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梁啟超(增訂本)

追憶梁啟超(增訂本)
定價:239
NT $ 208
 

內容簡介

「獻身甘作萬矢的,著論求為百世師;誓起民權移舊俗,要(研手 yan)哲理譜新知」,這是梁啟超先生的《自礪詩》,也是他一生的寫照。梁氏早年因主筆《時務報》、宣傳維新變法而聲名鵲起,因戊戌政變流亡日本、致力于西學引入而影響廣泛。梁之政治功過,非短論所能勝任,因此本書的追憶文章,更偏重于梁氏的學術生涯。文述文章;第三輯側重于梁之政治經歷;第四輯乃追憶其晚年著述講學之情狀。基本都是與梁啟超有過交往者所寫,且以晚年講學時代的學生為主︰既有胡適、梁漱溟、熊佛西、劉海粟、黃(�睿),又有梁實秋、吳其昌、謝國楨、周傳儒,等等。行文之中,既有影像之情,又頗具理性審視意識;既有字斟句酌的嚴謹,又可見真性情;可充史料,亦可賞讀,後人借以得睹一代大師的風範。
 

目錄

總序
三聯增訂版序
梁啟超小傳
梁任公先生行狀
祭梁任公先生文
梁任公先生傳
梁啟超
梁啟超先生評傳(節錄)
黨人列傳‧梁啟超
星廬筆記‧梁啟超
祭文
記梁任公先生軼事
梁啟超故鄉述聞
《飲冰室合集》序
梁任公先生
近代中國學術史上之梁任公先生
悼梁任公先生
我國學者與政治生活
悼梁卓如先生(1873—1929)
悼梁任公先生
梁任公別錄
跋《梁任公別錄》
(附)談梁任公先生
梁任公先生別錄拾遺
談梁任公
梁任公先生印象記
梁任公先生遺事(少年時代)
萬木草堂憶舊(選錄)
書院應課
任以軼事
梁啟超乙未會試被黜
讀吳其昌撰梁啟超傳書後
復江翊雲兼謝丁文江書
戊戌前後康、梁史料補遺
救快男兒梁啟超
革命保皇兩黨之沖突(節錄)
革命逸史(選錄)
橫濱《清議報》
梁任公之情史
日人德富蘇峰與梁啟超
在上海(一九0四——一九一0)[一]
《藝獲館詞選》自序
梁啟超與林獻堂
《梁任公先生演說集》序
記新內閣
戊戌變法側記(選錄)
花隨人聖(今西皿)摭憶(選錄)
梁任公先生入桂紀行
滇桂紀行
梁任公推翻洪憲軼聞
民國初年的幾任財政總長‧梁啟超
梁啟超任北洋財政總長時二三事
記梁任公先生
紀念梁任公先生
(附)伏卵錄(選錄)
梁啟超二三事
《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前言(節錄)
我眼中的梁啟超(1873—1929)
回憶梁啟超先生
憶梁啟超先生
胡適的日記(選錄)
六十年前學術界的一段佳話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憶梁任公先生
憶東南大學講學時期的梁啟超
無據談往錄‧梁啟超
記梁任公
梁任公先生印象記
我所認識的梁啟超與王國維
記梁任公先生二三事
曼殊室填詞
梁啟超父子一二事
病院筆記
“盡信醫不如無醫”
回憶梁啟超先生
史學大師梁啟超與王國維(節錄)
《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跋
大師禮贊(節錄)
我的治學經歷(節錄)
梁任公先生晚年言行記
回憶梁啟超先生
《梁氏飲冰室藏書目錄》序
《論七略別錄與七略》跋
《跋稼軒集外詞》後記
蔡先師梁啟超文
病床日記
梁任公得病逝世經過
胡適的日記(選錄)
梁任公死時各方挽聯憶述
梁啟超和他的兒女們
後記
 

編一套既好用又有趣的“學者追憶”叢書,這一計劃,雖是平日里聊天聊出來的,很難分清是誰“首倡”;但很明顯,此舉得以落實,主要得力于夏曉虹。夏君的大學同窗沈楚瑾,那時正在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當編輯,每到報選題時,都會來找好友商議。听了我們的設想後,沈君不畏艱難,奮斗再三,終于使叢書得以面世。須知,十幾年前,晚清及民國年間的學者,尚未成為學界及公眾普遍關注的“話題”。因此,首先得感謝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領導及責任編輯沈楚瑾之“獨具慧眼”。

五冊書中,有兩本是夏曉虹獨自完成的(《追憶康有為》和《追憶梁啟超》);至于我負責的三書——《追憶蔡元培》、《追憶章太炎》、《追憶王國維》,則是與我指導的研究生鄭勇、杜玲玲、王風合作。記得師兄錢理群對此舉很感興趣,除了認為書編得不錯,還贊許三君因此在學業上大有長進。不過,說實話,《追憶章太炎》我介入較多,其余兩本主要是學生用力,我只是幫助確立體例以及審定篇目。如今,三位各自學業有成的老學生,利用舊書重刊的機會,略做增訂——說好只是“小修”,輕重緩急之間,希望拿捏得當。

這套叢書推出後,在學界一直口碑甚佳;而著名作家余秋雨的撰文推介(刊1997年11月19日《中華讀書報》),更是大大的“利好”因素。無奈風氣未成,加上出版社發行不力,書走得並不快。因此,“再接再厲”之類的大話,自然也就落空了。

轉眼間,十年過去了。隨著風氣轉移,這套書的內容以及編輯體例,還有背後蘊含的學術觀念,逐漸為廣大讀者所接受。除了不斷有人跑來找書,還不時有自告奮勇希望加盟者。如今,三聯書店將此叢書增訂重刊,並表示“有進一步拓展的空間”,對此,我們樂觀其成。

以我的觀察,近年談論清末民初文人學者的書籍及影視,多有從“學者追憶叢書”獲益的;作為編者,我們甚感欣慰。不過,隱約中,也有些許不安。原因是,不少引用者對這些資料過分當真,全盤接受;而且,不無將其娛樂化的傾向。在我看表,迷信黑白分明、脈絡清晰的“正史”,趣味固然欠佳;過分推崇那些有點蕪雜但生氣淋灕的“野史”,也不是好辦法。面對諸多有所發現也有所遮蔽的“追憶”,讀者當保持通達的立場、審視的目光,以及必要的反省與質疑。

2008年8月30曰于京西圓明園花園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