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信念與文化特征:民族精神的理論研究

民族信念與文化特征:民族精神的理論研究
定價:294
NT $ 256
  • 作者:張曙光/主/編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10077665
  • ISBN13:9787010077666
  • 裝訂:362頁 / 24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民族精神」孕育於民族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但它卻是在現代民族國家形成並進入世界歷史的背景下凸顯出來的。現代性對於民族精神具有催化和消解的雙重作用,我們從理論上必須回答「什麽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精神何以可能」的問題。中華民族有著不同於西方民族的獨特經歷,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民族精神雍容闊大。在當代全球化語境下,中華民族正在經歷新的文化自覺,而對民族精神的反思和界說正是題中應有之義。這本論著就是從史論結合的角度,對民族精神和中華民族精神所作的較為深入和系統的理論研究。
 

目錄

第一章 民族精神與中華民族精神界說
第一節 民族精神的一般界說及其哲學理解
一、全球化時代的挑戰與民族精神的弘揚
二、民族精神與民族意識的關聯和區分
三、民族精神的理論溯源和現代語境
第二節 人的生命活動與民族精神
一、人的生命活動與意識及自我意識的形成
二、人的生命活動的「三位一體」
三、民族的集體意識與集體無意識
第三節 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與功能
一、民族精神的群體性與個體性、普遍性與特殊性
二、民族精神的時代性和超越性
三、民族精神的歷史形成
四、民族精神的功能
第四節 民族精神與民族文化
一、民族精神的符號化形式
二、民族精神的大傳統與小傳統
三、不同文化類型及其信仰下的民族精神
四、民族精神的多樣性及其融通方式
第五節 中華民族精神的現代認識
一、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現代認識
二、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
三、中華民族精神的曲折發展歷程
四、走向世界的中華民族精神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第二章 民族精神研究的問題背景
第一節 現代性處境下的民族精神
一、現代性的源起與內涵
二、現代性與文化自覺
三、現代性與民族國家
四、後現代性與民族性
五、東方主義問題
第二節 世界歷史時代與全球化
一、世界歷史時代
二、全球化與民族自覺
三、民族認同及中國處境
四、民族主義問題
第三節 民族性的當代精神處境
一、激活了的文化傳統
二、滯後的精神文明狀況
三、技術主義與消費主義浪潮
第三章 西方文化中的「精神」與「民族精神」
第一節 精神的外在性——spirit與Soul
一、Spirit與Soul的辭典定義
二、Soul與萬物有靈論
三、靈魂不朽——從畢達哥拉斯到柏拉圖
四、亞里士多德的《論靈魂》
五、普羅提諾——個體精神與普遍精神
第二節 精神的內在性——Mind與Self
一、Mind與自我同一性的詞義考察
二、形而上學的自我實體同一性
三、現象學的邏輯自我同一性
四、自由意志的道德自我同一性
第三節 精神的公共性——National Spirit
一、Nation的詞義考察
二、意識的公共性維度
三、黑格爾論民族精神
第四章 中華民族精神的歷史淵源
第五章 中華民族精神的歷史發展
第六章 中華民族精神的現代轉型
第七章 民間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
第八章 培育與弘揚民族精神
參考文獻
後記
 

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在數千年歷史發展中形成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敵、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在發生亘古未有之巨變的近現代,中華民族精神一方面經受了巨大的挑戰,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但同時也得到了新的磨煉、豐富和擴展。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國家之間的競爭已不僅僅是經濟實力的競爭,同時更是文化實力的競爭。一個民族,沒有強大的科學技術,一打就垮;沒有民族精神和文化,不打自垮。先進生產力的發展離不開先進的文化,而先進文化歸根到底依賴於並體現於文化精神的先進。在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偉大歷史征程中,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偉大社會實踐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尤其應當把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揚作為重中之重。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作的報告中指出:「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盪,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納入精神大明建設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掎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為此,2003年教育部設立了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弘揚與培育民族精神研究」課題,華中科技大學紐隊申報獲得成功。至承擔課題後,又組成了課題組,課題組成員圍繞如何弘揚與培育中華民族精神速一時代課題,從理論、歷史、現實、比較、對策等不同角庋進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和考證。經過多年的精心組織、分工合作、聯合攻關形成了本套叢書,集中反映了我們在逑方面所取得的具有學術和應月價值的初步研究成果。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實踐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來的,並通過他們特定的社會行為方式表現出來的思想觀念、價值信念、性格與心理的總和。作為一種特定的大化現象,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共同的思想品格、價值取向和遣德規范的綜合體現,是被高庋綜合和概括了的一個民族的共同的精神品質和風貌。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勤勞善良的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一系列優秀的文化傳統和文化精神。在此基礎上也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為主要內容的中華民族精神。仁民愛物、憂樂天下、自強不息、與時偕行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精髓。在全球化浪潮中,現代文明的示范影響早已突破商品生產和貿易往來,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接受的已不僅僅是本國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習俗,而且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和信息。伴隨文化交流而來的文化滲透,必然產生對民族文化的沖擊,對於各民族的價值體系、思維方式、倫理觀念、囡民品性以及審美情趣,都會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厘定固有民族精神的優秀因子,汲取萁他民族精神的合理因素,凝聚中華民族的新的精神形態,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並躋身世界偉大民族之林的必然要求。

開展民族精神研究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首先,該研究將有助亍捷高全體國民對民族精神重要性的認識,自覺地用民族精神指導、規范、激勵自己的思想、意志和行動,成為合格的有美德的公民。其次,該研究有助於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強化凝聚民族精神、加強民族認同的時代感和緊迫性,以愛國主義精神支持和激勵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最後,該研究有助於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根本的著眼點、新的恩路和具體落實措施,從制庋和規則上保障轉變社會風氣,有效地服務於全百建設小康社會,使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及其制庋建設協調發展,並為人類走出精神的低迷、形成新的文明做出貢獻。

根據我們的考察,以往的研究成杲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妄,但還存在著嚴重的不足之處:

一是缺乏系統性。研究者往往僅僅從自己所在的學科出發耒開展研究,而缺乏對於這個宏大課題的整體關照,少有從整體上去把握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這個論題的應有廣庋和深庋。實不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這個論題是一個有自己理論體系封重大課題,從概念內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到研究路徑,應該昊多層的立體的。

二是缺乏實證性。沒有或少有關亍民族精神現狀的嚴密和求實妁社會調查作為理論研究的支撐,因此研究難以深入,突出表現在論題和論證存在「泛化」傾向。如論證有一定的廣庋而深庋欠缺,縱向談論較多而橫向比較研究很少。概而論之的多,深入具體分析的少。

三是缺乏比較性。對於國外和海外如何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不甚了解,缺乏多種參照系,也就難以更加科學合理地把握我們自身的民族精神。

四是缺乏時代性。對於如何在經濟全球化和世界一體化的全新時代背景下培育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缺乏足夠的關照。

五是缺乏建構性。對於如何科學合理和有效地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缺乏具體和系統的探討,缺乏對策性的建議,從而難以在實踐中發揮積極作用。

有鑒於此,迸一步開展弘揚與培育民族精神的研究就具備了現實的可能性和較大的探索空間。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