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地理視角下的省界變遷:以民國時期安徽省為例

政治地理視角下的省界變遷:以民國時期安徽省為例
定價:240
NT $ 209
  • 作者:徐建平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08086656
  • ISBN13:9787208086654
  • 裝訂:371頁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明確的邊界是行政區划的基本要素之一,在中國幾千年的行政區划史中,同一層級的行政區域之間逐漸從模糊的區分過渡到相對明確的界限,但卻未曾划定精確的界線。民國時期,國民政府加強法制化建設,制定並頒布了Ⅸ省市縣勘界條例》,逐步對全國范圍內各級行政區進行勘界。本著作主要是從政治地理的角度,以民國時期為背景,以省級行政區域界線為基礎,復原民國時期安徽省界變動的過程,歸納變動的類型,探究在省界變動中政治過程對地理區域的影響。本書將安徽省界變遷歸納為四種類型,第一類為整縣改隸,展現了縣級政區變動過程中自然、行政、文化、經濟等各類因素所起的作用。第二類為模糊界限向精確界線的轉變過程,這其中包括兩種形式,其一為兩省之間共有的湖泊如何划分界線;其二為兩省之間以山為界,如何進行具體的界線划分。第三類為兩省之間划出一定的相鄰地域所設置的新縣,應該歸屬哪一省以及依省界而設的新縣對省界區域政治控制的影響。第四類為整理長江沿岸的插花飛地,對以長江為省界的沿江提防建設及管理所帶來的利弊。
 

目錄


摘要
前言
一、問題的提出
1.選題緣由及思路
2.學術史回顧
二、民國時期勘界興起的背景及相關法令
1.政區邊界划定的兩個基本原則
2.時代背景及勘界法令
三、本文的材料與結構
1.資料評述
2.章節安排
第一章 縣級政區隸屬關系調整過程中的背景因素——以婺源、英山政區隸屬關系變動為例
第一節 婺源改隸江西
一、概述
二、隸贛:戰區的需要
三、背景:自然區域的歸屬
四、回皖(上):文化區之趨向
1.回皖運動
2.文化:傳統的精神寄托與現實的利益沖突
五、回皖(下):經濟區之實際
六、結果:多種區域類型的交互作用
第二節 英山改隸湖北
一、「吳楚咽喉」——英山縣之自然區域
二、行政區——英山設縣及其隸屬關系
三、軍事需求——行政區與自然區的統一
四、文化區與經濟區——英山改隸未受阻力的背景
第三節 小結
第二章 湖灘開發與省界的成型——從界限到界線(上)
第一節 皖南湖灘與省界成型——以丹陽湖為例
一、丹陽湖概況
二、與水爭地:丹陽湖圍墾糾紛之由來
1.民國以前之丹陽湖划界糾紛
2.湖產的爭奪與水利之間的矛盾
三、與民爭利:民國時期丹陽湖墾務與省界糾紛(上)
1.背景
2.緣起
3.第一次會勘
4.第二次會勘
5.第三次會勘
6.行政院之最後裁定
7.豎立界碑,繪制界圖
8.仲裁背後的隱患
四、與民爭利:民國時期丹陽湖墾務與省界糾紛(下)
1.寶豐墾務公司的一紙訴狀
2.小花灘血案——丹陽湖大灘開發引起的糾紛
3.划界是否有必要
五、結果與現狀
第二節 皖北湖灘與省界成型——以青冢湖為例
一、背景
1.青冢湖糾紛的時空背景
2.青冢湖周邊政區變遷
二、民國時期青冢湖省界糾紛
1.緣起和初次划界
2.隱患和糾紛
3.屬人主義的划界原則——江蘇省
4.屬地主義的划界原則——安徽省
5.結局
第三節 小結
第三章 山區開發與省界成型——從界限到界線(下)
第一節 省界地區的插花地整理——以荊州、上塘為例
一、背景
二、區域歸屬糾紛的產生
三、荊州復界運動與邊界的第一次調整
四、不合作與無政府
五、荊州回昌運動
六、尾聲
第二節 省界地區的微觀利益之爭一以休寧、開化界爭為例
一、史籍記載中休寧、開化之邊界
二、糾紛的起因和雙方的述求
三、內政部的處理以及皖浙兩省的應對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省界內外——跨省界與依省界設縣及其相關問題
第一節 跨省界設縣及其歸屬——以立煌縣為例
一、設縣背景
二、設立新縣
三、歸屬問題
第二節 以省界為縣界——新設縣與老省界
一、嘉山設縣
1.設治緣由
2.設治經過
二、岳西設縣
1.設縣緣由及經過
2.縣境之區域形勢
三、臨泉設縣
1.設治緣由及經過
2.設縣之後邊界之調整
第三節 小結
第五章 權利與義務:鄂皖贛三省邊界調整與江堤維護
一、鄂皖贛三省沿江邊界形勢及問題
1.鄂贛兩省邊界犬牙交錯的成因及問題
2.皖贛兩省邊界的參差情形
3.鄂皖兩省邊界糾紛地點及原因
二、鄂皖贛三省省界調整前有關江堤之維護職責
1.江堤之組成及其受益范圍
2.三省關於江堤維護之責任分配
3.問題的根源
三、以江為界方案的提出及其划定
1.1930年代初期的大水災
2.三省邊界調整方案的提出及划分經過
四、結論
結語
附錄一
附錄二
參考文獻
後記
 

邊界是行政區划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實際上,從地理上而言,今天體現一個行琰區划的存在,端賴一條封閉的界線所形成的范圍。如果沒有界線的限定,也就不成為一個行政區划。不過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來,行政區划的界線並非從非就很明晰。今天的嚴格的界線是一條幾何學上的線條,十分明確,分隔了不同的行政區划,雖然是人為的,但絕不模棱兩可。但在不太久以前,行政區划之問雖然有界限,但卻不見得就明晰至一條幾何線條!尤其在以自然山川為界限時,往往並不明確是以山峰頂部的蓮線為准,或是以分水嶺為准;也不明確是以河流中心線為准,或是以主航道為准。讀者一定注意到我在逑里用了兩個概念,一是界限,二是界線。是的,這正是我們最近深入研究行跛區划邊界時,方才注意到,並且鄭重提出來讓大家也引起重視的概念。

對中央集權制國家而言,行豉區域是由中央政府下令划定的,也是隨時可以變更的,但在各行豉區劉相對穩定,並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以后,要予以隨意改變也並不是容易的事。尤其在人口密度不大,原本界畏不明晰的兩個政區之間,突然之間出現利益爭端時,邊界的幾何線條扣要求就被突顯了出來。例如江蘇西南角與安徽的邊界,有丹陽湖為限。在兩省居民的湖上刺益不相沖突時,這個湖泊就被當成是兩省的公共資源使用,但在利益訴求越來越趨於尖銳時,划分准確的湖面分界線就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過去以天然湖泊作為省界的模糊性讓位於更為機械而且無可置疑的幾何線條。與丹陽湖地區可以歸為一類而情況有些不同的是皖北與江蘇交界的青冢湖地區。這一類現象的出現只是到了民國時期才突現出來,並且予以相對合理的解決的。

以湖泊為界的鄰省會存在划定明確界線的要求,以江河為界似乎就相對比較明確,但其實依然會存在大問題。在國際上,美國與墨西哥之間有一段國際線就隨着界河主航道的改變而漂移,經常出現糾紛。在鄂皖贛三省交界地區的長江上,由於沙洲的產生,由於航道的變遷,省界也就處於犬牙交錯的模糊狀態中。而且為了防洪,江邊必須築堤,這些堤防也由於省界不清而防護責任不明。因此整頓此處的省界也是一個十分棘手的事。雖然在20世紀三十年代已經努力使之有一個比較合理的解決,但依然留下不少問題。

由於省界以習慣的模糊性長期存在,引起了省際利益糾紛不斷,延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才有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大規模的省界勘定工作的進行,而最終以樹碑立石的方式,將雙方或三方以及中央政府的共識標志在地面上。上述民國時期鄂皖贛三省之間交叉的邊界問題甚至到本世紀初,才算徹底解決。但這並不意味着所有省界的糾紛至今已經全部止息。前不久,河北與山西之間仍然因為一個小小廟宇——在現代人看來那就是一個能夠產生經濟效益的觀光旅游點——的所屬而發生民間的沖突。可見,即使界限變成了界線,也並沒有就使利益沖突的雙方到此止步。因此行豉區划邊界是行跛區划研究的最重要的內容之一,還有許多問題必須深入探索。本書就是作者以歷史地理角度對民國時期安徽省全部邊界的形成與變遷所進行的比較全面的干究。這不但是學術性的探索,而且也直接是應用性的研究。類似的誤黽過去尚未出現過,希望今后能引起學術界的重視。我本人也是從徐建平的這一研究中才深刻體會到行跛區划有着從界限到界線這一變化的歷史過程的。

另一方面,省界如果分段視之,是由分屬兩省的縣與縣之間的界線組成的,囡此縣的改隸就自然引起省界的變化,這是省界變化的另一形式,但與勘界的概念無關。就安徽省而言,婺源縣的改隸江西,自然引起了安徽與江西之間省界的變迂,但這一事件在行豉區划史上的影響主要還不在於此,而在於縣到底應該是以文化因素,還是以自然環境為依椐而歸屬於省。婺源縣若依人文背景,因長期以來歸屬於南直隸(明)一江南(清初)一安徽(清后期)的徽州府與民國初年的安徽省,有其合理性。但若依自然環境划歸江西省,則是符合山川形便的原則,自有另一方面的道理,尤其在划歸江西更有利於中央政權的軍事行動時,這種改隸就更迫不及待。但是婺源的改隸卻引起了轟轟烈烈的回皖運動。本書對這一運動與解放后婺源終於改隸江西的過程作了詳盡的回顧與深刻的分析,並指出這種情況的產生與府州一級(即統縣跛區)的文化認同密切相關,值得讀者重視。

英山縣情況有與婺源縣相同的地方,就是歷史上所隸屬的統縣跛區與該縣不同處一個自然地理單元。但又有不同的地方,即婺源縣的開發是來自徽州地區的動力,故文化上始終存在一體化的現象。但英山縣的開發卻是來自湖北的動力,但甫一設縣即跨屬湖北以外的六安地區,令人不知其原囡何在(作者在此因文獻不足征,未作盲目推測,保持信信疑疑的傳統)。正因為有這點差異,所以婺源划歸江西引起很大的騷動,但英山划屬湖北卻是自然區與文化區都合理的措施,所以沒有任何波瀾出現。以上兩個例子只是因縣的改隸而發生省界變化,因為都是整縣的改隸,所以不牽涉到界線的重划,只是另一段縣界變成省界而已。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則是跨省界設縣引起的省界變遷。也就是新縣的設置是以相鄰兩省各划一部分土地組成,這時原未的省界就因為新縣的產生而重新劉定了。這種情況體現在立煌縣的設置上,本文已經有詳細的分析,這里不必細說。

縣的改隸問題,從全國范圍來講可算是微觀的研究了,而縣與縣之閬的插花地的調整則可稱作微乎其微,但這種插花地如果處理不妥,依然會成為大問題。因此本書亦對逮一方面作了細致的探究。這已經超越了單純的省界的研究。囡此本書題目雖以省界為研究對象,但研究內容卻遠遠超過單純的省界變遷。作者自述本書的做法,首先是復原變遷的歷史過程,即完成基礎性的跋區地理工作;其次,則通過歸納省界變遷的不同類型,探討中央跋府、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民眾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分析豉治過程對地理區域的影響,以得出行政區划演變的相關規律,迸入政治地理的范疇。而通過對民國時期省界變遷問題的研究,則可以對當今社會的行豉區划中出現的相關問題提供借鑒。可以說這一研究途徑是十分合適的,其目的也是明顯達剄了的。

至於為什麼要以安徽省為例進行研究,那是因為安徽建省歷史較短,邊界穩定時閬不長,而且從地貌上全省自北向南可分為淮北平原、江淮丘崗、沿江平原、皖西山丘和皖南山丘等五個自然區。民國時期安徽省界發生變迂的地段,恰恰在以上五個自然區內都有分布,選擇安徽省為例,可以探求不同類型自然地理條件下省界的變動過程及特點是否也有相應的不閏,跛府以及民眾在應對不同類型省界變遷時是否會有相應不同的處理手段,情況相對復雜,成杲的包容性較大,借鑒意義也就更強。盡管如此,也肯定還有其他一些省的省界變遷,其特殊情況超越於本研究所能概括的范圍之外,如果有人能夠因此而繼續進行探索,讓我們對於行豉區划變迂在政治地理研究中的意義有更深刻的理解,則本書的示范意義就不言而喻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