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匯集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的獨特視野,聚焦近幾年中國公共文化服務事業引人注目的發展,予以思想性和專業性評說。本書沿用前一本的欄目結構,分設「總報告」、「全景觀察」、「理論與政策」、「部門報告」、「區域報告」、「國際經驗」、「個案研究」、「統計與評估」及「大事記」欄目;力圖從靈活多樣的角度對經歷著歷史性轉折的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狀況予以深度掃描。
總課題組提供的總報告「改革務實,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推進中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對全局的形勢進行概述,構成本書的核心內容。
「總報告」認為,2008~2009年,中國社會經歷了多種重大考驗,也取得多方面的重大成就: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和全球性金融危機、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交替發生,悲歡離合中中國經濟仍然穩健向前。而中國的公共文化服務也抓住機遇,以改革促發展,在自身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助力科學發展觀的落實與和諧社會的構建。「總報告」高度肯定了近兩年時間里公共文化服務在基層提供網絡構建方面的顯著進展。
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的投入也有適量增加,但中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宏觀運行體制轉型還相對緩慢,因此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的效率不夠高,善治結構尚未形成,制度設計原則共識尚待深化。有鑒於此,「總報告」再次強調建立公共文化服務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良性互動關系的重要性。
在這樣的形勢下,「總報告」認為應繼續「明確發展目標,進一步夯實公共文化服務的制度基礎」;應逐步加大公共服務財政投入力度,同時約束公共財政直接供養范疇;應著力打造名副其實的公共媒體,並積極看待互聯網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影響;應進一步注重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及制度建設;也應進一步增加對特殊群體及欠發達地區的公共文化援助。這不僅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必要條件,也是人民群眾的深切期盼。
這本藍皮書還通過各篇分報告介紹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造的具體進展及國際經驗,並彰顯了公共文化服務更為廣闊的視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