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文化

六朝文化
定價:300
NT $ 261
 

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上,孫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習慣上稱為六朝。六朝的都城,除孫吳一度在武昌、蕭梁一度在江陵外,絕大部分時間在今南京市(孫吳稱建業,東晉南朝稱建康)。

六朝的歷史,十分重要、復雜;六朝歷史的研究,近幾年來,已得到學界的重視乃至社會的關心。以江蘇來說,自從建設「文化大省」的奮斗目標提出以處,省及南京市的各級領導,省市相關科研部門,都已認識到六朝研究的重要性:1997年,南京博物館建成「六朝風采」大型陳列;1998年,「六朝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寧隆重召開;1999年,分別由省社科院、市方志辦牽頭的多卷本《江蘇通史》、《南京通史》開編,其中「六朝」是一個關健部分。又《南京社大學學報》、《南京師范專科學校學報》開設「六朝研究專欄」,《江蘇社會科學》、《江海學刊》已有間識地組織有關六朝研究的稿件;江蘇省社科聯更以吳文化、漢文化、六朝文化為江蘇三大歷史文化,擬組織全省的專家學者,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研究,以期形成特色。六朝研究在今後將成為政府支持、學界重視、社會關心的熱點,可以預見。
 

目錄

開展六朝研究的幾點思考(代序)
基礎研究編
導論 時代特征與六朝文化
一、六朝的時代特征
二、六朝文化及其內容、特征
1.「六朝文化」形成的原因
2.六朝文化的基本內容與特征
三、六朝文化的歷史地位與影響
1.對漢、晉文化的保存與發展作用
2.承上啟下的歷史地位
3.六朝文化是孕育隋唐制度的淵源
第一章 文化精神與人生哲學
一、文化精神
1.抽象的思辨能力
2.崛起的個體意識
3.返歸自然的氣質
4.審美情趣的高雅
二、人生哲學
1.生死矛盾的沉思
2.超越的人生境界
3.放達的生命崇拜
4.仙佛的宗教信仰
第二章 六朝文化建設
一、文化機構與官私教育
1.文化機構
2.時興時廢的官學
3.興盛的私學
二、圖書事業和目錄學的發展
1.六朝的圖書事業
2.中國古典目錄學的重大發展
3.社會歷史巨變對六朝圖書目錄事業的深刻影響
第三章 六朝世家大族的文化風貌
一、江東土著世族文化的總體風貌及其變遷
1.漢晉間江東土著世族的文化與學風特征
2.東晉南朝時期江東世族文化傳統的變異與傳承
二、江東土著大族的家風與文化
1.吳郡陸氏的家風與文化
2.吳郡顧氏的家風與文化
3.吳郡張氏的家風與文化
三、僑寓世族文化的總體風
1.北方世族之南遷及其文化地位
2.僑姓世族文化的總體風貌
四、僑寓世族的家風與文化
1.琅邪王氏的家風與文化
2.陳郡謝氏的家風與文化
第四章 六朝學術
第五章 六朝宗教
第六章 六朝科技
第七章 六朝藝術
第八章 六朝社會文化
第九章 六朝文化交流
第十章 六朝健康:政治中心和文化重鎮
應用開發編
專題一 江蘇省域六朝文化遺存及其開發利用
專題二 六朝石刻的保護和利用
專題三 六朝京口雲陽文化帶與現代文化振興
專題四 六朝旅游與江蘇六朝專題旅游發展點略
專題五 六朝家族研究與姓氏資源開發
專題六 六朝文物陳列與六朝文化開發
專題七 重現帝都輝煌,展示六朝文化風采
——南京市博物館「六朝風采」陳列專館及其啟示
附錄
附錄一 關於六朝史研究的幾個問題
附錄二 六朝歷史文化大事年表
附錄三 《六朝文化》書稿審讀與推薦意見
引用書目
後記
 

在中國歷史上,孫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習慣上稱為六朝。六朝的都城,除孫吳一度在武昌、蕭梁一度在江陵外,絕大部分時間在今南京市(孫吳稱建業,東晉南朝稱建康)。

六朝的歷史,十分重要、復雜;六朝歷史的研究,近幾年來,已得到學界的重視乃至社會的關心。以江蘇來說,自從建設「文化大省」的奮斗目標提出以後,省及南京市的各級領導,省市相關科研部門,都已認識到六朝研究的重要性:1997年,南京市博物館建成「六朝風采」大型陳列;1998年,「六朝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寧隆重召開;1999年,分別由省社科院、市方志辦牽頭的多卷本《江蘇通史》、《南京通史》開編,其中「六朝」是一個關鍵部分。又《南京大學學報》、《南京師范專科學校學報》開設「六朝研究專欄」,《江蘇社會科學》、《江海學刊》已有意識地組織有關六朝研究的稿件;江蘇省社科聯更以吳文化、漢文化、六朝文化為江蘇三大歷史文化,擬組織全省的專家學者,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研究,以期形成特色。六朝研究在今後將成為政府支持、學界重視、社會關心的熱點,可以預見。

在這樣的形勢下,《六朝文化》一書的推出,可謂正值其時,可喜可賀。2000年6月2日,由茅家琦、簡修煒、羅宗真、魏良(弓凵丨又)、卞孝萱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對《六朝文化》書稿作出了如下的鑒定意見:

由江蘇省社科聯委托省六朝史研究會承擔組織和研究的課題——《六朝文化》一書初稿經過兩年的努力,現已基本脫稿。評審組成員在認真審閱討論後,一致認為《六朝文化》書稿的作者對六朝歷史文化確有深刻的理解,他們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頗多心得與創見。該書稿的基礎研究涵蓋面廣,作者力求重新展現六朝思想文化各領域的光彩奪目、清新獨特的風貌,進而揭示六朝文化深層次的規律和輝煌燦爛的歷史地位。評審組十分贊賞書稿由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兩部分組成,體例上極富創新意識,充滿時代氣息和鮮明的江蘇地方特色。全部書稿充分體現了史學研究「古為今用」的方針和當代史學的發展趨勢。此外也能反映最新考古成果,堅持考古資料與文獻資料相結合;注意把高雅文化研究與世俗文化研究相結合。總之,《六朝文化》是一部具有相當理論深度,材料翔實,學術水平居於全國前沿的成功之作。它是我省社會科學工作者在為兩個文明建設中產生的優秀成果。

這是對《六朝文化》書稿的恰當評價,本人完全同意。今承項目主持人約我作序,下面概略地談談我對開展六朝研究的幾點思考,權作「代序」。談這幾點思考,意在兩方面。一方面,六朝研究中存在著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需要澄清;另一方面,六朝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待努力的方向,不揣淺陋,借此機會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一、正確看待六朝的歷史地位

論及六朝的歷史地位,或以為六朝是我國歷史上黑暗的時期,戰亂相尋,政治腐敗,割據偏安,國運短促,因而輕視它。這種看法,由來已久,卻是片面的。

在中國歷史上,六朝是承先啟後、繼漢開唐的重要轉化時期,是中國經濟、文化重心南移的過渡階段。

從政治方面看:三國鼎立,對東漢末年的大喪亂來說,是一個喘息時期,也為西晉的統一創造了某些條件。西晉滅亡後,黃河流域進入動亂的十六國時期,長江流域建立起來的東晉政權,在南方保持了相對穩定的社會秩序。南朝時期,雖然朝代更替頻繁,但當一個新王朝推翻一個舊王朝以後,為了鞏固其統治,總要吸取舊王朝崩潰的教訓,針對舊王朝的弊政,或多或少地采取些除舊布新的措施。一次次地改朝換代,一次次地除舊布新,這對穩定社會是有積極意義的,對民眾也不是壞事。

從經濟方面看:六朝立國南方。南方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土地肥沃,資源豐富。經過六朝的開發,昔日的潛力逐步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經濟的發展首先表現在農業上。大批北方勞動人民的避難南渡,帶來了當時足稱進步的生產工具和先進的生產技能,南北兩支生產大軍會師,於是南方的農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以長足發展的農業為基礎,南方的造船、煉鋼、造紙、制瓷、織錦等行業.較之以往,也取得了重大的進步,並漸有棉花的種植和紡織。業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又為商業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南方水上交通便利,商業城市增加,還出現了草市。南北對峙政權之間,官方和民間都有貿易往來。

從民族融合方面看:六朝時期,南方山林里的少數民族,徙居平地,與漢族人民的經濟、文化聯系,越來越密切,南方的民族面貌,逐漸「漢」化。如宋、齊時曾經設置左郡左縣、俚郡僚郡,梁、陳時或廢或改,就是因為蠻俚僚民已經漢化。

從中外關系方面看:六朝同海東、東南亞、南海和南亞地區諸國以及波斯、大秦等,保持著較為頻繁的使節往來和甚為活躍的商業交流。六朝絲絹大批輸往上述地區,一些手工業技術的傳播進程也大大加速;域外的毛紡織品、數種大型牲畜以及一些奇珍異物也相繼流入。印度佛教在中土的流傳和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隨著佛教的流傳和發展,印度文化對華夏文化各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從思想文化方面看:西晉末年,黃河流域的文化移植到長江流域,並有極大的發展。就文學藝術說。西晉以前,不離古拙的作風;自東晉起,進入新巧的境界。就經學、哲學、宗教說,西晉以前,不離拘執不開展的作風;自東晉起,無拘執地開展了起來。在玄學和佛、道思想大肆傳播的同時,唯物主義思想也在發展,並與唯心主義思想進行辯論。六朝是繼春秋戰國之後又一個思想活躍、學派蜂起的時代,給後世留下了非常豐富的思想文化遺產。

從科學技術方面看:六朝有不少優秀的科學家,具有可貴的創造精神和鑽研毅力,他們在天文、歷法、數學、醫藥、化學、地圖繪制等方面所達到的水平,不少居於當時世界的先進行列。

由以上簡要的介紹,已可看出六朝對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貢獻。我們不能簡單地、表面地僅僅把六朝認作分裂割據、偏安短促的王朝,而對其采取輕視的態度。六朝政局是分裂的,但在分裂中孕育著未來的統一,傳承著先進的文明;六朝政治上是偏安的,但偏安維護了南方的穩定,為南方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六朝的每一王朝,國運是短促的,但總而論之,六朝在許多方面,如首都、疆域、國家性質、社會風氣、人物階級、政策制度、經濟發展等方面,一以貫之,保持著相對的共通性。

其實,充分肯定六朝的歷史地位,也是古今一些史學大家的通識。如史學名著《資治通鑒》以東晉、宋、齊、梁、陳為正統。我們應當看到,在五胡十六國大亂時期,正是由於司馬睿、王導君臣在南方重建晉朝,及以後的宋、齊、梁、陳較為平穩的遞嬗,才使先進的傳統文明在南方得以保存與延續,才沒有被相對落後、野蠻且具強大破壞力的胡兵毀於一旦。進一步說,保存、延續於南方的先進的傳統文明,也給十六國北朝的統治者逐漸接受這種文明提供了機會與條件。范文瀾師在《中國通史簡編》第四冊中說:「在東晉南朝時期,長江流域開發出來了,使隋唐封建經濟得到比兩漢增加一倍的來源;文化事業發展起來了,使隋唐文化得到比兩漢提高一層的憑藉;東晉南朝對歷史是有貢獻的,不能因為政治上是偏安,輕視它們的貢獻。」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至於孫吳,胡阿祥同志《六朝的研究時限與歷史地位》(《江蘇文史研究》1994年第2期)提出:「在中國史上,孫吳作為第一個確具規模立國於江南的漢族國家,其意義也是重大的。孫吳對江南所作的普遍而又深入的播殖,孫吳對蠻越的開發,實為東晉及其後的南朝立國江南的契機;不僅如此,┅┅孫吳一代實已奠定了六朝的立國方針與疆域基礎,西晉的統一並沒有打斷南方地區獨立發展的步伐。」這也是言之成理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