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富裕社會》的前幾版通篇都在明確表述對通貨膨脹的擔心。通貨膨脹一直對社會基本福利構成威脅。要麽出現通貨膨脹,要麽是大量失業。現在情況已經變得不再這麽涇渭分明。當時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是工資和價格的交互作用。管理者和工會進行談判,工資提高了,部分原因是過去價格提高所致,接著價格出現了補償性上升,而價格提高又產生了增加工資的新要求。這個過程周而復始,出現了工資和價格的螺旋式上升運動。貨幣和財政政策只有在能夠控制投資者和消費者的支出時才能充分發揮作用,進而會減少產出,增加失業,最終限制工資需求,導致價格上漲。這種解決方案明顯要比問題本身更糟糕。

在本書中,加爾布雷思以「富足社會」與「傳統智慧」擴展了經濟學的語言,指出了現代富足社會背後隱藏的嚴重問題,如公共生活與私人生活標准間的資金與行動分配不均,以及環境問題的重要性。

加爾布雷思提出「富於經濟」的經典著作——最近被紐約圖書館列入世紀叢書之一——已經用諸於「富裕社會」、「傳統智慧」等詞語豐富了人類語言。此前它早已被視為一本「傑作」。帶著慣有清晰、雄辯和幽默,加爾布雷思剖析了當今世界所謂的經濟安全的核心,而且道破了關於經濟不平等的個人風險和社會自滿的奧秘。
 

目錄

中譯者序
40周年版導言
第一章 富裕社會
第二章 傳統智慧的概念
第三章 經濟學與絕望的傳統
第四章 不確定的保障
第五章 美國心態
第六章 馬克思的衣缽
第七章 貧富不均
第八章 經濟安全
第九章 生產的全能地位
第十章 消費需求之必然
第十一章 依賴效果
第十二章 產品的既得利益
第十三章 賬單收款員出現
第十四章 通貨膨脹
第十五章 貨幣想像
第十六章 生產和價格穩定
第十七章 社會平衡問題
第十八章 投資平衡
第十九章 過渡期
第二十章 生產與安全的分離
第二十一章 平衡的恢復
第二十二章 貧窮的地位
第二十三章 勞動、閑暇與新興階層
第二十四章 論安全與生存
後記
索引
 

1908年10月15日,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一個小鎮的農場,1930年獲安大略農學院學士學位,1933年獲加利福尼亞大學碩士學位,193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加爾布雷思斯在哈佛任教數十年,擔任沃伯格講座經濟學教授,1975年榮譽退休。他還擔任過國防顧問委員會的經濟學顧問、美國價格管理局副局長、民主黨顧問委員會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財富》雜志的編委、國務院經濟安全政策辦公室主任,擔任過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政府顧問,1961—1963年任美國駐印度大使,1972年被選為美國經濟學會會長,1984—1987年任美國藝術和文學院主席,他還是成功的藝術品收藏家和慷慨的公益捐贈人。他經歷了多種多樣的人生,嘗試過多種多樣的角色,在主流和邊緣之間從容游走,「時而在哈佛大學的講壇上扮演者經濟學家的角色,時而在大眾傳媒和電視上扮演著公共知識分子的角色;一會兒是一個狂熱的民主黨總統競選顧問,一會兒又是一個周旋於各國之間的外交家;在一個舞台上,他是激烈的社會批評家,在另一個舞台上,他又沉浸在他的文學的浪漫虛擬世界中。」2006年4月29日,他走完了一個多維度的生命歷程。美國多家報紙用頭版刊登訃告,人們還在媒體發表了大量評論。

作為一個農家子弟,與生俱來的不安全感和己不如人的自卑感使他富於獨立精神,進而影響他的人生和學說。加爾布雷思認為自己也許更應該是一個作家,願意與人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他一再聲稱自己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改革者」。他關注變動不居的現實和復雜多樣的公共生活問題,幾乎觸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前10年預告了環境保護運動的到來,重視在個人自由之外人所負有的社會責任,關注不平靜的世界局勢。他善於使用通俗的話語闡釋他的理念,善於用通俗的語言與公眾進行有效交流,從對人和世界的深切關懷出發,放棄傳統經濟學深奧的術語和數學曲線,在價格、利潤與供求問題之外提供了一絲溫暖的人文關懷。

他出版的著作涉及許多題材,包括經濟問題的歷史記載,外交和旅行回憶錄,論述社會和政治問題的小冊子及經濟學著作。加爾布雷思使用多種題材來表述自己的想法,他擅長寫文學式的尖銳的社會批評文字,他甚至出版了《凱旋》和《麥克蘭德里斯》等純粹文學作品。他留下了包括經濟學專著、文集、自傳和三部小說在內的本書,以及無以數計的文章、演講文稿和媒體訪談。他們自身具有的批判性、思想的尖銳性、方法論上的獨特性。加爾布雷思運用社會歷史的方法來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其他理論核心支點是經濟自由與社會責任的沖突。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