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史

中國思想史
定價:168
NT $ 146
 

內容簡介

非洲之父、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世界著名哲學家與社會思想家、音樂家阿爾伯特‧史懷哲最的遺著。

史懷哲一生中有關哲學和倫理學的著作頗豐,特別是他提出的對生命的敬畏(Ehrfurcht vor dem Leben)的概念至今在哲學以及倫理學領域內仍然佔有重要的地位。

史懷哲分別于1937年和1939年、1940年之際,在非洲的嵐巴瑞那樣一個遠離圖書館的地方寫下了中國思想史的兩個不同手稿。《中國思想史》則是首次將兩份手稿出版。這部未完成的著作可以看作是史懷哲在他其他作品中稍稍提及的關于中國思想史的詳盡闡述。

對于中國思想以及思想史的研究來看,史懷哲的這本《中國思想史》也是一家之言,是在特定時期,特定的動機下,對于中國思想及其發展史的一種獨到解讀,它必然能夠豐富中國思想史的寶庫。

本書將使人們對于史懷哲及其思想寶庫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對于我們了解以及重構史懷哲思想體系的大廈顯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作者簡介︰
阿爾伯特‧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于1875年1月14日生于德國的凱薩斯堡(Kaisersberg)。他聰明好學,年輕時就已經初步展示出在音樂、宗教和哲學方面的才華,25歲時史懷哲成為哲學和神學的博士,在斯特拉斯堡大學取得教師職位,此外他還是一位優秀的風琴演奏家,對巴赫的音樂有著非常獨到的見解。
 

目錄

序言
印度和中國思想史(1939/1940年稿)
[Ⅰ]印度和中國思想中神秘主義的產生
[Ⅱ]印度思想
[Ⅲ]中國思想
[1.發端,古代的源頭]
[2.孔子]
[3.]道家神秘主義[老子,莊子,列子]
[4.墨子]
[5.經典時代的批判性的思想家、詭辯家,楊朱]
[6.孟子]
[7.]草稿︰佛教在中國[和西藏]
[8.孔子學說的革新者]
[9.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10.中國思想被歐洲認識]
[11.民間倫理(《感應篇》),新時期的道士倫理]
[12.中國思想同印度及歐洲思想的比較]
[13.自19世紀中期開始的危機]
[14.歐洲對中國思想新的興趣]
中國思想(1937年第一稿,第一部分)
[關于中文的前言]
[古老的傳統文獻]
[膜拜祖先]
[焚書]
[老子、列子、莊子那里的新的繁榮]
[道家神秘主義]
[忘我的顛狂狀態]
[婆羅門的忘我顛狂體驗、道家的無為]
[不使用暴力的原則]
[道家思想的意義]
[孔子]
[老子和孔子的相遇可能只是“傳奇色彩的傳說”]
[墨子]
[與孔子的對比]
[孟子]
[辯論家(批判的思想家),詭辯家]
[王充]
[惠子,公孫龍,苟子]
[衛鞅,鬼谷子,韓非子]
[楊朱]
附錄(草稿l937年)
人類思想,中國思想,l937年第一稿,第二部分。[節選]
計劃
[老子,鄧析子]
道家神秘主義和忘我顛狂
[關于道家學說]
[道家思想和倫理學]
關于道家思想的最後一段的草稿
內在化的對生命及世界的肯定觀
孔子
草稿
墨翟(墨子)
國家學說
個人的倫理
關于墨子的論斷
墨者
關于孟子的章節的計劃
楊朱
佛教在中國,孔子學說的復興
[孔子學說的革新和在蒙古統治時期]
[宋朝的哲學家]
[書摘的注釋]
[王陽明]
中國思想中的人和創造物
《感應篇》中的勸誡
回顧的草稿[Ⅰ]
[回顧的草稿]Ⅱ
關于中國思想發端的章節的重新修改的草稿
關于中國思想最古老的世界觀的章節的草稿
民間世界觀
去掉的繼續的新稿
(中斷的文字的)繼續
[對中國思想的]最後肯定
[關于自然現象和人的行為的關系的章節的新稿]
有關古代中國哲學的倫理思想的草稿[的文字]
[和古代印度倫理的比較]
[與古希臘倫理思想的比較]
[和查拉圖斯特拉倫理的比較]
[和猶太教和基督教倫理的比較]
[古代中國倫理]
[中國思想中的人和生靈(1933)的草稿頁標注為1937]
[卷宗8,第7號更多的注釋(1936年和1937年)]
關于中國思想l939/1940年的草稿(節選)
關于道家神秘主義的章節的計劃
計劃︰無為
[文章]
道家神秘主義的結語的草稿
中國思想的進程
後記
阿爾伯特‧史懷哲關于中思想,一個漢學家的評論,海因內‧洛茲
參考文獻
本書來源目錄
索引
 

剛剛接到出版社翻譯史懷哲的《中國思想史》的委托時,起先很是驚訝。因為提起阿爾伯特‧史懷哲這個名字,恐怕人們很難會和中國思想史聯系在一起。談及史懷哲,人們首先會想起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以及他放棄歐洲優越的生活遠赴非洲的嵐巴瑞(Lambarene,今加蓬共和國境內)建立史懷哲醫院,救死扶傷的事跡;接著人們會想起他在音樂上的造詣,他對巴赫的理解以及他出色的風琴演奏技法。同時,史懷哲還是—位神學家和哲學家。他出身于一個牧師家庭,受其影響,早在25歲那年就獲得了神學和哲學的博士學位。史懷哲一生中有關哲學和倫理學的著作頗豐,特別是他提出的對生命的敬畏(Ehrfitrcht VOr dem Leben)的概念至今在哲學以及倫理學領域內仍然佔有重要的地位。

史懷哲的這本《中國思想史》無論在海外還是在國內,和他其他的著作相比都算得上是默默無聞了。其主要原因在我看來大致有三點︰首先,本書在史懷哲生前未能出版,甚至他在生前仍然未能將此書徹底地完成;其次,在學術界,特別是在德國的漢學界,史懷哲的這份手稿得到了不無爭議的評價�;最後,人們對于史氏的認識還僅僅局限在醫生、音樂家和哲學家,其他方面的光芒令人們根本沒有想到他還曾經認真而系統地閱讀過中國古代思想方面的著作,並對其有過專門的著述。

驚訝之余便是擔心,擔心自己無力勝任此書的翻譯。然而在哲學系方向紅老師的鼓勵下,我終于鼓起勇氣,迎接了這次挑戰。《中國思想史》的德文版在貝爾納特‧坎普夫和約翰‧蘇爾謝兩位編者的努力下,于1999年在德國出版。至今,時隔十年,這本論述中國思想的書也終被譯成中文,與中國的讀者見面。然而,我們不能忽視的事實是,史懷哲的手稿形成于20世紀30年代,距今天已經有了七十多年;此夕卜,兩位編者是在未能出版的遺存手稿基礎上將此書整理出版的,因此,本書在完整性、全面性和時效性上都打了—定的折扣。那麼本書對我們來說還有什麼樣的意義,我們又將如何去閱讀此書呢?

本書除了德文版序言和後記外共分為《印度和中國思想史》(1939/1940年稿)、《中國思想史》(1937年稿)和《附錄》三個部分。其中以1939/1940年稿的《印度和中國思想史》這一章節內容最為完整,體系最為全面。它以非常小的篇幅介紹了印度思想的產生和發展,然後用絕大部分的篇幅介紹了從先秦到晚清中國思想的一個發展歷程。當然,史懷哲的主要研究對象仍然是中國先秦的諸子百家,並且對儒家、道家(道教)以及佛教在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做了一些獨具匠心的探討。1937年稿形成較早,從內容和體系上看均不及1939/1940年稿來得完整全面,這也是德文版編者將之放在第二部分的原因。1937年稿與1939/1940年稿是同一部著作在不同時期的兩個不同版本,因此,它們在內容上有重復之處,同11 1937年稿又有自己很有特色的章節。《附錄》部分則是史懷哲的草稿,很多地方還只是一些寫作計劃和比較零散的篇章。兩位德國編者無法將其歸入前面正文的部分,但為了讓專門的研究者和有特別興趣的讀者能夠更好地了解史懷哲著作的全貌,他們仍然將這些不成熟的文字予以了保留。譯者建議讀者在閱讀本書時應當以第一部分193939/1940年稿)作為藍本,比較全面和系統地了解史懷哲的《中國思想史》—書的脈絡;在把握了全書的總體構架之後,再就某個專題從第二部分(1937年稿)以及《附錄》中尋找相關章節進行對比閱讀。

“史懷哲一直致力于按照對生命的敬畏的倫理觀來歸納人類的思想史,中國思想史是其宏大的至今仍然有著巨大現實意義的計劃的—部分。”這句話在譯者看來,既點明了史氏撰寫《中國思想史》的動機,又揭示出這部思想史中包含的倫理觀點的思想主線。無論對于本書中略微提及的印度思想,還是對于中國思想,史懷哲都根據生命和世界觀將之分成肯定觀和否定觀兩大潮流,然後根據這兩大潮流的發展以及相互的作用來分析和闡述思想史的發展。同時,敬畏生命和倫理生活的原則又是史懷哲衡量思想的一桿標尺。弄清楚這一點後,對于1939/1940年稿當中較大篇幅的介紹印度思想及其發展史的內容就不難理解了。—方面,史懷哲其志並不在于研究中因思想這一個單—的研究對象,而是整個人類的屈、想;另外一方面,印度思想史中對生命及世界的肯定和否定觀的關系及其互動發展與中國思想正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模式︰“在印度,兩種潮流是交替發展;而在中國,兩大潮流則是並行不悖,只不過自然思想的潮流從一開始就比道家神秘主義更為繁盛”。對這樣兩個有著悠遠的思想史的東方大國的思想發展史略作比較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譯者看來,本書翻譯出版在以下的兩個方面有著填補空白的意義︰首先,在史懷哲研究領域來看,本書的翻譯出版無疑是對國內史懷哲研究的一大貢獻,同時也將使人們對史懷哲及其思想寶庫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認識。研究史懷哲的思想時,必不可少的就要了解他的生平及其著作,從而慢慢探究其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理清—條主線。《中國思想史》一書的出版,對于我們了解和重構史懷哲思想體系的大廈顯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史氏對中國思想流派的闡述和評價中,我們完全可以解讀出其思想傾向性,這當然是其本身的立場和思考的出發點的顯現;比如,對于中國民間倫理思想中體現出來的“善待生靈的勸誡”的倫理思想,史懷哲認為它從中國思想自身當中萌生出來,“而並不像一直說的那樣受到佛教的影響”。這和史氏試圖以“敬畏生命”的原則來歸納人類思想的嘗試是完全合拍的。其次,對中國思想以及思想史的研究,史懷哲的這本《中國思想史》也是—家之言,是在特定時期,特定的動機下,對中國思想及其發展史的一種獨到解讀,它必然能夠豐富中國思想史的寶庫。我們要看到的是,這是史懷哲作為敏感的哲人,于20世紀30年代,這個歐洲充滿了思想危機的時代,對中國思想做出的自己的解讀和評價。這樣,我們也才能夠明白,為什麼史懷哲在評價中國的某個思想體系時,似乎總帶著要尋找到一個最終極的、最完美的思想體系的抱負。在本書中,一再對孟子的“文化國家”的理念高度評價以及對道家提出的非暴力原則的認同,都體現了遠在寧靜和平的非洲的史懷哲面對歐洲動蕩的局勢時所做出的反思和理論上的探索,這種反思和探索即使放在今天,仍然是有著非常巨大的現實意義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