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電視文化研究︰多維話語系統的競爭與共生

當代中國電視文化研究︰多維話語系統的競爭與共生
定價:132
NT $ 115
  • 作者:榮耀軍
  •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7306912
  • ISBN13:9787807306917
  • 裝訂:平裝 / 274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文力求從“話語”的角度,對中國當代電視的競爭格局及其深層寓意進行探析。中國電視由統一的壟斷性的總體性媒體領域分化成各不相同的多元競爭的媒體地帶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由國家一元話語到國家話語、精英話語與大眾話語多元生成和競爭的過程。為了闡明這些話語系統之間復雜的競爭與共生關系,本文采取的是結構分析的方法。


作者簡介︰
榮耀軍,1972年生,河北承德人,廈門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博士、現為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博士後。主要從事美學、文藝傳播學、影視藝術、媒體文化之研究。出版《藝術特征論》(合著)一部。在《廈門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目錄

總序
緒論
一、電視文化研究
二、西方的電視文化研究
三、國內的電視文化研究
四、本文的思路︰當代中國電視多維話語系統的結構分析
第一章 當代中國電視多維話語系統的產生背景
第一節 “話語”視角看電視
一、西方話語理論舉要
二、話語理論與電視研究
第二節 當代中國電視多維話語系統的產生背景
一、全球電視文化發展大趨勢
二、跨國傳媒集團的興起與全球電視話語格局的形成
三、當代中國電視的變革
四、港澳台地區電視概況
第二章 主體︰規定性及其反抗
第一節 國家話語︰規定性的制作人
一、“規定性”與文化領導權
二、“規定性”的制定者與執行者
三、“規定性”在競爭中的矛盾
第二節 精英話語︰協商式的批判者
一、公共領域與“協商式批判”的可能
二、“協商式批判”的媒體人
三、“協商式批判者”的有限空間
第三節 大眾話語︰規避政治的娛樂先鋒
一、感性現代性與娛樂工場
二、政治規避下追求感性現代性的先鋒
三、娛樂先鋒的疆域與界限
小結
第三章 觀眾︰社會文化價值取向的分殊
第一節 國家話語︰被動與主動間的國家意識需求
一、觀眾國家意識的被動建立
二、觀眾對現代民族國家意識的主動訴求
三、觀眾對國家話語的質疑與疏離
第二節 精英話語︰反思型觀眾的精英文化取向
一、社會精英文化取向的增長
二、反思型觀眾對精英話語的尋求
三、精英話語空間的狹小與觀眾的淡漠
第三節 感受型觀眾的快感取向
一、電視與現代社會的文化快感取向
二、觀眾對電視娛樂的巨大需求
三、休閑型觀眾和激情型觀眾
小結
第四章 文本意指系統︰話語權的交錯滲透與競爭
第一節 國家話語︰國家意志主導的共同想象
一、《新聞聯播》與灌輸式想象
二、新聞評論節目與引導式想象
三、與民同樂節目與召喚式想象
第二節 精英話語︰華人公共話語平台的建構
一、新聞資訊與華語話語空間的開拓
二、新聞評論與華人公共意見的表達
三、人文節目與文化認同的生產
第三節 大眾話語︰娛樂工場的現代神話
一、新聞娛樂化︰“逃離拉普特飛島”神話
二、肥皂劇中的迷幻人生︰“灰姑娘和大人物”神話
三、娛樂綜藝︰“那喀索斯”神話
小結
第五章 全球後現代景觀中的中國電視文化(代結語)
第一節 電視魔幻時空中的全球後現代景觀
一、全球“聯結”的魔幻時空
二、娛樂夢幻城
三、“荒誕”的權力話語場
第二節 當代中國電視文化反思與展望
一、沉重的國家話語
二、喧鬧的大眾話語
三、亟須拯救的精英話語
參考文獻
後記
 

19世紀以來,由信息科技的突飛猛進所推動,媒體以令人眩目的速度發展,迅速完成了由慢媒體向快媒體、由貧媒體向富媒體、由單媒體向多媒體等轉變。相對于社會需要而言,媒體在發達國家和地區不僅不再匱乏,而且已經“溢出”。我們為各種各樣的媒體所包圍,無力消化它們所提供的海量信息。報紙越來越厚,廣播電視頻道越來越多,網頁甚至增長到了天文數字。媒體不僅早就是產業,而且在並購中形成不容小覷的“帝國”,在全球範圍內營造著與之相適應的信息世界,左右著社會生活。

在媒體加速發展的這一歷史時期,文藝也經歷了巨大變革。各種形式的“終結論”以前所未有的高分貝一再宣布文藝之死,但事實上文藝卻以同樣前所未有的高能量顯示自己推陳出新的活力。文藝生產的效率越來越高,文藝發表的門檻越來越低,文藝門類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文藝流派的迭代越來越快,文藝作者的隊伍越來越龐大,文藝受眾的參與熱情越來越看漲。文藝早已走出象牙之塔,融人審美化的日常生活,並在這一過程中“泛化”。

媒體發展與文藝變革之間,絕不只是簡單的歷史同步,而是充滿了各種形式的互動。各種嶄露頭角的新媒體幾乎無一例外地向文藝伸出橄欖枝,力求借助文藝的魅力為自己拓展空間;各種筍尖乍冒的新文藝也幾乎不約而同地向媒體奏響歡迎曲,試圖借助媒體的影響為自己創造機遇。因媒體科技勢力日強所引發的社會焦慮,在各種以警世為已任的文藝作品中得到生動而形象的表達;因文藝發展日益偏離傳統軌道而引起的社會擔憂,則在主流媒體中轉化為提醒、告誡甚至嚴厲的批判。媒體與文藝共舞,不論誰是狼,也不論踏的是什麼步點、有過多少踫撞,漸漸地都心靈相通、配合默契,旋成了一團光影、一束音流。在媒體溢出、文藝泛化的時代,是誰起舞仿佛已經無所謂,重要的是“共舞”本身。

這種共舞不僅是我們所目擊的現狀,而且有著可圈可點的歷史。生活在媒體溢出時代的人們雖然並不需要再度從事“韋編三絕”之類的活動、追求“學富五車”的境界,也不需要重復抄寫員艱巨的勞動、甘冒排字工鉛中毒的風險,但歷史回顧畢竟有助于我們明白精神生產和文藝活動如何受制于特定時代的媒體科技所提供的條件。在歷史上,媒體變革不止一次推動了文藝形態的變化;在現實生活中,文藝依托媒體而傳播,在媒體內容中佔有重要地位。本叢書著重研究19世紀以來媒體與文藝的互動,所收人的著作大致分為四組︰一是有關大眾文化與藝術觀念的歷史審視,二是作為大眾媒體的報刊在中國新文學興起、知識分子轉型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三是電視藝術在信息加工、傳播觀念、運營策略等方面的特點;四是在媒體網絡化、數字化過程中誕生的新型藝術產業的理論與實踐。我們希望通過探索增進對媒體與文藝之關系的認識。

從19世紀以來的兩百年,在歷史上僅僅是一個短暫的時期。盡管如此,它卻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深刻變化︰偌大的地球在心理空間中變得如此之小,以至于人們只好用“村”來形容它;信息水晶球在信息基礎設施中變得如此之大,以至于人們的一舉一動幾乎都逃不過它的監督。媒體溢出的時代也是普適計算像自來水一樣方便的時代,是商業炒作像火焰山一樣熾熱的時代,是不苟流俗像獨木橋一樣難行的時代,是精神生產像“巨無霸”一樣“快餐”的時代,是文藝創作像奶油烤一樣雜拌的時代。處在這樣的時代,我們仍希望自己作為研究者的心態不隨媒體溢出而溢出,能夠清醒地和讀者就叢書所涉及的各個議題進行對話,並在反思的過程中求得認識的深化。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廈門大學特聘教授基金的資助。學林出版社編輯曹堅平先生熱心玉成此事。謹此致謝。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