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教育理念更新

故事中的教育理念更新
定價:54
NT $ 47
  • 作者:@王新燕 @編/著
  •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3450612
  • ISBN13:9787533450618
  • 裝訂:121頁 / 21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為教師准備的書,一共分為三個部分,共收錄了19個教育故事。為了便於理解,筆者將教育故事分門別類,從教育價值觀、課程觀、學生觀等三個方面闡述教育理念的新狀態。教育故事多由長期堅守在學校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寫成,他們熟悉學校教育的現實,通過簡單、生動的語言將每一個看來平平淡淡的小故事記錄下來,字里行間透露出的是他們經過多年實踐后所確定的某個、甚至是幾個深刻的教育理念。這種形式有利於讓我們在有情節的閱讀中,更加直觀地認識到教育理念的現狀,體會到教育理念對於教育實踐的巨大影響。

由於教育情境受多種復雜因素影響,教育故事往往是唯一而不可再現的,即便是同一個教師,當面對不同班級或是處於不同的環境中,他的表現也不會完全一致。因此,呈現教育故事的目的不是為了讓教師「依葫蘆畫瓢」,而是給教師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和反思的空間,讓他們能在閱讀中體味他人,反思自身,並不斷修正、改善自身的教育理念。
 

目錄

導論 新課程改革與教育理念更新
 相關鏈接:更新教育觀念,創建面向世紀的新基礎教育
一、教育價值觀更新:以人為本
引言
(一)關注教育公平:一個都不能少
  故事:有個孩子叫豆豆
(二)提供人文關懷:尊重與信任
故事:思想溝通比處分效果好
故事:留給學生一個機會,你會收獲一份信任
(三)可持續發展:為學生終身學習創造條件
故事:一張房子設計圖
故事:探索宇宙的奧秘
(四)協調的個體與社會:教育服務社會發展
故事:羽絨服風波
故事:愛的回報
相關鏈接:中國新教育價值觀的確立
二、課程觀更新:以學生為主體
引言
(一)課程的內容:生活世界
故事:講台上的鉛筆
故事:一堂失敗的實驗課
(二)課程的重點:態度與方法
故事:風滅火的原理
(三)課程的實施:動態生成
故事:感謝你,動態生成
故事:意外之音
相關鏈接:課程觀的轉向
三、學生觀更新:完整、多樣、自主的個體
(一)學生的完整性:智力與人格和諧發展
故事:我的教育故事:情感還是方法
故事:教育,要讓學生享受幸福
故事:一次作業檢查的反思
(二)學生的多樣性:差異與潛能
故事:給她一束光
故事:換一種眼光
(三)學生的自主性:權利、精神與能力
故事:讓他們在「抉擇」中成長
故事:「藏羚羊跪拜」
后記
 

編寫一套關於課程改革方面的「故事書」的想法由來已久。其動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新課程改革以來,不少教師通過敘事、案例、日志等方式記敘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反映了自己在新課程改革中的思考與做法,將這些故事加以搜集、整理,本身就是在展示着教師的實踐智慧,「固化」着新課程改革的實踐成果;二是教師們的故事在不斷累積,數量在不斷增大,但也有教師陷人新的困惑,如何從故事中汲取智慧?如何擺脫故事敘述的簡單循環?如何真正使故事成為專業成長的階梯?這些問題的存在,使一些教師對敘事出現了「審美疲勞」,影響着敘事的深入,從而也影響着新課程改革、學校教育科研乃至教師專業發展的深入。

敘事對教師來說,是一種比較恰當的研究成果表達形式。它體裁靈活,文字活潑,可長可短,可虛可實,與教師的職業特性相協調,與教師的興趣愛好相一致。它沒有專業詞匯的抽象,沒有理論冷冰冰的「面孔」,沒有學術論文的晦澀,沒有基礎學說的刻板,有的是思維的靈動,有的是切身的體驗,有的是直白的描述,有的是動人的情節。所有這一切,都使得敘事一出現,就被教師視為知已,深得教師喜愛,迅速在廣大教師中風靡。只要瀏覽一下相關網站或期刊,我們就不難發現教師敘事的熱情以及汗牛充棟般的實例。

但是,隨着敘事的逐步開展,教師們突然意識到, 「事」並不像當初想象的那麼好「敘」,故事也並不像當初想象的那麼容易親近。甚至有教師覺得是進入了一個「無底洞」,很難找到前行的路徑與方向。「入門易,深入難」,成了不少教師的心結。處此情景,引導教師敘事從淺描走向深描,從事例走向事理,從知識走向智慧,就成了教育理論工作者和實踐者必須共同直面的問題。

最早使用「深描」一詞的是人類學家吉爾伯特·賴爾,他對深描有着這樣的論述:描寫本身並不是目的,而是通過特殊的視角和細致的分析,展示當事人的語言、行為、信仰等等,甚至是他們的「自我」概念,由此對當事人的文化進行分析。深描的文本要使其描述的動作和行為得到最大程度的還原,並且,這種描寫是在文本(context)的影響下的,有特定的文化和社會背景,可以以小見大,管中窺豹。就此而言,從淺描走向深描,意味着教師在敘事當中,需要關注故事中的細節,關注當事人的心理活動,關注事件的各個方面,要將故事產生、發展的全過程展現出來。同時,在故事中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切實對自我有着這樣或那樣的新認識,借助於故事了解教育教學的真諦。

「事」與「理」總是有着密切聯系的。教師對故事的記敘與描述,使得「事」呈現其形貌,但如果沒有「理」的分析和闡發,就有可能使故事停留在「事例」階段,缺乏「事理」的挖掘與升華。一般來說,將身邊的教育教學故事形成為「例」較為便捷,而進一步探究「例」背后的「理」則較為困難,而后者恰恰是故事存在的依托與基礎。意義的探尋,理論的提煉,智慧的積聚,無一不是通過「事理」的探討來實現的。總體來說,許多教師已經具備了記敘事例的本領,而發現事理的能力尚有待加強。要做到這一點,既需要對教育教學故事本身有詳盡的敘述,也需在對教育理論的吸納、消化,同時還需要有對教育問題的獨到見解,換句話說,是需要跳出故事看故事。

教師的專業發展近來有一個日趨明顯的傾向,就是從過去關注教師作為一個特殊群體應具備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到越來越強調教師在教育教學特殊情境中應具備的專業智慧。教師在中小學實踐中常需思考的這樣的問題:智慧從哪里來?知識與智慧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對於這些問題,我們首先需要認識到,「積識成智」、「化德性為智慧」是智慧發展的必由之路,不斷增進知識、增長見識、涵養性情,是智慧生成的重要途徑。其次,我們也需要認識到,故事作為反映教師教育教學經歷的媒介,承載着教師的歡樂與憂愁,蘊含着教師的性情與品德,體現着教師的理想與理念,凸現着教師的技能與技巧。一句話,其中不乏智慧的火花,睿智的見解。把這些故事中的智慧火花加以收集,積小智成大智,為教師專業發展所必需。

這套叢書立足於為淺描與深描、事例與事理、知識與智慧搭建橋梁。各書所引用故事,大多是對教育教學事實的「深描」,我們在編纂這些故事的基礎上,通過「導讀」的設計以及對各故事簡要的評論,試圖使故事逐漸呈現出相關的意義與理論認識,汲取教師閃光的智慧,並借此促使教師的教育教學向縱深發展。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