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中俄文學關系

二十世紀中俄文學關系
定價:194
NT $ 194
  • 作者:陳建華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2-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40107244
  • ISBN13:9787040107241
  • 裝訂:356頁 / 23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中俄文學關系》是教育部研究生工作辦公室推薦的研究生教材。20世紀俄蘇文學對中國文學的發展產生過非常重要的影響。

《二十世紀中俄文學關系》作者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系統地梳理了20世紀中俄文學關系,對中俄文學之間的譯介過程、作家作品比較、風格流派和思潮交匯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全書共分9章,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從清末民初到20世紀90年代,中俄文學關系發展的情況。
 

目錄

序一
序二
引言
第一章 中俄文學關系的發端
一、俄國文學先驅者的東方想像
二、東學西漸中的俄國漢學家
三、19世紀俄國作家與中國

第二章 清末民初的中俄文學關系
一、從《俄人寓言》到克雷洛夫寓言
二、「虛無黨小說」:清末特殊的譯介現象
三、最早進入中國的俄國文學名家名著
四、辛亥革命前后中國對俄國文學的接受

第三章 「五四」時期的「俄羅斯文學熱
一、「五四」高潮前夕中國文壇視野中的俄國文學
二、「別求新聲於異邦
三、俄國文學研究的深化
四、中國早期的俄國文學史著作
五、中俄文學比較研究的發端

第四章 蘇聯早期文學思想與中國無產階級文學運動
一、蘇聯早期文學思想的發展
二、「普羅文學」時期
三、革命文學論爭時期
四、左聯時期

第五章 俄蘇文學在「大夜彌天」的中國
一、艱難歲月中的精神契合
二、理論譯著:中國讀者了解俄蘇文學的重要途徑
三、在「偉大肥沃的『黑土』里」開掘
四、中國現代作家與俄蘇文學

第六章 俄蘇文學在50年代中國的命運
一、巨大的熱情和傾斜的接納
二、「日丹諾夫主義」與建國初期的中國文壇
三、「解凍文學」思潮在中國
四、在「反修」和「反右」的大背景下

第七章 中蘇文學關系的冰封期
一、走向危機的中蘇文學關系
二、排斥時期的逆向對應現象
三、若即若離:冰封期的尾聲

第八章 俄蘇文學在新時期中國的潮起與潮落
一、令新時期中國讀者心儀的名家名著
二、蘇聯當代文學在80年代的中國
三、新時期的俄蘇文學研究
四、文學思潮的錯位對應現象
五、新時期中蘇文學的主題與風格

第九章 走向新世紀的中俄文學關系
附錄一俄蘇著名作家在中國的接受
附錄二俄蘇重要作品在中國的譯介
附錄三中國著名的俄蘇文學翻譯家
后記
再版后記
 

陳建華同志的一本論述中國文學與俄蘇文學關系的新著即將出版了,承他不棄,要我為它寫幾句話,這在我是十分樂意的。因為俄蘇文學對我來說有一種特殊的親切感。魯迅先生在《祝中俄文字之交》一文里曾說過「俄國文學是我們的導師和朋友」這樣的話,我則可以說是喝着俄國文學的乳汁而成長的。俄國文學對我的影響不僅僅是在文學方面,它深入到我的血液和骨髓里,我觀照萬事萬物的眼光識力,乃至我的整個心靈,都與俄國文學對我的陶冶薰育之功不可分。我已不記得最先接觸到的俄國文學名著是哪一本了,總之是一接觸到它就立即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使我如醉如痴,使我廢寢忘食。只要是真正的名著,不管它是英、美的,法國的.德國的,還是其他國家的,都能吸引我,都能使我迷醉。但是論其作品數量之多,吸引我的程度之深,則無論哪一國的文學,都比不上俄國文學。特別是就19世紀來說,你看,從普希金開始,俄國文學史上一連出了多少輝煌的名字呵!果戈理、屠格涅夫、托爾斯泰、岡察洛夫,一直到契訶夫、高爾基,每一個都是大師級的,哪一個國家,在不到百年的時間里能夠為世界、為人類貢獻那麼多頂尖兒的傑出作家呢?這真是奇跡!

俄國文學是與我青年時代的生活緊密聯系着的。1938年,我考入了中央大學。那時中央大學正內遷到四川,校址設在重慶郊外的沙坪壩,又另在柏溪建立了分校,初入學的一年級新生便都在柏溪就讀。柏溪離沙坪壩大約有十多里地,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小山谷。那里綠樹成蔭,溪澗縱橫。在中國大部分地區正遭受着日本侵略者的蹂躪的時候,這里仿佛成了世外桃源。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雖然他們的家鄉大都已淪入敵手,國恨家仇,時縈心頭。但處身在這樣一個清幽的環境里,不但聽不到槍炮聲,就連日本轟炸機的聲音也絕少入耳。整天圍繞伴隨在周圍的盡是鳥語花香和淙淙流水。我那時正沉浸在對父母和家鄉的懷想和思念中,便只有借着小說來排遣自己的憂愁和寂寞了。在高中以前,我讀的主要是中國的舊小說,進了大學才開始接觸外國小說。這就使我一下子眼界大開,在我面前仿佛出現了一片新的天地,我結識到了許多與舊小說中所寫的完全不同的人物。他們的思想愛好,他們所生活於其中的社會和風尚習俗,與我一向所熟悉和知道的完全不同。施托姆的《茵夢湖》、洛蒂的《冰島漁夫》、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等書,給了我無限的歡喜和憂傷。特別是屠格涅夫的《羅亭》、《貴族之家》等等,引起了我對人生的思考,在我心頭激發起對青春、對未來歲月的朦朧的憧憬和詩意的幻想。一個時候,屠格涅夫使我十分着迷,他幾乎占去了我所有的空閑時光。《初戀》、《春潮》、《阿霞》等等,一部接一部地專注地閱讀着,他的作品中的清幽雋永的抒情氣氛,他的充滿感傷和哀愁的調子,與我自己思念親人和家鄉的凄涼悲苦心情結合在一起,使我深深地陷入了一種流光易逝,好景難再的悲涼哀傷的境地而不能自拔。可是,說實在的,我也並不真想從這種境地中掙脫出來。因為我覺得它雖然悲涼,卻是種甜蜜的悲涼;盡管哀傷,卻是種溫馨的哀傷。實際上我是樂此不疲的。

后來我又迷上了契訶夫。契訶夫的短篇小說,我覺得其藝術價值遠在莫泊桑和歐·亨利之上。他的戲劇作品,則甚至使蕭伯納竟然產生了要把他自己的劇作付之一炬的感覺。在契訶夫的作品中,我覺得也彌漫着一種哀愁與憂郁的氣氛。他的哀愁雖是淡淡的,憂郁卻十分濃重。在果戈理的《狄康卡近鄉夜話》和《密爾格拉德》中,在岡察洛夫的《奧勃洛摩夫》中,都充滿了這種哀愁與憂郁。推而廣之,幾乎在所有偉大的俄國作家作品中,都不缺乏這種哀愁與憂郁的色調。我想這是與俄國人民長期處在專制政體的高壓下所產生的實際感受相一致的。我們中國在過去也長期處在封建專制政體的高壓下,人民都經歷過類似的苦難,所以對俄國作品特別有一種親切感,特別易於接受。但我覺得在中國舊時代文人的筆下,雖然也同樣擺脫不掉哀愁與憂郁的成分,卻總是與俄國作品有所不同。中國文人的哀愁與憂郁,大多是偏於個人一己的切身感受,缺乏一種大氣。而俄國作家的卻往往超越於個人之上,而直接與廣大人民的感受相通。在那里面飽含着人民群眾的血淚痛苦,充滿着懇摯深切的人道關懷。這恐怕是與在這片廣漠的黑土上形成的厚重的民族性有關的。

接觸托爾斯泰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在我是比較遲的。這兩個人,一個是社會黑暗的揭露者與批判者,一個是人性的解剖者與拷問者。就他們的描繪才能和作品所達到的深刻程度來說,恐怕是所有古往今來的傑出作家都很少能夠與之相匹敵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對人性的觀察之深,他的解剖刀的鋒利與無情,簡直到了令人可怕的程度。我一面讀着他的作品,一面不由得時時在顫栗。我脆弱的心靈有點經受不住它的震撼。因此我並不喜歡陀氏的作品。但它自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叫我放不下手,而且還逼使我要去找未曾讀過的他的其他作品來讀。陀思妥耶夫斯基真如人們所說的是一個天才。但他是個殘酷的天才,可怕的天才。而我想,他的作品之所以顯得如此殘酷與可怕,恐怕是因為正如高爾基所說,在他的「靈魂深處體現着人民對一切苦難的追憶」,這些追憶是如此可怕,如此地使他難以去懷,他就把這些「可怕的追憶」——強有力地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出來了。至於托爾斯泰,他的心靈是健全而強壯的,絕少病態。他的作品有一種鮮麗明朗的色彩,即使所寫的是人間的苦難,社會的黑暗,甚至一些十分陰郁的場面,經他一寫,這些苦難、黑暗和陰郁的場面,仿佛就全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顯得是那麼的不合理,那麼的令人難以容忍,就會激發起人們的憤怒和不平,使他們從內心深處生發出一種要反對它和鏟除它的力量來。這是因為托爾斯泰有一顆博大的心靈,他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熱愛一切美好的東西。而作為一個「暴虐和奴役的敵人,被迫害者的友人」,他尤其熱愛勞動者,熱愛善良的人民,他是本着對勞動者、對善良的人民的愛心來從事寫作的。他曾說過,沒有對對象的愛,便沒有藝術作品。他的所有藝術作品,就是獻給他所愛的勞動者和一切善良的人的。正因為他在寫作中,傾注了他全部的熱情和愛心,所以他的作品才能有那麼強大的藝術魅力。一百多年來一直為世界各國的人民所喜愛,在他們艱辛的生活中,在他們前進的道路上,頻頻給他們以溫暖和希望。

至於十月革命以后的蘇聯文學,我是在解放以后才開始接觸到的。盡管就其成就和藝術價值來說,都遠不能與舊俄時代相比。但也還是多姿多彩,不乏佳作的。尤其因為建國初期在全面學習蘇聯的口號下,蘇聯文學給予我們的影響就特別巨大而深切。這在陳建華同志這本著作中有極其全面和十分扼要的論述。近一百多年來,俄蘇文學與中國文學關系之密切,是任何其他國家的文學所無法比擬的。回顧和清理一下這一段兩國文學相互交往的歷史,總結一下其間所取得的經驗教訓,對我們的文學事業今后的發展,無疑是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和作用的。陳建華同志這本新著,是迄今為止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地梳理20世紀以來中俄文學關系沿革的專門著作,其資料之詳實,論述之精當,處處顯示出他學養的深厚和識見的超卓。這不但是一本開拓性的奠基之作,也是一本沾溉后人的有長遠價值的書籍。我能夠在它問世之際寫上幾句話,是深感榮幸的。不過因此而嘮嘮叨叨地向讀者憶述了我個人往昔的一些閱讀感受,既不合適,也有負陳建華同志的雅意,又不免感到抱歉。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