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報告(附贈光盤)

2009 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報告(附贈光盤)
定價:354
NT $ 308
 

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的獨特視野,聚焦近幾年中國公共文化服務事業引人注目的發展,予以思想性和專業性評說。本書沿用前一本的欄目結構,分設「總報告」、「全景觀察」、「理論與政策」、「部門報告」、「區域報告」、「國際經驗」、「個案研究」、「統計與評估」及「大事記」欄目;力圖從靈活多樣的角度對經歷著歷史性轉折的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狀況予以深度掃描。

總課題組提供的總報告「改革務實,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推進中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對全局的形勢進行概述,構成本書的核心內容。

「總報告」認為,2008~2009年,中國社會經歷了多種重大考驗,也取得多方面的重大成就: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和全球性金融危機、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交替發生,悲歡離合中中國經濟仍然穩健向前。而中國的公共文化服務也抓住機遇,以改革促發展,在自身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助力科學發展觀的落實與和諧社會的構建。「總報告」高度肯定了近兩年時間里公共文化服務在基層提供網絡構建方面的顯著進展。

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的投入也有適量增加,但中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宏觀運行體制轉型還相對緩慢,因此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的效率不夠高,善治結構尚未形成,制度設計原則共識尚待深化。有鑒於此,「總報告」再次強調建立公共文化服務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良性互動關系的重要性。

在這樣的形勢下,「總報告」認為應繼續「明確發展目標,進一步夯實公共文化服務的制度基礎」;應逐步加大公共服務財政投入力度,同時約束公共財政直接供養范疇;應著力打造名副其實的公共媒體,並積極看待互聯網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影響;應進一步注重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及制度建設;也應進一步增加對特殊群體及欠發達地區的公共文化援助。這不僅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必要條件,也是人民群眾的深切期盼。

這本藍皮書還通過各篇分報告介紹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造的具體進展及國際經驗,並彰顯了公共文化服務更為廣闊的視域。
 

目錄

總報告
改革務實,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推進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全景觀察
中國公共文化服務:新觀念、新形勢、新經驗與新課題
當代中國文化政策10年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政策的轉型與重構
我國文化事業管理制度改革30年回顧
當前海外中國文化市場及文化消費需求狀況
關於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現狀分析及建議
理論與政策
我國當前的發展特征與公共文化建設
文化創新的政府干預與公共財政
對公共文化產品概念的研究
構建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五大要件——以我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為例
公共財政資助與西方文化政策的演變
北京地鐵建設中的公共服務意識及其提升空間
部門報告
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建設實踐與發展模式
推動全民閱讀 建設書香中國——2008年全民閱讀活動報告
區域報告
大力推進文化創新 增強文化發展活力——2008年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報告
廣東三大公共文化流動服務網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2008年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報告
加速構建較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2008年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報告
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投入與管理方式——基於浙江實踐經驗的研究
湖北鄉鎮文化站「以錢養事」改革模式的成效及其局限
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創新、經驗與挑戰——來自浙江省台州市的調查報告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恢復重建的機遇與挑戰
國際經驗
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的措施:歐洲的經驗
法國的公共文化服務
法國人看文化上的美國例外——《美國文化》書評
西方的國家公園政策
個案研究
「相約北京——2008」奧運文化活動的運作經驗與啟示
湖南電視台公共頻道創新公共文化服務
發揮優勢 整合資源 貼近基層 服務社會——雲南省社科聯組織「專家基層行」調研活動的探索
公共文化服務與文化產業的張力——以贛南興國文化建設的經驗為例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保護及開發策略——基於北京市海淀區的個案審視
打造「北京西區」——首鋼搬遷後部分舊址建設文化功能集聚區的初步設想
統計與評估
文化指標:從理論背景到指標模型設計——以政府主辦/資助的重大文化節慶活動測評指標為例
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建設與成都的探索創新
大事記
中國公共文化事業發展大事記
約稿啟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