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縴技術

光縴技術
定價:174
NT $ 151
  • 作者:饒雲江/主/編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30173562
  • ISBN13:9787030173560
  • 裝訂:平裝 / 32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國內外飛行間隔安全評估理論的最新發展動態,系統介紹了飛行間隔安全評估理論的研究成果。在內容安排上,首先介紹飛行間隔安全評估相關概念,隨後介紹安全目標水平的確定方法、飛行間隔安全評估的六種典型模型及其改進和應用,接著給出最小安全間隔計算方法,最後給出了基于CNS性能的飛行間隔安全評估模型等研究成果。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空中交通管理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以作為從事飛行間隔安全評估方面研究的相關技術人員的參考資料。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飛行間隔安全評估的研究意義
1.2 飛行間隔安全評估的研究現狀
1.2.1 國外研究概況
1.2.2 國內研究概況
1.3 飛行間隔安全評估研究的發展趨勢
1.3.1 考慮基于CNS性能的飛行間隔安全評估
1.3.2 考慮防撞系統的飛行間隔安全評估
1.3.3 考慮人為因素的飛行間隔安全評估
參考文獻
第2章 飛行間隔安全評估相關概念
2.1 空中交通管制
2.1.1 機場管制
2.1.2 進近管制
2.1.3 區域管制
2.1.4 程序管制
2.1.5 雷達管制
2.2 飛行間隔
2.2.1 側向間隔
2.2.2 縱向間隔
2.2.3 垂直間隔
2.3 飛行間隔標準
2.3.1 飛行間隔標準概念
2.3.2 飛行間隔標準的影響因素
2.3.3 飛行間隔標準的最優值
2.4 踫撞風險與安全目標水平
2.4.1 踫撞風險
2.4.2 安全目標水平
2.4.3 踫撞風險與安全目標水平的關系
參考文獻
第3章 安全目標水平的確定方法
3.1 安全目標水平的研究現狀
3.2 安全目標水平的計算
3.2.1 空中相撞安全目標水平的確定步驟
3.2.2 總體安全目標水平的計算方法
3.2.3 總體安全目標水平的計算實例
3.2.4 空中相撞的安全目標水平的計算
參考文獻
第4章 飛行間隔安全評估典型模型
4.1 Reich踫撞風險模型
4.2 基于沖突區域的踫撞風險模型
4.3 基于位置誤差概率的踫撞風險模型
4.4 基于隨機微分方程的踫撞風險模型
4.5 基于事件的踫撞風險模型
4.6 基于事故樹的風險分析模型
參考文獻
第5章 Reich改進模型及應用
5.1 Reich改進模型
5.2 Reich改進模型的應用
5.2.1 基于VOR導航的平行航路側向踫撞率的計算
5.2.2 VOR導航下的平行航路踫撞風險計算
參考文獻
第6章 基于事件的踫撞風險模型應用
6.1 側向間隔安全評估模型
6.1.1 側向踫撞風險建模
6.1.2 踫撞風險計算
6.1.3 側向安全性分析
6.2 縱向間隔安全評估模型
6.2.1 縱向踫撞風險建模
6.2.2 踫撞風險計算
6.2.3 縱向安全性分析
6.3 垂直間隔安全評估
6.3.1 垂直踫撞風險建模
6.3.2 踫撞風險計算
6.3.3 垂直安全性分析
6.4 交叉航路間隔安全評估
6.4.1 交叉航路踫撞風險建模
6.4.2 踫撞風險計算
6.4.3 交叉航路安全性分析
參考文獻
第7章 基于沖突區域和位置誤差概率的踫撞風險模型應用
7.1 單航路安全間隔評估
7.1.1 影響單航路安全間隔主要因素
7.1.2 單航路踫撞風險模型
7.2 交叉航路間隔安全評估
7.2.1 基于沖突區域的交叉航路踫撞風險模型
7.2.2 基于位置誤差概率的交叉航路踫撞風險模型
7.3 基于位置誤差概率模型的平行跑道間隔安全評估
7.3.1 平行跑道及運行模式
7.3.2 平行跑道踫撞風險模型
7.3.3 平行跑道踫撞風險仿真計算
參考文獻
第8章 最小安全間隔計算
8.1 平行航路最小安全間隔計算
8.1.1 計算最小安全間隔模型的建立
8.1.2 踫撞風險模型逆問題的算法
8.1.3 踫撞風險模型的逆問題算法實例
8.2 交叉航路最小安全間隔計算
8.2.1 交叉航路最小安全間隔改進模型的建立
8.2.2 算法
8.2.3 算例分析
參考文獻
第9章 基于CNs性能的飛行間隔安全評估模型
9.1 CNS系統概述
9.1.1 陸基CNS系統
9.1.2 星基CNS系統
9.2 所需CNS性能
9.2.1 所需通信性能
9.2.2 所需導航性能
9.2.3 所需監視性能
9.3 基于CNS性能的平行航路踫撞風險評估
9.3.1 踫撞風險影響因素分析
9.3.2 研究方法及思路
9.3.3 基于CNS性能的踫撞風險評估模型
9.3.4 基于CNS性能的平行航路側向踫撞風險評估
9.3.5 基于CNS性能的垂直間隔踫撞風險評估
9.3.6 基于CNS性能的平行航路縱向踫撞風險評估
9.4 安全目標水平下的CNS性能環境分析
9.4.1 CNS性能環境、安全間隔及安全目標水平的關系
9.4.2 規定安全間隔的CNS性能環境分析
參考文獻
 

21世紀,最後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歷史即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信息時代。其鮮明的時代特征是,支撐這個時代的諸如能源、交通、材料和信等基礎產業均將得到高度發展,並能充分滿足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作為信息科學的基礎,微電子技術和光電子技術同屬于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中的一級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技術伴隨著計算機技術、數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出現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從初期的小規模集成電路( SSI)發展今天的巨大規模集成電路(GSI),成為使人類社會進入信息化時代的先導技術。20世紀60年代初出現的激光和激光技術以其秦大的生命力推動著光電子技術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光電子技術集中了固體物理、博導光學、材料科學、半導體科學技術和信息科學技術的研究成就,成為具有強大應用背景的新興交叉學科,至今光電子技術已經應用于工業、通信、信息處理、檢測、醫療衛生、軍事、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和社會發展等各個領域。可以語言,光電子技術將繼微電子技術之後再次推動人類科學技術的革命和進步。因此,本世紀將是微電子和光電子共同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的時代,是電子科學與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

電子科學與技術對于國家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國防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今天,面對電子科學與技術的素發展,世界上發達國家像美國、德國、日本、英國、法國等都競相將微電子技術和光電子技術引入國家發展計劃。我國對微電子技術和光電子技術的研究也給予了高度重視。在全國電子科學與技術的科研、教學、生產和使用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已經形成了門類期權、水平先進、應用廣泛的微電子和光電子技術的科學研究領域,並在產業化方面形成了一定規模,取得了可喜的進步,為我國科學技術、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在國際上也爭得了一席之地。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在電子科學與技術領域,我國與世界先進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尤其在微電子技術方面的差距更大。這既有理式、體制、技術、工藝和資金方面的原因,也有各個層次所需專業人才短缺的原因。

為了我國電子科學與技術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搶佔該領域中高新技術的制高點,就必須統籌教育、科研、開發、人才、資金和市場等各種資源和要素,其中人才培養是極其重要的一環。根據教育部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育的有關精神,電子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和科學出版社經過廣泛而深入的調研,組織出版了這套電子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系列教材。

本系列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1)多層次。考慮到多層面的需求(普通院校、重點院校或研究型大學、應用型大學),根據不同的層次,有針對性地編寫不同的教材,同層次的教材也可能出版多種面向的教材。

(2)延續傳統、更新內容、基礎精神、專業寬心。教材編寫在鎮壓詮釋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同時,注重反映該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發展方向,真正使教材能夠達到培養“厚基礎、寬口徑、會設計、可操作、能發展”人才的目的。

(3)拓寬專業基礎,加強實踐教學。適當拓寬專業基礎知識的範圍,以增強培養人才的適應性;注重實踐環節的設置,以促進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育。

(4)適應教學計劃,考慮自學需要。教材的編寫完全按照教學指導委員會最新的課程設置和課程要求的指示精神,同時給學生留有更大的選擇空間,以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5)立體化。教材的編寫是立體的,包括主教材、學習輔導書、教師參考書和多媒體課件等。

本系列教材的編寫擊中了全國高校的優勢資源,突出了多層次與適應性、綜合性與多樣性、遷延性與先進性、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教材的組織和出版過程中得到了相關學校教務處及學院的幫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