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育之回憶︰“閻王殿”舊事

龔育之回憶︰“閻王殿”舊事
定價:270
NT $ 235
  • 作者:龔育之
  •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10037314
  • ISBN13:9787210037316
  • 裝訂:平裝 / 417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研究當代的歷史,是一件很有興味的事情,因為我們都從這歷史中走過來。我們曾經竭盡綿薄參與推動這歷史,又曾身不由己被這歷史所推動。這使我們在研究中產生特殊的親切感,又產生特殊的沉重感,但並不因此而使我們更容易看清、看懂這歷史。

本書主要選編龔育之關于不同人物的印象記,同時,兼及人物傳記。采取集中描寫同一主題的方式,或個人一生掃描,或某一事件描述,突出親歷者的回憶,其敘述也盡量立足于歷史文獻的記錄。


作者簡介︰
龔育之,籍貫湖南長沙,1929年生于湖南湘潭。1948年考入清華大學化學系。1952年至1966年在中共中央宣傳部科學處工作。1980年起歷任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著作編輯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兼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常務副主任。他是中共中央黨校教授、科學社會主義專業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兼職教授、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協常委兼促進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聯盟委員會主任、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長、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理事長、中國中共黨史學會會長。
 

目錄

自序
幾番風雨憶周揚
《二月提綱》和東湖之行——《從到》之一
《科學十四條》和廣州會議——《從到》之二
《匯報提綱》的前前後後——《從到》之三
中宣部里看傅鷹
胡繩瑣憶
胡繩晚年論胡適
彭真、許b群與北大社教——我的所見所聞
“故人長憶亦長磋”—一悼黨史學家鄭惠老友
我的第二個上級——懷念秦川同志
听毛澤東談哲學
《周揚集外集》序
兩件事憶沙洪
《如煙如火話周揚》序
我所知道的陸定一
我的第三個上級一于光遠素描
關于四個歷史材料的說明
編後記
 

從《幾番風雨憶周揚》、《〈二月提綱〉和東湖之行》開始,近十年中,我陸續寫了一些關于故人故事的回憶文章。其間曾經結集出版,是李輝主編的《滄桑文叢》中的一種,書名為《在漩渦的邊緣》。

這書名有點費解。原來想表達的意思是,從《二月提綱》到《匯報提綱》……這一個個政治風暴、政治漩渦,我都被卷了進去,沉了船,沒了頂。在當時,那災難使人恐懼,使人絕望。事後回憶起來,卻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能有歷史的機遇,親歷了這些事件,近距離地觀察、體驗了這些事件,這不也是一種難得的緣分嗎?當然,我不在這風暴、這漩渦的中心。在這中心的,是彭真、陸定一、周揚、許立群這些人物。我只是在漩渦的邊緣。離漩渦的中心,還有一大段距離。但是,中心和邊緣,又是相對的。相對于彭真、陸定一、周揚、許立群,我是處在邊緣;相對于卷入風暴的挨批挨斗的數以百萬千萬計的廣大干部來說,我親歷了、近距離地觀察了那麼多重大事件,又應該說我是處在漩渦的中心,而遠非漩渦的邊緣。

所以,當我應李輝的要求,擴充我那本《在漩渦的邊緣》的時候,除了新增後來寫的《胡繩瑣憶》、《我所知道的陸定一》等文章以外,書名也作了修改,改為《“閻王殿”舊事》。

這個書名,也需要解釋。

“閻王殿”,這是特定時期的特定用語,是貶稱,是惡謚,指的是陸定一、周揚主持下的中宣部,又叫舊中宣部。舊中宣部、舊文化部、舊北京市委,這是最先被砸爛的“三舊”。“中宣部是‘閻王殿’,要打倒閻王,解放小鬼。”這條最高指示一公布,舊中宣部就被砸爛了。舊中宣部的部長和副部長們、大部分的處長和副處長們、什麼長都不是只是干事干得多一些的幾名干事,都被打倒在地並且掃進了牛棚。

砸爛了舊中宣部,建立的當然是新中宣部。但這新中宣部在混亂中掙扎了大約半年光景,就隨著陶鑄的倒台而倒台,新任命的副部長們也同舊中宣部的副部長們一起被掃進了牛棚。

自此以後,中宣部這個機構就不再存在了。所有干部,被一鍋端,相繼到舊北京市委黨校去辦學習班、到寧夏賀蘭縣去辦五七干校。任務是:斗、批、改。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撥亂反正,“閻王殿”這個惡謚也在清理之列,黨中央為中宣部恢復了名譽。這一頁歷史已經翻了過去。但是,我這本書的書名,還是用了“閻王殿”這個諢名,一是因為這是一段歷史,一是因為別的名稱會引起別的麻煩。比如說,可以叫“舊中宣部”,這是正名,而不是諢名。但是,區別于“舊中宣部”的“新中宣部”,又是指的什麼呢?是指陶鑄的那個半年光景的“新中宣部”,還是指“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重新建立的“新中宣部”?我們是應該強調新建立的中宣部同過去的中宣部之間的新舊對立和斷裂,還是應該強調它們之間的歷史聯系和傳承?所以,還不如沿用“閻王殿”這個稱呼比較恰當。它當年是個惡謚,現在則成了對一段歷史稱謂的並無惡意的調侃。

為中宣部“閻王殿”平反,這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已經做了,但是,對陸定一、周揚主持下的中宣部的工作做歷史評價,則是一個復雜得多的問題。在我這本書里,沒有為這段歷史做總體評價的意圖。這一方面是因為我缺乏這個能力和意願,另一方面是因為我作為一名干事,在中宣部工作涉及的範圍有限。我只不過是寫了我的一些親歷親見親聞,力求不溢美也不飾非,提供一點史料,留給後人評說而已。

我一九五二年從學習崗位調到中南海中宣部工作,到一九六六年中宣部“閻王殿”被摧毀,長達十四年的時間。這是我參加工作的最初的十四年,是我青春美好的多采的十四年。在這十四年里,我結識了一些師友,他們都是一時的風雲人物、難得的豪俊之士。他們有長處,也有弱點,有貢獻,也有失誤。在回憶里寫下他們留在我心中的身影,我認為是自己的責任。所寫故事,大都是發生在“閻王殿”里的故事,但是我同這些人以後大多還有接觸,有些同志,比如胡繩,在新崗位上仍舊是我的領導。所以,對這些舊事的回憶,自然而然延伸到我同他們在那以後的接觸和交往。

《在漩渦的邊緣》出版時,我寫了這樣幾句話:

研究當代的歷史,是一件很有興味的事情,因為我們都從這歷史中走過來。我們曾經竭盡綿薄參與推動這歷史,又曾身不由已被這歷史所推動。這使我們在研究中產生特殊的親切感,又產生特殊的沉重感,但並不因此而使我們更容易看清、看懂這歷史。

我在《黨史札記》的《書前小引》中重述了這段話,現在在這篇自序里,再一次重述這段話。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35