史文獻,另一個專注於義理系統;在范圍上,一個對佛教素有研究,另一個則長期從事基督宗教研究;在分工上,一個可以集中火力在大陸地區搜集材料,另一個則可以留意港台及海外的相關文章。兩人只透過筆談,在還未正式見過面下,便敲定了合作的課題。之后由筆者成功向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申請研究基金,並在三年前正式展開研究計划。

研究計划展開后不久,對在中國的耶佛相遇有了一個較宏觀的理解,除了搜集了不少資料外,也完成及發表了三篇合著的論文,這些論文組成了本書的前三章。然而,當要進入較微觀的個案研究時,由於何教授與筆者各自有其它的研究計划,合作的項目在進展上開始慢下來。幸好我們的研究成果已引起一些研究生的興趣,因而吸收了一批生力軍加入。筆者在宗教系指導數位研究生撰寫畢業論文,其中有三位學生正巧是研究三位與中國耶佛對話相關的人物的。蘇遠泰的博士論文研究張純一,陳偉強的博士論文研究許地山,而何慶昌的碩士論文則研究徐松石。無巧不成話,三篇論文的主題,除了都是直接與耶佛對話有關外,三篇都同在去年的暑假完成,三篇論文皆受到校外評審員的高度推許。因勢利導下,筆者決定結合三人的研究成果,以完成這項研究項目。由於參與這集體創作的合撰人,多少也曾互相參考對方的文章,故在原稿中不時有論點上的重復,因此筆者在編訂本書的過程中,除了在內容及文字上作出更正及刪減外,更會因應行文上的需要,將一些原屬某一章的段落改為放在另一章,又或將一些該章原稿上沒有的資料補充插入,因此雖然每一章皆有特定的作者,但事實上各章之間並非截然分割。

在此,筆者謹向四位合著者致以衷心的謝意;沒有他們的參與,本書的研究可能最少還要多等數年才有可能完成。此外,本書上部的三篇論文,分別改寫自以下三篇由何建明教授與筆者合著之論文,分別原載於:

1、《佛教對基督宗教在華的本色化的啟迪》,《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宗教與文化研究室)1,(2001年12月),第273—308頁。

2、《基督教對佛教與現代中國相適應的意義》,載吳梓明編,《宗教社會角色重探》(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2002),第87—112頁。

3、《從(人間覺半月刊)看近代中國佛教對基督教的響應》,《輔仁宗教研究》(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學院宗教學系)4,(2001年12月),第63—85頁。

筆者謹在此向有關之期刊及叢書之編輯致謝,感謝他們容許將文章修訂及轉載於此。

在本書的最后定稿階段,何建明教授獲得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的邀請,自去年十二月起,出任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訪問學者,為期三個月,期間參與了本書的定稿。差不多與此同時,德國的宣教學會(Missionswissenschaftliches Institut Missio e.V.,Aachen)接受了筆者的申請,慷慨撥款資助筆者的研究計划,該款項用以聘任蘇遠泰博士為研究中心之研究員。蘇博士除協助既定的研究外,也參與了本書之編訂工作。謹此感謝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及德國宣教學會的支持,最后更要多謝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的同工承擔出版的工作。

耶佛對話的研究,近年在漢語學界有興起的跡象。但願本書的出版能促進這方面的研究和討論,既有助於基督宗教與佛教的對話,也有利於漢語神學的發展。

賴品超
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
2003年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