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世紀以來長江中游區域環境、經濟與社會變遷

10世紀以來長江中游區域環境、經濟與社會變遷
定價:432
NT $ 376
  • 作者:張建民/主/編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7062216
  • ISBN13:9787307062214
  • 裝訂:555頁 / 24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14世紀以來長江中游地區環境、經濟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部分論文。全書共分五個部分,內容包括:區域環境與經濟;宗族,聚落與社會組織;信仰,風俗與社會控制;城市空間與市場發展;公益事業與水利等。

本文集也是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勵計划」、國家「985工程」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型創新基地建設項目和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長江中游社會經濟史綜合研究」的科研成果之一。
 

目錄

長江中游區域社會經濟史研究的深化與拓新(代序)

第一編 區域環境與經濟
經濟史學研究中區域划分的標准與模式
對於清代雍正年間政府官員考察閩浙贛邊區生態環境的解讀
清代後期秦巴山區的水環境與水旱災害
湘籍人士論近代湖南自然災害頻仍的原因
都市環境史的一頁:18世紀漢口地區的黑山開發和風水論
明清時期長江武漢段江面的沙洲演變
明代土司地區的賦役征派
——以貴州宣慰司為例
試論改土歸流後土家族地區的農業發展

第二編 宗族 聚落與社會組織
從「異民」到「懷遠」
——以「懷遠文獻」為重心考察雍正二年寧州移民要求入籍和土著罷考事件
作為象征的宗族公產
——以黃梅縣程氏宗族為例
文本與權力:清代至民國時期江西萬載縣歷修方志分析
土地革命前夕贛南鄉村地區的聚落形態與社區關系
論晚清湖南社會組織的轉型與變遷

第三編 信仰 風俗與社會控制
隋唐五代天台宗的地理分布
彌「盜」、黨爭與北宋虔州鹽政
明清湘鄂贛地區的「訟風」與地域文化的轉移
從「解錢糧」習俗透視明清蘇州地區的城鄉關系
明清長江中游地區風俗的變遷
社會沖突中的官、民與法
——以「鍾九鬧漕」事件為中心
母親、妻子與女兒:民國鄂東婦女財產權初探

第四編 城市空間與市場發展
「雙子城」:明清時期襄陽一樊城、光化一老河口的空間形態
近代開埠與宜昌社會變遷(1877~1926年)
竹枝詞所見清末民初漢口城市空間與功能的擴張
九江開埠與江西區域市場的轉型

第五編 公益事業與水利
乾隆五十三年的荊州大水及善後
清代兩湖地區育嬰事業的運營和演變
——以江南地區為參照系
清初鄂西北流民及其救助
——以俞森《鄖襄賑濟事宜》為中心
明清時期鄂南鄉村的水利組織與民間秩序
——以崇陽縣《華陂堰簿》為中心的考察
生態、社會變動與制度變遷
——以清代江南海塘善後制度為中心
水利、宗族與地方社會
——以道光三年泰和縣槎灘陂創建權屬糾紛案為中心


附錄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有關明清時期長江中游社會經濟史研究概況
後記
 

一般說來,時間序列和空間位置是認識、把握事物的兩個基本觀照點。如果仍然認可歷史學是一門依據時間維度研究歷史現象的學科,地理學是一門依據空間維度考察地表現象的學科,那麼,至少對於區域社會經濟史研究而言,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的考察是缺一不可的。人類創造歷史的活動是在相應的空間展開的,將歷史現象放在產生它的空間(區域)中進行時空結合的考察,通過由此所形成的各種聯系,探討歷史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變化以及變化的形成、意義及其機制,由此展現出來的歷史內容顯然會更加豐富多彩,也更接近歷史真實。如若不然,不僅無法確切揭示人地關系,對於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認識和把握亦會受到局限。再者,諸多事例表明,歷史進程不僅在時間序列上有發展的快慢進退之別,在空間結構上也會表現出顯著的差異和不平衡性。在世界范圍內講如此,對一個國家而言也是如此,特別是在中國這樣地域廣大,自然、社會條件復雜多樣,開發、發展先后參差,民族眾多、歷史悠久的國家。誠如傅衣凌先生所說:「由於自然環境的差異和生態平衡的改變、歷史上開發時間的先后、人口的流動和增減,以及經濟重心的轉移等等因素的影響,各個地區的生產技術水平、生產方式、社會控制方式和思想文化千差萬別,而且還隨着歷史的發展而出現周期性和不規則的變化。」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如果不考慮社會經濟發展變遷空間結構的不平衡性,極易產生以偏概全甚或徒發空論的偏頗,這在以前號稱「宏觀」敘事的「綜合」的研究中曾有過深刻的教訓,且已成為當前學界的基本共識,亦是社會經濟史區域研究持續不衰的基本動因。

毫無疑問,歷史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歷史進程也是復雜多樣的。從認識論層面言之,人類認識乃不斷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的發展過程。所謂歷史發展的必然性、規律性,總是通過偶然性、隨機性乃至千差萬別的多樣性表現出來的。著名學者黃宗智論及中國經濟史中的規范認識問題時指出:「從方法的炳度來看,微觀的社會研究特別有助於擺脫既有的規范信念。如果研究只是局限於宏觀或量的分析,很難免套用既有理論和信念。然而,緊密的微觀層面的信息,尤其是從人類學方法研究得來的第一手資料和感性認識,使我們有可能得出不同於既有規范認識的想法,使我們有可能把平日的認識方法——從既有概念到實證——顛過倒來,認識到悖論的事實。」微觀研究應該有多種途徑,如時間尺度上的、空間尺度上的、分門別類的,等等。而所謂偶然性、隨機性、多樣性的產生,總是離不開空間依托的,分區域的(或曰地方的)系統研究也正是空間尺度上的微觀研究途徑之一,注重考察、認識空間結構的差異與特點及其產生原因、變化軌跡及規律,「避免把某一歷史過程中發生的一些聯系套用到另一歷史過程中去」。當然,這里所說的微觀研究與宏觀研究都是相對的,因為即使考察同樣的問題,站在不同的層面上,或使用不同的考量尺度,也會有高低、大小不同的視野,從而產生不一樣的「觀」感。

區域社會經濟史研究不可忽視甚或放棄整體觀照。如前所述,社會經濟史區域研究的主要前提之一是社會經濟發展在區域上的不平衡性或曰社會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所謂不平衡乃整體觀照下的不平衡,差異則更是存在於不同區域之間,離開對整體和其他區域的觀照、比較而孤立地談某一個區域,平衡或不平衡也就無從談起了。人們經常提到的區域特色或曰區域特征,更應該是在整體觀照下,相對於其他區域而凸顯出來的,而不是站在本研究區域立場上給自己粘貼標簽。吳承明先生早已指出:「區域經濟史研究,有縱的方面和橫的方面兩個要領。一是由於划定區域,可將研究時段放長,探討經濟發展的長期趨勢和階段性或周期性變化。西方稱為空間與時間(spacial and temporal)研究方法,近年頗為流行。另一個是區域與區域之間的關系和比較,即不是孤立地研究某一個區域,而是以其他區域作為環境來進行考察,包括勞動、資本和產品的移進移出,技術的傳播,以及擴散、互補、競爭等效應。」這種縱橫交叉、結合的方法,當為深化區域研究的有效途徑。事實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將區域社會經濟史研究視為一條晝接近歷史真相的途徑,而不是以區域研究作為歷史研究的最終目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