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寶齋畫譜‧古代編(30)︰花鳥 一

榮寶齋畫譜‧古代編(30)︰花鳥 一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唐輝/編
  • 出版社:榮寶齋出版社
  • 出版日期:1999-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0304684
  • ISBN13:9787500304685
  • 裝訂:平裝 / 42頁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傳統的中國繪畫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記錄了中華民族每一個歷史時代的面貌,反映和凝聚了我們民族的審美意志和傳統思想。她以東方藝術特色立于世界藝林,匯為全世界人文寶庫的財富。我們當代人得以繼承享用這樣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是有幸並足以引為自豪的。面對這樣一筆巨大的財富,把其中優秀的部分繼承下來“古為今用”並加以弘揚光大,這也同時是當代人的責任。繼承什麼,怎樣弘揚傳統繪畫遺產,這是一個不容選擇的命題。回答這個命題的藝術實踐是具體的,其意義是現實和延伸的。在具體的繪畫藝術實踐中,我們不必就這個題目為個性的繪畫教條地規範楷模,每一個畫家都有自己對傳統的認識和理解,都有著自己的感情並各取所需。繼承和弘揚優秀文化遺產的理論和願望都體現在當代人所創造的繪畫藝術中。
 

目錄

序言
花卉冊之一——之六
花卉冊之一——之十
花卉冊之一——之三
雪中雜卉卷
雪中雜卉卷(局部)
雪中雜卉卷(局部)
花卉卷之一
花卉卷之二
花卉卷之一(局部)
花卉卷之一——之八
花卉卷之一——之三
花卉卷之二(局部)
花卉卷之三(局部)
清遠圖 清遠圖(局部)
君子風清圖
 

高鳳翰(一六八三—一七四八),在家庭和師友的教育薰陶下,培養了多方面的文藝才能。其父日恭,康熙年間舉人。曾做過諸城和淄川縣的教官,是一位有很高名望的學者。高鳳翰自幼隨父讀書,對詩、書、畫有濃厚的興趣,興具異才,受到淄川詩人張歷友的常識,有『佳兒弱冠弄柔翰,筆情橫掃千人軍』的贊語。雍正五年(一七二七),他四十五歲時,以秀才舉孝友端方科,孝列一等,次年授安徽歙縣縣丞,後又任績溪知縣,官至泰州巡鹽分司,為官有政聲,能體察民情,曾作《捕蝗謠》、《苦灶行》等詩歌,揭露奸吏殃民的真實情況,陳說勞動人民的疾苦。乾隆元年(一七三六)官泰州巡鹽分司時,因兩淮轉運使盧見曾案件牽累,被誣入獄,受盡折磨,後以無罪釋放,但他的風痹病因此加重,次年(一七三七),五十五歲的高鳳翰,右手完全病廢。這對一位畫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他並不氣餒,立志改用左手作畫寫字,並感元人鄭遂昌尚左的故事,更號『後尚左生』,又號『丁巳殘人』等,策勵自己。他性情豪放,重交游,喜歡收藏金石書畫,精于鑒賞。尤好藏硯,多達千余方,大半自飧其銘。著有《硯史》、《南阜山人全集》等著述。去官後,長期僑居揚州,賣畫為生,晚年貧病交迫,卒于三里河家園。

高鳳翰的學識淵源,除少年受其父的影響外,早年與著名書畫家張在辛、沈宗敬、王蓍等相友善。中年出任江南,眼界開闊,閱歷豐富,書畫藝術已具風格,他久寓揚州、蘇州一帶,同當時著名書畫家金農、鄭板橋、李(魚善 shan)、李方膺及高翔等友情深厚,詩、文、書畫往來密切,是揚州畫派的重要成員之一。他寫生,興之所至,隨筆揮灑,無不為人們所喜愛。晚年右手病廢以後,不得已改用左手。在克服困難中,艱苦力學,並刻了一方印章,策勵自己,曰『苦書生』,由于他在這種刻苦毅力的堅持下,在繪畫藝術方面,不僅沒有退後,反而大大地推進一步,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其摯友鄭板橋說︰『西園……病廢後,用左臂書,畫更奇。』他在致友人信中說︰『弟右手之廢,其苦尤不勝言。近試以左腕代之,殊大有味,其生拗澀拙,有非右手所及。……弄筆一生,不可不知此味。……弟于此中實有所得,非作此吊詭不近人情之言也。』以此可以看出他在繪畫藝術上的艱苦和他的經驗體會。

高鳳翰是具有多方面修養的畫家,除少年受家庭影響外,中年以後,與『揚州八怪』等人友誼密切,加之他的刻苦鑽研及多方面師友深醇的影響,使他將詩、書、畫、印融為一爐,被世人稱之詩、書、畫為三絕,不是偶然的。

高鳳翰的山水畫,師法宋人,接近趙會穰、郭熙一派,並受到元人畫法的影響,用筆放縱恣肆,蒼勁老辣,純以氣勝,從而沖破院體末流刻板艷俗之弊,創立奇拗勁逸的新風格。如他畫的《山水冊》四幅,紙本,設色,分別畫『柳園圖意』、『弘濟江天』、『西亭詩思』、『緣雲蒼雪』,末幅署有『四寅』年款,說明此圖作于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高氏五十二歲。圖中山石勾、點、染兼用,畫樹、房舍、叢竹和芭蕉兼工帶寫,筆法奔放沉著,雄渾之中又見靜逸之氣,不愧為高氏中年畫佳作。高鳳翰晚年的山水畫,多為寫意之作,筆墨簡潔豪放老辣,意境真實感人。故清代著名書畫評論家秦祖永在《桐陰論畫》中評高鳳翰的畫雲︰『離奇超妙,脫盡筆墨畦徑,曾見山水小幅,筆意縱逸駘宕,北宋雄渾之神,元人靜逸之氣,筆端兼擅其勝,蓋其法備趣足,雖不規規于法,而實不離乎法也。』可為十分中肯之評。

高鳳翰的花鳥畫,奇逸得天趣不同流俗,與『揚州八怪』一脈相通。對花的寫貌,構圖新穎別致,綻開的花朵和欲放的蓓蕾,疏落有致,以水墨勾花點葉,花瓣賦彩。純沒骨法所繪花卉,隨意點染,瀟灑而凝重,不求艷麗,卻是筆墨功夫,使畫面增添一種灑脫不羈的氣息。如故宮博物院藏《四季花卉圖》,此圖紙本,淡設色,畫中自題︰『乾隆丁巳春右手畫,五年後左手題款……。』丁巳為公元一七三七年,高氏五十五歲。作者以水墨略施淡彩畫牡丹、荷花、菊花和梅花,雜插或放在瓶、盤、石桌上,葉之正反轉折,枝之參差錯落,花之層次、嬌態,刻畫得恰到好處。筆法放縱超逸,不拘成法,為高氏右手作畫最晚的佳作。高鳳翰晚年的花卉畫,筆法圓勁淹潤,更趨放逸。故清人秦祖永認為『西園畫橫涂豎抹,無不入妙』。同時他和當時許多花鳥畫家一樣,借物抒情,往往通過花鳥畫創作,寄托自己的情感。他始終喜歡描寫荷花、牡丹、梅花、松、靈芝、水仙等物象。他早年一幅荷花自題︰『汪汪淡泊,其君子之交情呼』,晚年一幅荷花題『豈知亂葦荒叢里,別有人間君子香』。他筆下的荷花形象,就是他心目中的『君子』形象。他的《牡丹圖》筆酣墨飽,花葉茂盛,畫上自題『幽香(�邑 yi)露醒還睡,艷魄籠煙淡轉清。絕似西池初罷筵,玉欄倦倚許飛瓊』,寄托了他對友人李(yang)臣的至誠深情。

高鳳翰的詩,清新感人,寓意深遠。其幼年詩學,即已為鄉里前輩所稱許,早為王士禎所稱贊。如自敘雲︰『余詩從唐人入手,顧性獨不甚深好,見放翁詩,遂一讀不去手。此十余年來,大約與劍南一脈情神相跣宕耳。』得蘇軾、陸游之遺,而又體切的人生,有異境,有妙境,是他的詩歌特色,有《南阜詩集》傳世。

高鳳翰的書法,也有很高的造詣,系從歐陽詢、柳公權入手,後又上溯鐘繇。隸書學衡方、魯峻等碑,有著漢魏碑刻雄厚闊大的風格,行、草書圓勁飛動,神采奕奕。他的確良右手所作的書法,法度極為謹嚴,于精熟中見流利,久為士林推重。

高鳳翰的篆刻,取法于秦漢印章,收藏達五千余方,又收藏明清名家制印,亦五千余,均各制有譜錄。據說鄭板橋在書畫上用的不少印章,都出版高鳳翰手制。

高鳳翰生平還喜愛藏硯,制硯,銘硯的癖好。收硯一百六十五萬,拓為硯圖一百一十二幅,共四卷,圖文並茂的作用,為時人珍重。繪畫理論家張庚說他『性豪邁,不蓄一錢,嗜硯,收藏至千余,皆自銘,大半手琢,著有《硯史》。』

總之,在清代畫壇上,高鳳翰是一位富于革新的畫家之一,他雖受徐渭和朱耷的影響,也有『揚州畫派』的一般特色,但他的構思布局,筆法水墨,甚至畫中的題詩和書跋,都有自己的格局和風趣。特別是左手作書畫以後,筆墨更趨老辣奔放,用色別致,幅幅都有常有的藝術感染力,創造出具有倔強、堅韌、頑強生命力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一九九九年三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