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馮珠娣從“食”和“色”兩方面入手,審視了當代中國人“欲望”的變遷,挑戰了“食色,性也”的論斷,揭示了“快樂”的政治和歷史本質。作者探討了從對饑餓的記憶到經濟發展時代的美食,從傳統中藥的香氣到對古典文獻的挖掘,從對集體身份的頌贊到對個人經歷的關注諸方面,認為這些在當代中國被體現的存在都必然創造並存留于對個人和國家生活的公眾反映之中。

本書運用人類學、文化研究和文學批評的方法,對當代中國生活進行了全方位解讀,她的解讀不僅包括科學研究和社會理論領域的關注對象—家庭,也涵蓋了當代中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錄

致謝
中文版序言
引言
食色,性也
欲望
世俗人類學
非連續性
來自/作為閱讀的民族志
干預:中醫關于身體的修辭
食物和性
第一部分 吃:感覺的政治
導言
雷鋒:不倦的人民公僕
第一章 藥膳
具體的邏輯
小城藥膳
味覺的語言,味覺的體驗
實踐中的中醫
身體:溢香的世俗載體
第二章 精神會餐
饑餓的簡史
牢記苦難:《白毛女》
精神會餐:《芙蓉鎮》
身體的盛宴
超越需求
第三章 “實”與“虛”
實現共產主義的時候
莫言的《忘不了吃》
系統的虛損與局部的實邪
多乎哉?
劃界線
第二部分 欲:體現的倫理
導言
杜晚香:優秀共產主義者的瑰麗光環
公開場合的激情
第四章 書寫自我:個人的羅曼司
對愛的探討
心靈的伴侶
保護光輝
在路上
語言危機
小結
第五章 性科學:行為的再現
性知識典籍
對性的想象
性調查
教育國民的研究
性教育
壓抑的假設
第六章 色情藝術
性:宇宙(cosmic)的性,內在的本質?
馬王堆:漢代的快樂
養生
無能和資本主義
再現和倫理
在臥室
結論 為歷史的身體歡呼
參考文獻
譯後記
 

本書所涉及的大多數論題,對于中國讀者來說,都耳熟能詳。雷鋒和杜晚香、藥膳和性文化、養生以及中醫的“虛”和“實”——這一切在當代中國都毋庸贅言。本書最初是為歐美讀者所著,因此運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述中國的城市生活結構。中國讀者是否會認為我是在徒耗精力呢?我希望不會。

近年來,人文科學領域重又燃起了“評論日常生活”的熱情。生活的世俗形式在世界上各種社會中林林總總,在歷史的長河中也發生了巨變。日常生活實踐平靜如水,但卻能使“百家爭鳴”。因此,對日常生活進行評論能讓我們重新思考我們最看重的價值與生存時空的具體形式之間的關系。本書討論的是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的話語和實踐,通過對它們的反思,中國讀者或許可以回到過去,並對那個在自己頭腦中建構的世界產生不同以往的興趣。

任何一種向平凡的回歸都需要重新思考歷史和經驗。為什麼一些創作于20世紀80年代的小說現在依然值得關注?為什麼人們仍須牢記和解析20世紀70年代大力提倡的“為人民服務”中所蘊涵的哲理?當然,我也看到,當代的大眾文化——中國和美國都是如此——希望能夠忘掉這特定的幾十年,其做法就是對中國歷史進行漫長的敘事,這種敘事維持了一種文化的連貫性:從漢代到民國時期再到北京市區博物館和餐廳的新古典主義建築。有時我們好像已經失去了回憶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四十年文化生活的能力。

但是,對于我的許多現在生活在中國的朋友們來說,那幾十年代表著他們的青春歲月。我們如何回憶或是重新體驗自己的青春歲月?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因為城市大眾文化已變得前所未有的發達並具有世界性,同時也因為我們的消費欲望也具有前所未有的辨別能力(discriminating),所以我們無法否認,對生活目標的態度也發生了改變。我們知道,自己處在一個充斥著個人競爭的時代,而且也很少有人真的後悔自己進入了這個嶄新的、全球化的世界。但是,這正是本書所提出的觀點︰欲望的變化快于記憶,態度的轉變敏于身體。安全感所基于的日常生活、習慣和身體特征並非刻意的計劃或是意識形態選擇的結果。相反,作為我們所有活動根基的日常生活正悄悄地但卻強有力地沉澱在歷史和物質的進程當中。過去的經驗正不知不覺地限定著現在的經驗。

換句話說,歷史在身體的層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希望本書的人類學闡釋可以為人們,尤其是那些無法真正忘記過去的人們,開啟一扇通向過去之門,以便重新審視日漸消失的身體。同時,我還希望,本書中的觀點可以鼓勵讀者和我一道以一種心存感激的視角來重新審視我們的日常生活,並從中得到無窮的樂趣。

馮珠娣
2006年12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